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才宽专利>正文

一种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08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童车,它主要包括车身、车头,与车身连接的前叉和后被动轮,与前叉连接的拉簧一端和前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摩擦曲轴滚轮连接,摩擦曲轴滚轮与前主动轮摩擦接触,摩擦曲轴滚轮与曲轴连杆的一端连接,曲轴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链杆的一端连接,传动链杆的另一端与车头内的活动眼支架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前轮传动机构的童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用品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童车以其趣味性、运动性深受广大儿童和家长的喜爱,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童车结构简单、线条单一、实用性有余,但缺乏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它主要包括车身、车头,与车身连接的前叉和后被动轮,与前叉连接的拉簧一端和前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摩擦曲轴滚轮连接,摩擦曲轴滚轮与前主动轮摩擦接触,摩擦曲轴滚轮与曲轴连杆的一端连接,曲轴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链杆的一端连接,传动链杆的另一端与车头内的活动眼支架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童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前轮部添加了摩擦传动机构,在童车前进或后退时车头小动物的脸部会呈现出动态的表情,造型可爱,童趣味浓、整车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线条感,完全大破了传统童车制造的设计理念,并且在座位靠背的两侧加设了护手,增加了使用者的完全性,车身后端装设有独特的推柄,方便家长与孩子一起嬉戏,也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运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车身9、车头10,与车身连接的前叉18和后论被动轮17,与前叉连接的拉簧6一端和前主动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另一端与摩擦曲轴滚轮5连接,摩擦曲轴滚轮与前主动轮摩擦接触,摩擦曲轴滚轮的偏轴与曲轴连杆4的一端连接,曲轴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链杆2的一端连接,传动链杆的另一端与车头内的活动眼支架1连接。在本使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身与车头装配后整体呈小鸭状,车身两侧各设有一搁脚板16,搁脚板在不使用时可向后旋转收藏,车身上部设一靠背13,靠背两侧各设一护手12,车身尾部处设有推柄14,车身前端处设有前挂篮8,车头两侧各设一方向把手19,车身后部设有推柄14,前主动轮与前叉的连接处设有脚踏板15,当小车向前运动时,前主动轮带动与之摩擦接触的摩擦曲轴滚轮,由于摩擦曲轴滚轮的中心轴呈偏心状,故在转动时使与之相连接的曲轴连杆作非直线上下往复运动,而与曲轴连杆连接的传动链杆由于下端为一曲臂,所以在曲轴连杆的作用下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传动链杆在运动时带动活动眼支架上下运动,而活动眼支架又带了动活动下巴,使车头部呈现处动态的效果。在本使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车身与车头装配后整体呈小鸡状,车身两侧各设有一搁脚板16,搁脚板在不使用时可向后旋转收藏,车身上部设一靠背13,靠背两侧各设一护手12,车身尾部处设有推柄14,车身前端处设有前挂篮8,车头两侧各设一方向把手19,车身后部设有推柄14,前主动轮与前叉的连接处设有脚踏板15,当小车向前运动时,前主动轮带动与之摩擦接触的摩擦曲轴滚轮,由于摩擦曲轴滚轮的中心轴呈偏心状,故在转动时使与之相连接的曲轴连杆作非直线上下往复运动,而与曲轴连杆连接的传动链杆由于下端为一曲臂,所以在曲轴连杆的作用下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传动链杆在运动时带动活动眼支架上下运动,而活动眼支架又带了动活动下巴,使车头部呈现处动态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它主要包括车身、车头,与车身连接的前叉和后被动轮,与前叉连接的拉簧一端和前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摩擦曲轴滚轮连接,摩擦曲轴滚轮与前主动轮摩擦接触,摩擦曲轴滚轮与曲轴连杆的一端连接,曲轴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链杆的一端连接,传动链杆的另一端与车头内的活动眼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活动眼支架的下端与活动下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宽
申请(专利权)人:张才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