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新华专利>正文

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674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包括蛇形换热管、三通件和夹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出口分别与另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所述蛇形换热管包括相互平行并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管段和设置在直管段两端连通所述直管段段部位的弯管段,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在同一平面内相互交叉拼合,并通过所述夹片固定安装,连接位于不同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弯管段上下交错叠合,采用本结构的降膜式换热管片结构紧凑,换热表面零焊点、无焊缝,并可实现换热表面连续性液膜均匀全覆盖,提升传热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作为热交换器,冷却各种工艺热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
技术介绍
降膜式换热器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新型热交换设备,具有传热效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清洗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制冷、有机化工食品、染料制碱制药、机械、冶金等工业领域。降膜式换热器由若干降膜式换热管片平行排布构成,相邻换热管片间留有一定距离间隙,所有换热管片的入口连接换热器入口集管,所有换热管片的出口连接换热器出口集管。现有技术降膜式换热器结构类型常见有板式和微通道式,其中板式结构降膜式换热器虽然换热效率高,但因换热表面焊点多、有焊缝,制造工艺要求严格,焊接部位易发生疲劳损伤;高温焊接会破坏材质本身防腐性能,可靠性差;此夕卜,板片耐压能力差,易扭曲变形。微通道降膜式换热器虽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但该类型换热器外侧设置有多组平行翅片,外部流体在翅片间易形成较厚液膜,影响散热,此外,翅片表面液膜覆盖不均,容易出现干点,加快表面结垢,进一步降低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换热表面零焊点、无焊缝,并可实现换热表面连续性液膜均匀全覆盖,有效降低结垢风险,提升传热效率。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包括蛇形换热管、三通件和夹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出口分别与另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所述蛇形换热管包括相互平行并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管段和设置在直管段两端用于连通所述直管段段部位的弯管段,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在同一平面内相互交叉拼合,并通过所述夹片固定安装,连接位于不同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弯管段上下交错叠合。进一步,所述弯管段是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的U形弯管段,所述U形弯管段所在平面与所述直管段所在平面夹角均为(1,其中0〈(1〈31/2。进一步,所述弯管段是中心轴不在同一平面的管道,所述弯管段中心轴在所述直管段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U形。进一步,所述蛇形换热管由一条直管弯曲形成所述直管段和弯管段。进一步,所述蛇形换热管由两条以上直管和两条以上弯管通过首尾拼接而成。进一步,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所述直管段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弯管段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所述蛇形换热管外表面经过亲水处理。进一步,所述蛇形换热管内部插入螺旋线圈强化传热。所述蛇形换热管可以是由一条直管通过弯曲形成所述的直管段和弯管段,也可以是由多个直管段与多个。采用本专利方案得到的降膜式换热管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由若干降膜式换热管片平行排布构成的降膜式换热器,可实现换热表面连续性液膜均匀全覆盖,传热效率提升20%以上,并可有效降低结垢风险;(2)降膜式换热管片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换热表面零焊点、无焊缝,强度高,耐压性能优越,安全可靠;(3)降膜式换热器相邻换热管片间留有一定距离间隙,简易毛刷可清洗到换热表面任何部位,维护保养成本低廉,此外,人工机械清洗避免添加使用化学药剂,避免对换热管片造成腐蚀,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之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之立体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如图1和如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之立体图和本技术较佳之立体爆炸图,包括三通件1、夹片2、蛇形换热管3、蛇形换热管4,蛇形换热管3与蛇形换热管4在各自中间直管段5部位相互交叉拼合,在各自两端U型弯管段6上下交错叠合,U型弯管段6所在平面与直管段5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夹角小于90度,并通过夹片2固定安装,蛇形换热管3的入口 3-1和蛇形换热管4的入口 4-1分别与其中一个三通件I的两个端口相连接,该三通件I另一个端口为上述换热管片的流道入口 1-1 ;蛇形换热管3的出口 3-2和蛇形换热管4的出口 4-2分别与另一个三通件I的两个端口相连接,该三通件I另一个端口为上述换热管片的流道出口 1-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包括蛇形换热管、三通件和夹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出口分别与另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所述蛇形换热管包括相互平行并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管段和设置在直管段两端连通所述直管段部位的弯管段,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在同一平面内相互交叉拼合,并通过所述夹片固定安装,连接位于不同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弯管段上下交错叠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段是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的U形弯管段,所述U形弯管段所在平面与所述直管段所在平面夹角均为α,其中0< a < Ji /2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段是中心轴不在同一平面的管道,所述弯管段中心轴在所述直管段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U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换热管由一条直管弯曲形成所述直管段和弯管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换热管由两条以上直管和两条以上弯管通过首尾拼接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所述直管段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弯管段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换热管内部插入螺旋线圈强化传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包括蛇形换热管、三通件和夹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出口分别与另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所述蛇形换热管包括相互平行并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管段和设置在直管段两端连通所述直管段段部位的弯管段,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在同一平面内相互交叉拼合,并通过所述夹片固定安装,连接位于不同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弯管段上下交错叠合,采用本结构的降膜式换热管片结构紧凑,换热表面零焊点、无焊缝,并可实现换热表面连续性液膜均匀全覆盖,提升传热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作为热交换器,冷却各种工艺热介质。【IPC分类】F28F1-00【公开号】CN204535502【申请号】CN201420801796【专利技术人】朱新华 【申请人】朱新华【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膜式换热管片,包括蛇形换热管、三通件和夹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出口分别与另一个所述三通件相连,所述蛇形换热管包括相互平行并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管段和设置在直管段两端连通所述直管段部位的弯管段,两条所述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在同一平面内相互交叉拼合,并通过所述夹片固定安装,连接位于不同蛇形换热管上的直管段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弯管段上下交错叠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新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