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493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其包括上刀模和下刀模,所述上刀模包括第一成型刀模和与第一成型刀模分离设置的裁断刀模;第一成型刀模包括基体、凸出部、第一切割面、第二切割面、第三切割面和第四切割面;所述凸出部自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向外延伸;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分别形成在基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三切割面和第四切割面位于基体的第一侧面。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第一成型刀模和裁断刀模之间的相互位置或更换不同类型的刀模,制备出所需的多种形状的异形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 目.0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多样化,锂离子电池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形状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矩形。例如,现在很多的锂离子电池采用边角为非直角或具有缺口的形状,这类非矩形锂离子电池称为异形锂离子电池。异形锂离子电池的制作通常采用叠加法,即将裁切好的带引流体(即极耳)的异形极片与隔离膜规律性的叠放在一起。其中,极片和隔离膜可统称为极片元件。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刀模制备出所需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然而,在利用刀模制备极片元件的过程中,传统的刀模无法进行位置调整,同一刀模制备不出多种形状的异形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刀模无法进行位置调整以及同一刀模制备不出多种形状的异形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其包括上刀模和下刀模,所述上刀模包括第一成型刀模和与所述第一成型刀模分离设置的裁断刀模;所述第一成型刀模包括基体、凸出部、第一切割面、第二切割面、第三切割面和第四切割面;所述凸出部自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切割面和所述第二切割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基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三切割面和所述第四切割面位于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切割面包括第一平直切割面和第一弧形切割面;所述第一平直切割面形成在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并与所述第二切割面邻接;所述第一弧形切割面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平直切割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切割面包括第二平直切割面和第二弧形切割面;所述第二平直切割面形成在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并与所述第一切割面邻接;所述第二弧形切割面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二平直切割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裁断刀模呈直线型。进一步地,所述上刀模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成型刀模间隔设置的第二成型刀模;所述第二成型刀模包括基部、凸出体、第五切割面和第六切割面;所述凸出体自所述基部的一侧朝向所述凸出部延伸;所述第五切割面和所述第六切割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凸出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切割面和所述第六切割面均为朝向所述基部内凹的曲面。进一步地,所述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包括位于所述裁断刀模两侧的内侧吸盘和外侧吸盘。进一步地,所述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还包括打孔器。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吸盘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成型刀模和所述裁断刀模对应的下刀模上。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包括第一成型刀模和与第一成型刀模分离设置的裁断刀模,可通过调节第一成型刀模和裁断刀模之间的相互位置或更换不同类型的刀模,制备出所需的多种形状的异形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第一成型刀模的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中第二成型刀模的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利用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制备出的几种不同形状的极片元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方便说明,在附图1-5中建立X-Y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规定板料30的行进方向为X轴正方向,规定极片元件31的极耳330到极片元件31的底侧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包括上刀模和下刀模(图中未示出),上刀模包括第一成型刀模10和与第一成型刀模10分离设置的裁断刀模20。其中,第一成型刀模10可设置在板料30沿Y轴方向的一侧;裁断刀模20设置在第一成型刀模10沿X轴方向的一侦U。下刀模设置在上刀模沿垂直于板料30方向的下方。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成型刀模10包括基体11和凸出部12。凸出部12自基体11的第一侧面向外延伸,例如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2自基体11的第一侧面沿Y轴方向朝板料30的中部延伸。第一成型刀模10还包括第一切割面13、第二切割面15、第三切割面17和第四切割面19。其中,第一切割面13和第二切割面15分别位于基体11在X轴方向上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当基体11处于图4所示位置时)。第一切割面13和第二切割面15分别用于切割出相邻极片元件31中极耳330的第一侧332和第二侧334。第一侧332和第二侧334位于极耳330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第三切割面17和第四切割面19位于基体11的靠近板料30中部的第一侧面。第三切割面17包括第一平直切割面172和第一弧形切割面174。第一平直切割面172与第二切割面15邻接,第一弧形切割面174形成在凸出部12的第一侧并与第一平直切割面172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连贯性,该连接可以为平滑连接。第一平直切割面172用于切割出相邻极片元件31中与极耳330邻接的第一平直部337。第一平直切割面172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如长度可根据极片元件31的第一平直部337在X轴上的尺寸如长度调整。第一弧形切割面174用于切割相邻极片元件31中与第一平直部337邻接的第一圆角部338。第四切割面19包括第二平直切割面192和第二弧形切割面194。第二平直切割面192与第一切割面13邻接,第二弧形切割面194形成在凸出部12的第二侧,并与第二平直切割面192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连贯性,该连接可以为平滑连接。第二平直切割面192用于切割与极耳330邻接的第二平直部335。第二平直切割面192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如长度可根据第二平直部335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如长度调整。第二弧形切割面194用于切割相邻极片元件31中与第二平直部335邻接的第二圆角部33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弧形切割面174和是第二弧形切割面194是圆弧形,但是第一弧形切割面174和是第二弧形切割面194的形状还可以是直角、倒角或其他形状。裁断刀模20按照预设间距设置在第一成型刀模10沿X轴方向的一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裁断刀模20设置在第一成型刀模10沿X轴正方向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预设间距可等于极耳330在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其包括上刀模和下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模包括第一成型刀模和与所述第一成型刀模分离设置的裁断刀模;所述第一成型刀模包括基体、凸出部、第一切割面、第二切割面、第三切割面和第四切割面;所述凸出部自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切割面和所述第二切割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基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三切割面和所述第四切割面位于所述基体的第一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斌胡益波游先政梁艳明刘秋艳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