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包括两个吊臂,吊臂包括具有铰接臂和夹持臂的L型拐臂以及连接在铰接臂端部的向上倾斜延伸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夹持臂的末端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铰接臂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增的多级铰接孔,两个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具有同级铰接孔一一对应的关系,电机定子专用吊具还包括用于将两个铰接臂上的同级铰接孔铰接在一起以调节两个夹持部距离两个吊臂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的铰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具通过分别将铰接轴转动装配在两个吊臂的不同的同级铰接孔中能够调节两个支臂张口的大小,从而能够适应工件的尺寸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生产装配的过程中,将电机定子压装到电机外壳是一个重要步骤。电机外壳轴线竖直向上放置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然后通过吊具将电机定子吊起并放入电机外壳内部。现有的吊具一般是通过吊绳直接钩挂在电机定子上来进行吊运,但是由于电机定子在存放时一般是轴线水平放置,这样在吊运过程中还需要对电机定子的形态进行翻转,而通过吊绳吊运时对电机定子的翻转需要人力翻转,操作起来十分不便,人工翻转还不能保证电机定子处于竖直状态,同时通过人力保证定子处于翻转后的状态,工作人员劳动量较大。授权公告号为CN20224570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回转芯专用吊具,这种吊具为剪刀式结构,包括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的吊臂,吊臂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被吊工件的圆弧形夹持部,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吊绳的拉环。但是这种吊具的两个吊臂之间通过中部的铰接轴铰接在一起,在电机定子的径向尺寸过大或过小时,吊具的两个吊臂就达不到一定的张口要求,其适用范围有限,同时吊臂下端的夹持部直接固定在吊臂的下端而不能翻转,且其夹装时工件的轴线竖直向上,不能直接吊起水平放置的电机定子,使用起来还有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口范围可调的、适用范围更广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本技术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包括两个吊臂,所述吊臂包括具有铰接臂和夹持臂的L型拐臂以及连接在铰接臂端部的向上倾斜延伸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所述铰接臂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增的多级铰接孔,两个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具有同级铰接孔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电机定子专用吊具还包括用于将两个铰接臂上的同级铰接孔铰接在一起以调节两个夹持部距离两个吊臂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的铰接轴。所述夹持部包括分别以垂直于夹持臂的转动轴线转动装配在夹持臂下端的弧形卡箍,两个弧形卡箍开口相对且其转动轴线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应。所述弧形卡箍的内侧设有防滑层。本技术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的铰接臂上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开设有多级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装配在两个吊臂的铰接孔中,通过分别将铰接轴转动装配在两个吊臂的不同的同级铰接孔中能够调节两个支臂张口的大小,从而能够适应工件的尺寸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地,夹持部包括分别以垂直于夹持臂的转动轴线转动装配在夹持臂下端的弧形卡箍,在通过卡箍加持工件时,能够使工件相对于吊臂发生任意角度的翻转,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施力维持其翻转状态,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两个吊臂,两个吊臂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具有铰接臂12和夹持臂13的L型拐臂以及连接在铰接臂12的一端的连接臂11,连接臂11倾斜向上延伸且朝向远离夹持臂的方向,在L型拐臂的铰接臂上设置连接臂增大了铰接点上侧的力臂,使得吊具下侧的夹持部对工件的夹持力较大,夹持稳定性较好,两个L型拐臂的铰接臂上分别设有多级铰接孔120,两个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具有同级铰接孔一一对应的关系且这些多级铰接孔沿铰接臂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吊臂通过转动装配在对应的同级铰接孔中的铰接轴而相互铰接,当铰接轴穿装在不同的同级铰接孔内时,两个吊臂在转动时的张口程度不同,连接臂11倾斜向上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吊绳的连接孔110,L型拐臂的夹持臂的末端转动装配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距离夹持部的距离依次递增或递减,夹持部包括以垂直于夹持臂的直线为转动轴线转动装配在夹持臂下端的弧形卡箍3,两个吊臂上的弧形卡箍的转动轴线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应且两个弧形卡箍的开口相对,由于两个吊臂是在前后方向并在一起而铰接的,吊臂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错开,而弧形卡箍在夹持工件时又需要吻合相对,因此,L型拐臂的夹持臂的下端设有前后延伸的连接部130,通过连接部130来连接弧形卡箍以使两个弧形卡箍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应,两个吊臂的夹持臂上的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反,以图1为例,位于前侧的吊臂上的连接部向后延伸,位于后侧的吊臂上的连接部向前延伸,两个吊臂的夹持臂下端在连接部和夹持臂的中间位置设有垂直于夹持臂的螺栓穿孔,螺栓穿孔中穿装有连接螺栓2,弧形卡箍3以连接螺栓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转动装配在连接螺杆穿出夹持臂的内侧一端上,这样两个吊臂上的夹持臂下端的弧形卡箍的转动轴线就在前后方向相互对应且能绕连接螺栓转动,弧形卡箍3的内侧弧面上还设有用于在夹紧工件时防止工件滑落的防滑层30,该防滑层30为弹性橡胶垫,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防滑层,或者防滑层采用其他材料。本实施例中,吊臂的结构形式如上所述包括L型拐臂和连接在L型拐臂一端的连接臂,在其他实施例中,吊臂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和结构。本实施例中,夹持部为两个转动装配在吊臂下端的弧形卡箍,两个弧形卡箍的开口相互对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夹持部可以直接固连在吊臂上,夹持部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卡爪型或卡钳型等,本实施例仅仅是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通过将铰接轴装配于不同的同级铰接孔内能够控制和调节铰接点两侧的吊臂长度,即调节铰接点两侧的力臂长度,能够适应尺寸范围更大的工件,适用性更强,同时,本技术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下端的夹持部转动装配在吊臂的下端,在工件吊运过程中能够随时且任意角度的对工件进行翻转,且不需要付出太多人力,使用灵活方便。【主权项】1.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包括两个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包括具有铰接臂和夹持臂的L型拐臂以及连接在铰接臂端部的向上倾斜延伸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所述铰接臂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增的多级铰接孔,两个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具有同级铰接孔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电机定子专用吊具还包括用于将两个铰接臂上的同级铰接孔铰接在一起以调节两个夹持部距离两个吊臂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的铰接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分别以垂直于夹持臂的转动轴线转动装配在夹持臂下端的弧形卡箍,两个弧形卡箍开口相对且其转动轴线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箍的内侧设有防滑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包括两个吊臂,吊臂包括具有铰接臂和夹持臂的L型拐臂以及连接在铰接臂端部的向上倾斜延伸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夹持臂的末端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铰接臂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增的多级铰接孔,两个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具有同级铰接孔一一对应的关系,电机定子专用吊具还包括用于将两个铰接臂上的同级铰接孔铰接在一起以调节两个夹持部距离两个吊臂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的铰接轴。本技术的吊具通过分别将铰接轴转动装配在两个吊臂的不同的同级铰接孔中能够调节两个支臂张口的大小,从而能够适应工件的尺寸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IPC分类】B66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定子专用吊具,包括两个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包括具有铰接臂和夹持臂的L型拐臂以及连接在铰接臂端部的向上倾斜延伸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所述铰接臂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增的多级铰接孔,两个铰接臂上的多级铰接孔具有同级铰接孔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电机定子专用吊具还包括用于将两个铰接臂上的同级铰接孔铰接在一起以调节两个夹持部距离两个吊臂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的铰接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盛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