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087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潮水发电装置和电能接收器,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电能接收器上;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潮水接收器,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涡轮机组,所述发电涡轮机组连接有电能输送管,所述电能输送管与电能接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和风能,总功率比以往研究的潮汐能电站大大提高,通过在浅海海域建设发电塔群,大面积利用波浪能和海面的风能发电。且结构相对简单,适应性强,投入相对小,还能植入现有的一些海面建筑,具有极强的可建设性。可以植入现有的跨海大桥,或大型船舶的外带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属于发电装置的

技术介绍
发展的日新月异,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日益紧缺,对新能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各地相继开发了风力发电,江河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核电是新时代的基础,但是日本大地震中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危害,使人们认识到核电潜在的危险。在风能和波浪能利用方面,世界各国也做了大量研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度。目前世界上研宄在如何将波浪能转化机械能方面尚没有突破性的成果报告。最常见的风浪发电机为振荡水柱+空气叶轮式、筏式+液压系统等,但是总功率都不高,最大的也只有500kw。国内仅仅用于航标灯的波力发电装置已投入批量生产,但向海岛供电的岸式波力电站有待进一步研发。潮汐能和风能是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可利用前景十分广大,特别是对海岛的供电极具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21世纪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世纪,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能同时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和风能,总功率比以往研宄的潮汐能电站大大提高,通过在浅海海域建设发电塔群,大面积利用波浪能和海面的风能发电。且结构相对简单,适应性强,投入相对小,还能植入现有的一些海面建筑,具有极强的可建设性。可以植入现有的跨海大桥,或大型船舶的外带辅助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潮水发电装置和电能接收器,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电能接收器上;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潮水接收器,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涡轮机组,所述发电涡轮机组连接有电能输送管,所述电能输送管与电能接收器连接。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回流水管,所述回流水管的端部设有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利用海面上风大浪急的特性,有效地将海边的风、浪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海边的居民及企业提供电能。本专利技术研宄了风、浪一体发电站,能同时利用海洋的波浪能和风能,总功率比以往研宄的潮汐能电站大大提高。在以往的海面波浪发电装置都是安装在水里或者浮在海面,很容易受到海浪的冲击破坏,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站结构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其中,I为风力发电装置、11为风力发电机、2为潮水发电装置、21为蓄水池、22为潮水接收器、23为发电涡轮机组、24为回流水管、25为单向阀、3为电能接收器、4为电能输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1、潮水发电装置2和电能接收器3,风力发电装置I包括风力发电机11,风力发电机11安装在电能接收器2上。本专利技术中的潮水发电装置2包括蓄水池21,蓄水池21的一侧设有潮水接收器22,蓄水池21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涡轮机组23,发电涡轮机组23连接有电能输送管4,电能输送管4与电能接收器3连接。为防止蓄水池21内的潮水过满,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中的潮水发电装置2包括回流水管24,回流水管24的端部设有单向阀25,该单向阀25使蓄水池21内的水在回流罐24内只能流出、不能流入。使用时,通过风力发电机11将风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电能接收器3内。通过潮水接收器22将潮水收入蓄水池21内,然后通过发电涡轮机组23将蓄水池21内的潮水转化成电能,并通过电能输送管4将电能送入电能接收器3内。本专利技术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利用海面上风大浪急的特性,有效地将海边的风、浪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海边的居民及企业提供电能。本专利技术研宄了风、浪一体发电站,能同时利用海洋的波浪能和风能,总功率比以往研宄的潮汐能电站大大提高。在以往的海面波浪发电装置都是安装在水里或者浮在海面,很容易受到海浪的冲击破坏,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站结构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意义。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潮水发电装置和电能接收器,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电能接收器上;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潮水接收器,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涡轮机组,所述发电涡轮机组连接有电能输送管,所述电能输送管与电能接收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回流水管,所述回流水管的端部设有单向阀。【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潮水发电装置和电能接收器,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电能接收器上;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潮水接收器,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涡轮机组,所述发电涡轮机组连接有电能输送管,所述电能输送管与电能接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同时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和风能,总功率比以往研究的潮汐能电站大大提高,通过在浅海海域建设发电塔群,大面积利用波浪能和海面的风能发电。且结构相对简单,适应性强,投入相对小,还能植入现有的一些海面建筑,具有极强的可建设性。可以植入现有的跨海大桥,或大型船舶的外带辅助设备。【IPC分类】F03B13-26, F03D9-00【公开号】CN104819102【申请号】CN201510275881【专利技术人】骆永标, 何杜兴, 柳春平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潮水发电装置和电能接收器,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电能接收器上;所述潮水发电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潮水接收器,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涡轮机组,所述发电涡轮机组连接有电能输送管,所述电能输送管与电能接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永标何杜兴柳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