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826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8:57
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铜管扩孔时需要手工辅助定位,安全性差、下件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倾斜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板,由上到下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气缸和定位工装;扩孔工装设置在气缸推杆上,定位工装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结合处横向设置有贯穿定位工装两侧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吹气管,且吹气管置于第二凹槽内时,其外壁低于第一凹槽的最低凹面,并在第一凹槽下端开口对应处设置有气孔;与吹气管开口端、气缸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相连的气动换向阀,且在气动换向阀的控制下,仅当气缸推杆回缩时,第二气口与吹气管相通,将铜管吹下。它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装
,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
技术介绍
铜管在分配器、分流器等铜管焊接组件中使用非常广泛,通常,其切割后端口会存在毛刺,并产生一定量的变形,因此,在焊接之前要对铜管进行扩孔处理。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扩孔装置包括:工作平台5,该工作台5上竖向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端竖向设置有气缸1,气缸I提供扩孔动力;气缸推杆13上设置有扩孔工装3,其中,该扩孔工装3包括冲杆31和冲头32 ;定位工装4竖向设置在工作台5上,主要用于铜管的定位放置,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导向部41、第一定位部42和第二定位部43,其中导向部41设置有供冲杆31和冲头32穿过的通孔,第一定位部42设置有供铜管侧面放置定位的第一凹槽421,第二定位部43用于铜管下端的定位放置。具体操作时,将铜管放置在定位工装4上第一凹槽421中,用手抵住铜管侧面进行辅助定位,然后利用气缸I带动扩孔工装3向下运动完成扩孔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换件频繁,手工辅助时非常容易被扩孔工装3伤到;而且扩孔之后由于铜管与第一凹槽421紧贴,操作人员下件比较麻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其操作安全可靠,而且扩孔后可自动下件,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包括气缸、扩孔工装、定位工装和工作台;所述扩孔工装设置在气缸推杆上,包括冲杆和冲头;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导向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设置有供所述冲杆和冲头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竖向设置有第一凹槽;除此之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成一定倾斜角度,所述气缸和所述定位工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结合处横向设置有贯穿所述定位工装两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吹气管,且所述吹气管于第一凹槽下端开口对应处设置缺口;所述吹气管开口端与所述气缸的第一气口、第二气口分别用气管与控制阀相连接,且在所述控制阀的控制下,仅当所述气缸推杆回缩时,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吹气管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包括一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一电磁单通阀、第二电磁单向阀,所述第一气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 口,所述第二气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 口,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 口与气源接通,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排气T 口分开两个气路,其中,一路与所述第一电磁单通阀的进气口连接,且所述第一电磁单通阀的出气口与大气相通,另一路与所述第二电磁单通阀的进气口连接,且所述第二电磁单通阀的出气口与所述吹气管的开口端用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电磁单通阀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左位共同动作,所述第二电磁单通阀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右位共同动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采用焊接或者栓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在所述支撑板下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支撑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夹角在50°?70°。优选地,所述夹角为55°。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为弧形槽或矩形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气缸和定位工装固定在倾斜设置的支撑板上,可实现铜管的稳固放置,不用再进行手工辅助,安全可靠;2、利用设置在吹气管,当扩孔之后利用气流将铜管吹下,实现自动下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扩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吹气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气路控制原理图;图中气缸,11第一气口,12第二气口,13气缸推杆,2固定座,2'支撑板,3扩孔工装,31冲杆,32冲头,4定位工装,41导向部,42第一定位部,421第一凹槽,43第二定位部,44第二凹槽,441吹气管,4411缺口,5工作台,51支撑座,6控制阀,6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第一电磁单通阀,62 ^第二电磁单通阀,7铜管。【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在现有技术下,由于换件频繁,手工辅助时非常容易被扩孔工装3伤到;而且扩孔之后由于铜管与第一凹槽421紧贴,由于铜管比较短小,操作人员下件比较麻烦,生产效率低。申请人经研宄发现,如图1所示,扩孔时需要手工辅助,是因为现有技术中气缸I与工作台5均为垂直布置,相应的定位工装4也只能与工作台5垂直,从而导致铜管必须竖直放置在定位工装4上,由于扩孔时要保证铜管与冲头32同轴,因而需要手工辅助定位;而且还发现气缸I在气缸推杆13回缩时,第一气口 11会有气体吹出,这部分气流一般直接排入大气。基于上述研宄的基础,本技术给出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气缸1、扩孔工装3、定位工装4和工作台5。其中,扩孔工装3设置在气缸推杆13上,包括冲杆31和冲头32 ;定位工装4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导向部41、第一定位部42和第二定位部43,导向部41设置有供冲杆31和冲头32穿过的通孔,第一定位部42竖向设置有第一凹槽421,本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5上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与工作台5成一定倾斜角度,气缸I和定位工装4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支撑板W上;第一定位部42和第二定位部43结合处横向设置有贯穿定位工装4两侧的第二凹槽44,第二凹槽44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吹气管441,且吹气管441于第一凹槽44下端开口对应处设置有缺口 4411 ;吹气管441开口端与气缸I的第一气口 11、第二气口 12分别用气管与控制阀6相连接,且在控制阀6的控制下,仅当气缸推杆13回缩时,第二气口 12与吹气管441相通。以上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整体描述,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板2'利用焊接或者栓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工作台5上,并与工作台5成一定倾斜角度,两者夹角在50°?70°范围内,并以55°为最优;此外,支撑板2'下侧与工作台之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式冲管扩孔装置,包括气缸(1)、扩孔工装(3)、定位工装(4)和工作台(5);所述扩孔工装(3)设置在气缸推杆(13)上,包括冲杆(31)和冲头(32);所述定位工装(4)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导向部(41)、第一定位部(42)和第二定位部(43),所述导向部(41)设置有供所述冲杆(31)和冲头(32)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42)竖向设置有第一凹槽(421);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上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工作台(5)成一定倾斜角度,所述气缸(1)和所述定位工装(4)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定位部(4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43)结合处横向设置有贯穿所述定位工装(4)两侧的第二凹槽(44),所述第二凹槽(44)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吹气管(441),且所述吹气管(441)于第一凹槽(421)下端开口对应处设置缺口(4411);所述吹气管(441)开口端与所述气缸(1)的第一气口(11)、第二气口(12)分别用气管与控制阀(6)相连接,且在所述控制阀(6)的控制下,仅当所述气缸推杆(13)回缩时,所述第二气口(12)与所述吹气管(44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成刘卫勇董轩平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聊城万邦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