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477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具备:一对引线框架;传感器部,与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及绝缘性保持部,保持引线框架,传感器部具备:带状的绝缘性薄膜;薄膜热敏电阻部,在绝缘性薄膜的表面的中央部被图案形成;一对梳状电极,在薄膜热敏电阻部的上方具有多个梳齿部且相互对置地被图案形成;及一对图案电极,一端与一对梳状电极连接,并且另外一端在绝缘性薄膜的端部与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并在绝缘性薄膜的表面被图案形成,绝缘性薄膜在弯曲成略U字形的状态下将薄膜热敏电阻部配置在顶端部,且两端部固定在一对引线框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温度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测定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加热辊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通常,复印机或打印机中所使用的加热辊中,为了测定其温度,温度传感器设置成接触状态。作为这种温度传感器,例如专利文献1及2中提出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具有:一对引线框架;热敏元件,配设在这些引线框架之间并连接;保持部,形成在一对引线框架的端部;及薄膜片,设置在引线框架及热敏元件的单面并与加热辊接触。这种温度传感器利用引线框架的弹力与加热辊的表面接触,由此进行温度检测。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中,采用球状热敏电阻或芯片热敏电阻作为热敏元件,而专利文献2中,采用在氧化铝等绝缘基板的一面形成热敏膜的薄膜热敏电阻作为热敏元件。该薄膜热敏电阻由形成在绝缘基板的一面上的热敏膜、连接该热敏膜与一对引线框架的一对引线部、及覆盖热敏膜的保护膜构成。并且,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将热电偶与由金属构成的接触板一体化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中,是通过接触板的弹性来得到接触压力而使其接触测定对象物,由此测定温度。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6-297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0-747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平7-19850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04-319737号公报上述现有技术中留有以下课题。即,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虽然使用球状热敏电阻等作为热敏元件,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其为约1mm左右的球状或椭圆状,因此与加热辊进行点接触,很难进行准确的温度检测。并且,热敏元件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存在响应性差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进行点接触,因此还可能会损伤旋转的辊表面。并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使用薄膜热敏电阻作为热敏元件,因此能够与加热辊进行面接触,但是若包括构成薄膜热敏电阻的绝缘基板和引线部,则还是具有体积,因此存在响应性差的问题。而且,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使金属接触板接触测定对象物,有可能导致损伤测定对象物,并且因为热电偶及接触板的体积(厚度等),以及因金属接触板的热量的放出,而存在响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加热辊等接触来检测温度时,高精度且响应性优异的同时不易损伤测定对象物的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以下结构。即,第1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具备:一对引线框架;传感器部,与所述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及绝缘性保持部,固定在所述一对引线框架上并保持所述引线框架,所述传感器部具备:带状的绝缘性薄膜;薄膜热敏电阻部,在该绝缘性薄膜的表面的中央部以热敏电阻材料被图案形成;一对梳状电极,在所述薄膜热敏电阻部的上及下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梳齿部并相互对置地被图案形成;及一对图案电极,一端与所述一对梳状电极连接,并且另一端在所述绝缘性薄膜的两端部与所述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并在所述绝缘性薄膜的表面被图案形成,所述绝缘性薄膜在弯曲成略U字形的状态下将所述薄膜热敏电阻部配置在顶端部,且两端部固定在所述一对引线框架上。该温度传感器中,绝缘性薄膜在弯曲成略U字形的状态下将薄膜热敏电阻部配置在顶端部,且两端部固定在一对引线框架上,因此通过将被弯曲的顶端部接触测定对象物,绝缘性薄膜整体挠曲而得到较强的弹性与刚性,并且通过其柔软性可不损伤测定对象物而测定温度。并且,由于绝缘性薄膜的变形范围广,因此可灵活地对应测定对象物的形状,且可调整推压的程度。而且,由于为绝缘性薄膜,因此与金属接触板相比热量不易放出,加上与体积小的薄膜热敏电阻部相辅相成,能够得到高响应性。即,通过薄的绝缘性薄膜及直接形成在绝缘性薄膜上的薄膜热敏电阻部,整体的厚度会变薄,能够通过小体积得到优异的响应性。并且,一对引线框架与一对图案电极连接,因此薄膜热敏电阻部和引线框架通过直接形成在绝缘性薄膜上的图案电极连接,由此,通过被图案形成的薄的配线,相比以引线等进行连接的情况,可抑制其与引线框架侧的热传导性的影响。