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814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所述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及出油单向阀位于所述储油盒内,所述脚踏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隔板右侧,所述气压本体内部通过顶针复位弹簧连接有进气控制顶针,所述进气控制顶针位于隔板右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底部,所述气压本体与油压本体通过气缸连接,气活塞通过气活塞密封块与挤压活塞杆固连,所述油压本体上内设高压油通孔,所述挤压活塞杆自由端位于所述高压油通孔中,所述高压油通孔中间安装有出油单向阀和吸油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将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两者功能合一,避免了现有液压缸动力源液压泵与液压油储油盒连接等繁琐工序,且有效利用了空间,可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泵
,尤其涉及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
技术介绍
液压泵是连接液压油储油盒和液压缸的中间必要动力系统,液压泵将液压油储油盒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泵加压注入液压缸中,从而实现液压缸的扬程过程。但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是两个独立系统,每次使用需同时携带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才能为液压缸提供动力,但同时携带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极其不方便,且容易丢失,使用过程中需用油管连接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操作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因此,使用空间小的话会极大的限制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携带方便,可替代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两个系统的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主要包括脚踏板、进气控制顶针、储油盒、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吸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出油口,所述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及出油单向阀位于所述储油盒内,所述储油盒顶部通过螺栓固定隔板进行密封,所述脚踏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隔板右侧,所述气压本体内部通过顶针复位弹簧连接有进气控制顶针,所述进气控制顶针位于隔板右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底部,所述气压本体与油压本体通过气缸连接,所述气压本体通过切向阀柱连接有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气压本体在顶针复位弹簧处设有高压气通孔,所述高压气通孔连接至所述气活塞后侧,所述气活塞与气压本体之间设有具有密封功能的O型环,所述气活塞通过气活塞密封块与挤压活塞杆固连,所述挤压活塞杆外设有活塞杆复位弹簧,所述油压本体上内设高压油通孔,所述高压油通孔连接气缸内部与出油口,所述挤压活塞杆自由端位于所述高压油通孔中,所述高压油通孔中间安装有出油单向阀和吸油单向阀。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出油单向阀主要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出油控制弹簧和出油控制滚珠,所述上阀体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高压油通孔中,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中间位置设有单向阀通孔,所述上阀体的挤压固定使得出油控制弹簧和出油控制滚珠固定在单向阀通孔中。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油压本体侧面设有泄压通孔,所述泄压通孔内置有泄压滚珠和泄压弹簧,所述泄压通孔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将液压泵和液压油储油盒两者功能合一,避免了现有液压缸动力源液压泵与液压油储油盒连接等繁琐工序,且有效利用了空间,可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油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油孔,2、脚踏板,3、隔板,4、进气控制顶针,5、顶针复位弹簧,6、高压气通孔,7、气压本体,8、储油盒,9、O型环,10、气活塞,11、切向阀柱,12、气活塞密封块,13、活塞杆复位弹簧,14、气缸,15、挤压活塞杆,16、高压油通孔,17、吸油单向阀,18、油压本体,19、出油单向阀,20、注油螺栓,21、调节螺栓,22、泄压弹簧,23、泄压滚珠,24、泄压通孔,25、上阀体,26、出油控制弹簧,27、出油控制滚珠,28、下阀体,35、平衡单向阀