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2866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燃煤无法从卸煤装置直接运输至主厂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送煤皮带落煤管与下煤皮带落煤管垂直对应,所述的多工位伸缩头包括漏斗和漏斗护罩,漏斗护罩纵向安装在漏斗的上方,所述的煤场皮带的端部位于漏斗护罩内,漏斗护罩的上方设有开孔,开孔与漏斗垂直对应,当多工位伸缩头运动至送煤皮带落煤管下方时,送煤皮带落煤管、开孔和下煤皮带落煤管三者垂直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工位伸缩头进行直接取料,使得来自卸煤装置的送煤皮带运输燃煤可以直穿多工位伸缩头,直接将燃煤转运至主厂房的上煤皮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带机多工位伸缩头
,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
技术介绍
多工位伸缩头装置在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中应用广泛,折返式煤场出口的转运站中间层布置多工位伸缩头,上层设置送煤皮带(来自卸煤装置),下层设置双路上煤皮带(运往主厂房)。多工位伸缩头布置于煤场出口转运站内,多个工位分别对应堆料工位以及多个取料工位。堆料工位目的是将来自卸煤装置的送煤皮带所运输来煤转运至煤场皮带,从而运输至煤场;取料工位目的是将煤场煤炭转运至煤场皮带后,运输至主厂房。图1为煤场出口转运站内典型的三工位伸缩头布置图,多工位伸缩头可通过工位变化,实现多种运行方式:1、当伸缩头移动至A (堆料工位)时,送煤皮带9通过送煤皮带落煤管6运输燃煤至转运站上层,转运燃煤至煤场皮带5上,煤场皮带机运输燃煤至煤场。2、当伸缩头移动至B (取料工位)时,将多工位伸缩头I对准下煤皮带落煤管7,煤场皮带机从煤场取煤通过煤场皮带5转运至下层上煤皮带10。这种传统的转运方式必须要将燃煤从卸煤装置先运至煤场,再从煤场运至主厂房,无法实现卸煤装置至主厂房的直接运输。虽有部分技术提出可以利用三通挡板切换并设置旁路的方式绕过多工位伸缩头I,将卸煤装置的燃煤直接通过旁路运送至主厂房。但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转运站的层高,还需设置三通、落煤管等装置,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如何开发出一种无需改变转运站主体结构即可实现卸煤装置至主厂房直接运输的装置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煤无法从卸煤装置直接运输至主厂房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和上部顶盖,上部顶盖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上方,安装平台上安装有轨道,轨道上安装有可移动车体,煤场皮带安装在可移动车体的上方,可移动车体的端部水平安装有多工位伸缩头,煤场皮带的端部位于多工位伸缩头内,上部顶盖的上方安装有送煤皮带落煤管,安装平台的下方安装有下煤皮带落煤管,所述的送煤皮带落煤管与下煤皮带落煤管垂直对应,所述的多工位伸缩头包括漏斗和漏斗护罩,漏斗护罩纵向安装在漏斗的上方,所述的煤场皮带的端部位于位于漏斗护罩内,漏斗护罩的上方设有开孔,开孔与漏斗垂直对应,当多工位伸缩头运动至送煤皮带落煤管下方时,送煤皮带落煤管、开孔和下煤皮带落煤管三者垂直对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送煤皮带落煤管的直径。所述的送煤皮带落煤管和下煤皮带落煤管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的漏斗护罩上部位于开孔旁安装有L形固定块,L形固定块上水平安装有橡胶筒,橡胶筒的直径大于开孔,橡胶筒位于开孔的外围且两者的中心点垂直对应。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多工位伸缩头进行直接取料,使得来自卸煤装置的送煤皮带运输燃煤可以直穿多工位伸缩头,直接将燃煤转运至主厂房的上煤皮带。本技术无需另设掉料流旁路,精简了掉落煤旁路、三通等结构,无需改变转运楼层高度,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投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煤场出口转运站内三工位伸缩头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多工位伸缩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C-C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改进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点的放大图;其中,1-多工位伸缩头、2-轨道、3-可移动车体、4-上部顶盖、5-煤场皮带、6_送煤皮带落煤管、7-下煤皮带落煤管、8-安装平台、9-送煤皮带、10-下层上煤皮带、11-漏斗、12-漏斗护罩、13-开孔、14-橡胶筒、15-L形固定块、16-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包括安装平台8和上部顶盖4,上部顶盖4通过支撑架16安装在安装平台8的上方。根据场地安装情况需要,支撑架1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同时上部顶盖4可以为楼层板,也可以为密封顶盖,上部顶盖4的目的是为了安装送煤皮带落煤管6和送煤皮带9,如图1、图3和图4,若上部顶盖4为楼层板,则支撑架16为楼层支撑墙壁或支撑柱;如图2和图5,若上部顶盖4为密封顶盖,则支撑架16为支撑框架,上部顶盖4、支撑架16和安装平台8三者形成整体结构。安装平台8上安装有轨道2,轨道2上安装有可移动车体3,可移动车体3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装置,用于给可移动车体3提供动力支持,可移动车体3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在轨道2上进行来回移动。煤场皮带5安装在可移动车体3的上方,煤场皮带5为煤场至多工位伸缩头I的传输皮带。可移动车体3的端部水平安装有多工位伸缩头I,煤场皮带5的端部位于多工位伸缩头I内,煤场皮带5从煤场取煤后传至多工位伸缩头1,再通过多工位伸缩头I向主厂房的下层上煤皮带10传输。上部顶盖4的上方安装有送煤皮带落煤管6,送煤皮带落煤管6位于送煤皮带9的端部,从卸煤装置的送煤皮带9传送的燃煤落入送煤皮带落煤管6,从而进入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安装平台8的下方安装有下煤皮带落煤管7,下煤皮带落煤管7位于主厂房的下层上煤皮带10的上方,送煤皮带落煤管6和下煤皮带落煤管7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折返式煤场出口转运站的直穿型多工位伸缩头装置,包括安装平台(8)和上部顶盖(4),上部顶盖(4)通过支撑架(16)安装在安装平台(8)的上方,安装平台(8)上安装有轨道(2),轨道(2)上安装有可移动车体(3),煤场皮带(5)安装在可移动车体(3)的上方,可移动车体(3)的端部水平安装有多工位伸缩头(1),煤场皮带(5)的端部位于多工位伸缩头(1)内,上部顶盖(4)的上方安装有送煤皮带落煤管(6),安装平台(8)的下方安装有下煤皮带落煤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煤皮带落煤管(6)与下煤皮带落煤管(7)垂直对应,所述的多工位伸缩头(1)包括漏斗(11)和漏斗护罩(12),漏斗护罩(12)纵向安装在漏斗(11)的上方,所述的煤场皮带(5)的端部位于位于漏斗护罩(12)内,漏斗护罩(12)的上方设有开孔(13),开孔(13)与漏斗(11)垂直对应,当多工位伸缩头(1)运动至送煤皮带落煤管(6)下方时,送煤皮带落煤管(6)、开孔(13)和下煤皮带落煤管(7)三者垂直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晨雨李振宇吴兆柱张靓钟慧慧贺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