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裘启明专利>正文

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80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它包括机架及其上的轮子和连接机构,以及车斗部分,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设计成折叠结构,同时车斗部分的车体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流线型车体结构并对其它各部分进行了新结构设计,因此其具有结构合理、强度高、寿命长、功能多(如除可作为自行车的边车外,还可作一般推车、爬楼车、婴儿摇篮、澡盆等)、使用(折叠或打开装配)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的边车,特别是一种既可与自行车结合使用,又可与自行车分离后单独使用的自行车的多用边车。现有技术中已有自行车的边车,这种边车通常是可折叠的,只能与自行车结合作为自行车的边车使用,而与自行车分离后不能单独作为推车(包括儿童推车等)及其它装置使用,因此其功能单一,使用不便。近期中国专利CN86204542号公开了一种可与自行车结合、分离的儿童用推车,由于设置在该车底架的内侧的连接组件组构强度较低,因此与自行车结合使用时容易发生变形甚至弯曲或断裂而造成事故,同时,该车与自行车分离后,只能作为推车使用,而不具备其它功能,因此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从而影响其推广应用。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强度高、寿命长、具有多种功能(如除可作推车外,还可作爬楼车、儿童洗澡盆或洗衣盆以及婴儿摇篮等)的自行车的多用边车。本技术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包括机架及其上的轮子和连接机构、以及车斗部分,其中车斗部分是由车架及其下面的底座和行星轮以及车架上面的车体、推把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连接机构设计成折叠结构,其由与机架一端相连的连接板和与机架另一端相连的支撑杆及分别与它们二者相连的支壁和横梁、以及与支臂和横梁相连的端部连杆组成,端部连杆固连在自行车车座下部的固定螺杆上,而连接板固连在自行车后轮的中轴和后叉与边梁的固定螺钉上。其中机架的一端与连接板的连接可以采用合页连接或铰接,机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和支撑杆与端部连杆的连接也可以采用铰接,这样整个机架和轮子可以折叠在自行车的后轮侧面而不影响骑车行车,如使用边车时可打开机架和轮子,然后放上车斗部分,因此装拆方便。同时,车斗部分的车体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流线型车体结构,其内设有座垫及靠背,其前后分别设有风挡和风雨罩,其下端设有晃腿和固定卡,而且车斗部分可通过固定卡和机架上的卡簧固连在机架上。由于该车斗部分两边的轮子设计采用了各三个行星轮,因此其既可作为一般推车在平路上运动,又可作为爬楼车爬楼梯;同时该车体的下端设有晃腿,因此又可作为婴儿摇篮;另外车体可以采用玻璃钢或金属材料制造,因此又可作为澡盆或洗衣盆使用。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结构强度高、寿命长、功能多、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自行车上时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机架折叠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机架打开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斗部分的车体的晃腿和固定卡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机架、2轮子、3开关卡、4行星轮、5自行车脚蹬、6自行车前轮、7自行车中轴、8连接板、9固定螺杆、10自行车车座、11自行车车把、12端部连杆、13支臂、14横梁、15风挡、16车体、17车把、18车闸、19风雨罩、20车架、21压簧、22底座、23座垫、24靠背、25拉绳、26自行车后轮、27自行车货架、28晃腿、29固定卡、30支撑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包括机架1及其上的轮子2和连接机构、以及车斗部分,其中车斗部分是由车架20及其下面的底座22和行星轮4以及车架20上面的车体16、推把17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连接机构设计成折叠结构,其由与机架1的一端相连的连接板8和与机架1的另一端相连的支撑杆30及分别与它们二者相连的支臂13和横梁14、以及与支臂13和横梁14相连的端部连杆12组成,端部连杆12固连在自行车车座10下部的固定螺杆9上,而连接板8固连在与自行车后轮26的中轴7和后叉与边梁的固定螺钉上,其中机架1的一端与连接板8可以采用合页连接或铰接,机架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30和支撑杆30与端部连杆12的连接也可以采用铰接,这样整个机架1和轮子2可以折叠在自行车后轮26侧面而不影响骑自行车,如使用边车时可打开机架1和轮子2,然后放上车斗部分,因此装拆非常方便。同时,车斗部分的车体16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流线型车体结构,其内设有座垫23及靠背24,其前后分别设用风挡15和风雨罩19,其下端设有晃腿28和固定卡29,而且车斗部分可通过固定卡29和机架1上的卡簧固连在机架1上。本技术除有以作自行车的边车外,由于该车斗部分两边的轮子设计采用3各三个行星轮4,因此其可作为一般推车在平路上运动,又可作为爬楼车爬楼梯;同时该车体的下端设有晃腿28,因此又可作为婴儿摇篮;另外车体16可以采用玻璃钢或金属材料制造;因此又可作为澡盆及洗衣盆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包括机架及其上的轮子和连接机构、以及车斗部分,其中车斗部分是由车架及其下面的底座和行星轮以及车架上面的车体、推把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A、连接机构设计成折叠结构,其由与机架一端相连的连接板和与机架另一端相连的支撑杆及分别与它们二者相连的支臂和横梁、以及与支臂和横梁相连的端部连杆组成,端部连杆固连在自行车车座下部的固定螺杆上,而连接板固连在自行车后轮的中轴和后叉与边梁的固定螺钉上;B、车斗部分的车体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流线型车体结构,其内设有座垫及靠背,其前后分别设有风挡和风雨罩,其下端设有晃腿和固定卡,而且车斗部分可通过固定卡和机架上的卡簧固连在机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它包括机架及其上的轮子和连接机构,以及车斗部分,由于本技术的连接机构设计成折叠结构,同时车斗部分的车体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流线型车体结构并对其它各部分进行了新结构设计,因此其具有结构合理、强度高、寿命长、功能多(如除可作为自行车的边车外,还可作一般推车、爬楼车、婴儿摇篮、澡盆等)、使用(折叠或打开装配)方便等特点。文档编号B62K27/00GK2054778SQ8921537公开日1990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裘启明, 许学增, 吴容海 申请人:裘启明, 许学增, 吴容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多用边车,包括机架及其上的轮子和连接机构、以及车斗部分,其中车斗部分是由车架及其下面的底座和行星轮以及车架上面的车体、推把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A、连接机构设计成折叠结构,其由与机架一端相连的连接板和与机架另一端相连的支 撑杆及分别与它们二者相连的支臂和横梁、以及与支臂和横梁相连的端部连杆组成,端部连杆固连在自行车车座下部的固定螺杆上,而连接板固连在自行车后轮的中轴和后叉与边梁的固定螺钉上;B、车斗部分的车体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流线型车体结构,其内设有座垫及 靠背,其前后分别设有风挡和风雨罩,其下端设有晃腿和固定卡,而且车斗部分可通过固定卡和机架上的卡簧固连在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启明许学增吴容海
申请(专利权)人:裘启明许学增吴容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