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976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1:39
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包括立柱(1)、维修平台(2)、桅顶杆(3)、航空障碍灯(4)、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第一风速仪(6)、扇形波束天线(7)、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和维修直梯(12);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副桅杆上的风速风向仪合并到主桅杆上从而取消副桅杆,并将主桅的桅杆高度由9米降到7米,能够提高电气天线和雷达桅杆的合理布局及有效的利用率,可以缩短设计周期50%,并有益于提高后续相应工作的效率,优化后布置同时节约大量的材料,结构更为稳固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的天线安装辅助设备装置,尤其是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
技术介绍
天线和雷达是船舶及海工设计建造中非常重要的辅助设备,对其进行支撑的大型组合桅杆进行不断改进,加强相应合理布置与分析十分重要。FPSO生活楼桅杆一般采用管支撑的形式来制作,高度和大小各不相同。一般根据电气专业的需求和要求来制作,如海工船舶的生活楼大桅杆的高度约为14米左右。立柱主体为钢管,且上面有维修平台和维修直梯。现有一种FPSO生活楼LQ主尺度包括:长度13.5m,宽度41.4m,高度24m,肋距0.9m ;FPS0生活楼LQ桅杆设计高度分别为9米主桅和7米副桅两个,同时,即使不能精确控制各天天线的相干扰或影响,主桅杆上面电气相关布置明显松散,空间浪费较大,并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主要目的是考虑雷达天线信号相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合理布置雷达桅杆,同时缩短设计周期。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立柱、维修平台、桅顶杆、航空障碍灯、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第一风速仪、扇形波束天线、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和维修直梯;立柱上端安装维修平台,该维修平台周沿有方形护栏围绕,维修平台中部垂直竖立桅顶杆,在桅顶杆上端安装航空障碍灯,在维修平台一侧的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并且在该侧护栏板两端的脚角上端分别安装第一风速仪和扇形波束天线,另外,在与该侧护栏板外端邻接的另外一个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在立柱旁安装维修直梯。尤其是,在维修平台外固定安装波浪雷达。尤其是,桅顶杆中部安装风袋灯。尤其是,在与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相对的另一护栏板上端安装第二风速仪。尤其是,第一风速仪、第二风速仪以及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下侧通过安装杆支撑固定,该安装杆高3m。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副桅杆上的风速风向仪合并到主桅杆上从而取消副桅杆,并将主桅的桅杆高度由9米降到7米,能够提高电气天线和雷达桅杆的合理布局及有效的利用率,可以缩短设计周期50%,并有益于提高后续相应工作的效率,优化后布置同时节约大量的材料,结构更为稳固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立柱顶部安装吊台的后部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吊台面安装波浪雷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桅顶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桅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风速仪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立柱1、维修平台2、桅顶杆3、航空障碍灯4、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第一风速仪6、扇形波束天线7、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风袋灯9、第二风速仪10、波浪雷达11、维修直梯12,生活楼顶甲板1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原理在于,在FPSO生活楼项目上深层次的开展跨专业之间的技术的综合应用研宄,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在相关个专业技术的交互作用基础上,整体构建桅杆结构,进一步的相关设计和资料整理出来可以便于制定成可以用来参考和借鉴的相关标准。本技术包括:立柱1、维修平台2、桅顶杆3、航空障碍灯4、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第一风速仪6、扇形波束天线7、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和维修直梯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立柱I上端安装维修平台2,该维修平台2周沿有方形护栏围绕,维修平台2中部垂直竖立桅顶杆3,在桅顶杆3上端安装航空障碍灯4,在维修平台2 —侧的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并且在该侧护栏板两端的脚角上端分别安装第一风速仪6和扇形波束天线7,另外,在与该侧护栏板外端邻接的另外一个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在立柱I旁安装维修直梯12。前述中,如附图3所示,在维修平台2外固定安装波浪雷达11。前述中,如附图4所示,桅顶杆3中部安装风袋灯9。前述中,如附图5所示,在与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相对的另一护栏板上端安装第二风速仪10。立柱I下端安装在生活楼顶甲板13上。前述中,如附图6、7所示的风速仪和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第一风速仪6、第二风速仪10以及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下侧通过安装杆支撑固定,该安装杆高3m。本实施例中,吊台2长宽各1800mm,其地板厚65mm,地板周沿护围高140mm,所用材料重量减少1.5吨,设计和生产总工时减少40小时。【主权项】1.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包括立柱(I)、维修平台(2)、桅顶杆(3)、航空障碍灯(4)、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第一风速仪(6)、扇形波束天线(7)、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和维修直梯(12);其特征在于,立柱(I)上端安装维修平台(2),该维修平台(2)周沿有方形护栏围绕,维修平台(2)中部垂直竖立桅顶杆(3),在桅顶杆(3)上端安装航空障碍灯(4),在维修平台(2) —侧的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并且在该侧护栏板两端的脚角上端分别安装第一风速仪(6)和扇形波束天线(7),另外,在与该侧护栏板外端邻接的另外一个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在立柱(I)旁安装维修直梯(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在维修平台(2)外固定安装波浪雷达(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桅顶杆(3)中部安装风袋灯(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在与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相对的另一护栏板上端安装第二风速仪(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速仪(6)、第二风速仪(10)以及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下侧通过安装杆支撑固定,该安装杆高3m。【专利摘要】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包括立柱(1)、维修平台(2)、桅顶杆(3)、航空障碍灯(4)、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第一风速仪(6)、扇形波束天线(7)、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和维修直梯(12);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副桅杆上的风速风向仪合并到主桅杆上从而取消副桅杆,并将主桅的桅杆高度由9米降到7米,能够提高电气天线和雷达桅杆的合理布局及有效的利用率,可以缩短设计周期50%,并有益于提高后续相应工作的效率,优化后布置同时节约大量的材料,结构更为稳固美观。【IPC分类】H01Q1-22, B63B15-02【公开号】CN204527526【申请号】CN201420864908【专利技术人】刘雄俊, 宋显军, 黄习文, 左维, 魏陈忠 【申请人】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优化布置的生活楼天线和雷达桅杆,包括立柱(1)、维修平台(2)、桅顶杆(3)、航空障碍灯(4)、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第一风速仪(6)、扇形波束天线(7)、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和维修直梯(12);其特征在于,立柱(1)上端安装维修平台(2),该维修平台(2)周沿有方形护栏围绕,维修平台(2)中部垂直竖立桅顶杆(3),在桅顶杆(3)上端安装航空障碍灯(4),在维修平台(2)一侧的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VSAT系统卫星定位导航集成天线(5),并且在该侧护栏板两端的脚角上端分别安装第一风速仪(6)和扇形波束天线(7),另外,在与该侧护栏板外端邻接的另外一个护栏板中部上端安装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天线(8),在立柱(1)旁安装维修直梯(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俊宋显军黄习文左维魏陈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