另外,对测定对象物的接触部分的平坦性高,且进行面接触,因此可准确地检测温度,并且不易损伤旋转的加热辊等测定对象物的表面。根据第1专利技术的第2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缘性薄膜以朝所述引线框架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状态被弯曲。即,该温度传感器中,绝缘性薄膜以朝引线框架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状态被弯曲,因此在引线框架的突出方向前方配置测定对象物,而将被弯曲的传感器部的顶端部相对于测定对象物进行推压,由此能够进行温度测定。根据第1专利技术的第3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缘性薄膜以朝相对于所述引线框架的突出方向为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被弯曲。即,该温度传感器中,绝缘性薄膜以朝相对于引线框架的突出方向为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被弯曲,因此在相对于引线框架的突出方向为正交的方向前方配置测定对象物,而将被弯曲的传感器部的顶端部相对于测定对象物进行推压,由此能够进行温度测定。根据第1至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专利技术的第4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薄膜热敏电阻部是由通式:TixAlyNz(0.70≤y/(x+y)≤0.95,0.4≤z≤0.5,x+y+z=1)所表示的金属氮化物构成,其结晶结构为六方晶系的纤锌矿型的单相。通常,温度传感器等中所使用的热敏电阻材料为了高精度、高灵敏度而要求较高的B常数。以往,作为这种热敏电阻材料一般有Mn、Co、Fe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并且,为了得到稳定的热敏电阻特性,这些热敏电阻材料需要600℃以上的烧成。并且,除了上述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热敏电阻材料以外,例如专利文献3中提出由通式:MxAyNz(其中,M表示Ta、Nb、Cr、Ti及Zr的至少一种,A表示Al、Si及B的至少一种。0.1≤x≤0.8,0<y≤0.6,0.1≤z≤0.8,x+y+z=1)所表示的氮化物构成的热敏电阻用材料。并且,该专利文献3中,作为实施例,只记载有在Ta-Al-N系材料中设为0.5≤x≤0.8,0.1≤y≤0.5,0.2≤z≤0.7,x+y+z=1的材料。在该Ta-Al-N系材料中,将包含上述元素的材料用作靶材,在含氮气气氛中进行溅射来制作。并且,根据需要,在350~600℃下对得到的薄膜进行热处理。近年来,正研究开发一种在树脂薄膜上形成热敏电阻材料的薄膜型热敏电阻传感器,期望开发一种能够在薄膜上直接成膜的热敏电阻材料。即,通过使用薄膜,期待得到可挠性热敏电阻传感器。而且,期望开发具有0.1mm左右厚度的非常薄的热敏电阻传感器,但以往常常使用利用氧化铝等陶瓷材料的基板材料,例如若厚度变薄到0.1mm,则存在非常脆且容易损坏等问题,但期待通过使用薄膜而得到非常薄的热敏电阻传感器。以往,形成由TiAlN构成的氮化物系热敏电阻的温度传感器中,在薄膜上层压形成由TiAlN构成的热敏电阻材料层和电极的情况下,在热敏电阻材料层上成膜Au等电极层,图案形成为具有多个梳齿部的梳状。但是,该热敏电阻材料层在曲率半径较大且缓慢地弯曲的情况下,不易产生裂纹且电阻值等电特性不变,但在曲率半径较小且急剧地弯曲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裂纹,电阻值等大幅变化,电特性的可靠性降低。尤其,使薄膜在与梳齿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较小的曲率半径急剧地弯曲的情况下,与在梳齿部的延伸方向上弯曲的情况相比,因梳状电极与热敏电阻材料层的应力差,容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温度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引线框架;传感器部,与所述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及绝缘性保持部,固定在所述一对引线框架并保持所述引线框架,所述传感器部具备:带状的绝缘性薄膜;薄膜热敏电阻部,在该绝缘性薄膜的表面的中央部以热敏电阻材料被图案形成;一对梳状电极,在所述薄膜热敏电阻部的上及下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梳齿部且相互对置地被图案形成;及一对图案电极,一端与所述一对梳状电极连接,并且另外一端在所述绝缘性薄膜的两端部与所述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并在所述绝缘性薄膜的表面被图案形成,所述绝缘性薄膜在弯曲成略U字形的状态下,将所述薄膜热敏电阻部配置在顶端部,且两端部固定在所述一对引线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1.31 JP 2013-0163071.一种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引线框架;传感器部,与所述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及绝缘性保持部,固定在所述一对引线框架并保持所述引线框架,所述传感器部具备:带状的绝缘性薄膜;薄膜热敏电阻部,在该绝缘性薄膜的表面的中央部以热敏电阻材料被图案形成;一对梳状电极,在所述薄膜热敏电阻部的上及下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梳齿部且相互对置地被图案形成;及一对图案电极,一端与所述一对梳状电极连接,并且另外一端在所述绝缘性薄膜的两端部与所述一对引线框架连接,并在所述绝缘性薄膜的表面被图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友宪昭稻叶均竹岛一太田中宽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