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主要包括脚踏板2、进气控制顶针4、储油盒8、气压本体7、气活塞10、挤压活塞杆15、油压本体18、吸油单向阀17、出油单向阀19和出油口,所述气压本体7、气活塞10、挤压活塞杆15、油压本体18及出油单向阀19位于所述储油盒8内,所述储油盒8顶部通过螺栓固定隔板3进行密封,所述脚踏板2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隔板3右侧,所述气压本体7内部通过顶针复位弹簧5连接有进气控制顶针4,所述进气控制顶针4位于隔板3右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2底部,所述气压本体7与油压本体18通过气缸14连接,所述气压本体7通过切向阀柱11连接有气活塞10,所述气活塞10位于所述气缸14内部,所述气压本体7在顶针复位弹簧5处设有高压气通孔6,所述高压气通孔6连接至所述气活塞10后侧,所述气活塞10与气压本体7之间设有具有密封功能的O型环9,所述气活塞10通过气活塞密封块12与挤压活塞杆15固连,所述挤压活塞杆15外设有活塞杆复位弹簧13,所述油压本体18上内设高压油通孔16,所述高压油通孔16连接气缸14内部与出油口,所述挤压活塞杆15自由端位于所述高压油通孔16中,所述高压油通孔16中间安装有出油单向阀19和吸油单向阀17,所述储油盒8右侧开有平衡单向阀通孔35,所述平衡单向阀通孔35中安装只能进气的单向阀。如图3所示,所述出油单向阀19主要包括上阀体25、下阀体28、出油控制弹簧26和出油控制滚珠27,所述上阀体25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高压油通孔16中,所述上阀体25和下阀体28中间位置设有单向阀通孔,所述上阀体25的挤压固定使得出油控制弹簧26和出油控制滚珠27固定在单向阀通孔中。如图2所示,所述油压本体18侧面设有泄压通孔24,所述泄压通孔24内置有泄压滚珠23和泄压弹簧22,所述泄压通孔24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栓21。供液过程:储油盒8左侧设有出油孔1,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中的出油孔I通过油管与液压缸连接,当不完全踩下脚踏板2,脚踏板2挤压进气控制顶针4时,进气控制顶针4压缩顶针复位弹簧5并压缩高压进气孔内空气,是高压进气孔联通位置压强增大,挤压气活塞10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挤压活塞杆15移动,挤压活塞杆15挤压油压本体18中高压油通孔16中的油液,油液在高压作用下打开出油单向阀19并向出油孔I移动,并通过油管进入液压缸,促使液压缸扬程抬起;松开脚踏板2后,进气控制顶针4在顶针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高压气通孔6中形成的负压通过平衡单向阀通孔35进行补充,气活塞10在活塞杆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带动挤压活塞杆15恢复,高压油通孔16中形成负压,从而使吸油单向阀17打开,直至高压油通孔16中的压强与储油盒8中的油液压强平衡,完成一次液压缸的供液过程,反复重复上述动作,可连续为液压缸供液。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主要包括脚踏板、进气控制顶针、储油盒、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吸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及出油单向阀位于所述储油盒内,所述储油盒顶部通过螺栓固定隔板进行密封,所述脚踏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隔板右侧,所述气压本体内部通过顶针复位弹簧连接有进气控制顶针,所述进气控制顶针位于隔板右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底部,所述气压本体与油压本体通过气缸连接,所述气压本体通过切向阀柱连接有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气压本体在顶针复位弹簧处设有高压气通孔,所述高压气通孔连接至所述气活塞后侧,所述气活塞与气压本体之间设有具有密封功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供液气动液压泵,主要包括脚踏板、进气控制顶针、储油盒、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吸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本体、气活塞、挤压活塞杆、油压本体及出油单向阀位于所述储油盒内,所述储油盒顶部通过螺栓固定隔板进行密封,所述脚踏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隔板右侧,所述气压本体内部通过顶针复位弹簧连接有进气控制顶针,所述进气控制顶针位于隔板右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底部,所述气压本体与油压本体通过气缸连接,所述气压本体通过切向阀柱连接有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气压本体在顶针复位弹簧处设有高压气通孔,所述高压气通孔连接至所述气活塞后侧,所述气活塞与气压本体之间设有具有密封功能的O型环,所述气活塞通过气活塞密封块与挤压活塞杆固连,所述挤压活塞杆外设有活塞杆复位弹簧,所述油压本体上内设高压油通孔,所述高压油通孔连接气缸内部与出油口,所述挤压活塞杆自由端位于所述高压油通孔中,所述高压油通孔中间安装有出油单向阀和吸油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坤瑞钱昌雲
申请(专利权)人:大大科技宁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