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264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4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包括内设螺杆的料筒以及位于料筒一侧的排气装置,所述料筒上设有排气孔,排气装置与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座、排气筒以及风叶,电机座内设有内腔,电机固定于电机座上,电机的驱动端伸入到内腔内,风叶设于内腔内并与电机的驱动端固接以受电机驱动转动,排气筒的一端固定到电机座上并与电机座的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方式来实现排气,其结构紧凑,控制简单,制作成本小;风叶与料筒的排气孔之间通过排气孔间隔,熔体即使部分冒出也不会对风叶的工作产生影响,确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气效果。料筒的排气孔连接,电机座的内腔上设有出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料筒。
技术介绍
螺杆式注塑机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注塑机产品。螺杆式注塑机在工作时,一般是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到料筒内,通过料筒内螺杆的旋转和料筒的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通过螺杆的旋转驱使塑料向前推移,使得塑料以很高的压力和速度从喷嘴射出,注入到闭合模具内,经过保压、冷却后固化为所需的成型塑料制品。料筒通过螺杆旋转对原料进行处理时,会经过一个加压、减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熔融后的塑料原料中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会气化,为了避免气化后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跟随塑料原料射出注入到产品内,这些气化后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会通过排气孔排出。目前注塑机料筒上一般是在排气孔外侧设置真空泵,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排气效果好的注塑机排气式螺杆料筒。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包括内设螺杆的料筒以及位于料筒一侧的排气装置,所述料筒上设有排气孔,排气装置与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座、排气筒以及风叶,电机座内设有内腔,电机固定于电机座上,电机的驱动端伸入到内腔内,风叶设于内腔内并与电机的驱动端固接以受电机驱动转动,排气筒的一端固定到电机座上并与电机座的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料筒的排气孔连接,电机座的内腔上设有出气孔。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筒用于与电机座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头,排气筒通过所述螺纹头锁紧到电机座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筒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座,排气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到料筒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腔为圆柱状,其中心轴与排气筒的中心轴对准重合,所述风叶为与内腔形状匹配的敞口空心式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侧面上分布有叶片,圆柱体敞口的一端与排气筒连接,出气孔设置于内腔贴近圆柱体的侧面的位置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方式来实现排气,其结构紧凑,控制简单,制作成本小;风叶与料筒的排气孔之间通过排气孔间隔,熔体即使部分冒出也不会对风叶的工作产生影响,确保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气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排气装置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00-料筒,200-排气装置,300-加料装置,1-电机,2_电机座,3_排气筒,4-风叶,5-出气孔,6-螺纹头,7-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本技术的螺杆料筒主要由料筒100和排气装置200组成,图中还示出了加料装置300等组成结构。料筒工作时,原料通过加料装置300进入到料筒100内,料筒100内设有螺杆,在螺杆的转动压缩作用下,原料会变成熔融状的熔体。熔体跟随螺杆前进时会从压缩段进入到释放段处,此时熔体内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会释放出来。排气装置200即设置在此处位置处,用于将上述释放出来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抽出。具体地,料筒100会在此处设有排气孔,排气装置200与排气孔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排气装置200包括电机1、电机座2、排气筒3以及风叶4。电机座2内设有内腔,排气筒3的一端固定到电机座2上并与电机座2的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料筒100的排气孔连接。电机I固定于电机座2上,电机I的驱动端伸入到内腔内,风叶4设于内腔内并与电机I的驱动端固接以受电机I驱动转动。电机座2的内腔上设有出气孔5。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座2的内腔为圆柱状,其中心轴与排气筒3的中心轴对准重合。风叶4为与内腔形状匹配的敞口空心式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侧面上分布有叶片,圆柱体敞口的一端与排气筒连接,出气孔5设置于内腔贴近圆柱体的侧面的位置处。这种敞口空心圆柱体结构的风叶4基本不会对气体的流动产生障碍,能够达到最优的排气效果。装配完成后,料筒100的排气孔与排气装置200的出气孔5之间会通过排气筒3和电机座2的内腔形成通气回路。工作时,风叶4在电机I的驱动作用下持续旋转,起到导风的作用。为了使得排气装置的装配更加方便,排气筒3优选采用螺接的方式与电机座2固定相连。具体地,排气筒3用于与电机座2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头6,排气筒3通过螺纹头6锁紧到电机座2上。使用时,排气筒3可以方便地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更换。另外,为了方便排气装置的安装,排气筒3的外侧优选设有固定座7,利用此固定座7排气装置可以方便地固定安装到料筒100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包括内设螺杆的料筒以及位于料筒一侧的排气装置,所述料筒上设有排气孔,排气装置与排气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座、排气筒以及风叶,电机座内设有内腔,电机固定于电机座上,电机的驱动端伸入到内腔内,风叶设于内腔内并与电机的驱动端固接以受电机驱动转动,排气筒的一端固定到电机座上并与电机座的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料筒的排气孔连接,电机座的内腔上设有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用于与电机座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头,排气筒通过所述螺纹头锁紧到电机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座,排气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到料筒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为圆柱状,其中心轴与排气筒的中心轴对准重合,所述风叶为与内腔形状匹配的敞口空心式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侧面上分布有叶片,圆柱体敞口的一端与排气筒连接,出气孔设置于内腔贴近圆柱体的侧面的位置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包括内设螺杆的料筒以及位于料筒一侧的排气装置,所述料筒上设有排气孔,排气装置与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座、排气筒以及风叶,电机座内设有内腔,电机固定于电机座上,电机的驱动端伸入到内腔内,风叶设于内腔内并与电机的驱动端固接以受电机驱动转动,排气筒的一端固定到电机座上并与电机座的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方式来实现排气,其结构紧凑,控制简单,制作成本小;风叶与料筒的排气孔之间通过排气孔间隔,熔体即使部分冒出也不会对风叶的工作产生影响,确保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气效果。料筒的排气孔连接,电机座的内腔上设有出气孔。【IPC分类】B29C45-63, B29C45-62【公开号】CN204505737【申请号】CN201520108166【专利技术人】何宏雷 【申请人】芜湖米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机风叶排气式料筒,包括内设螺杆的料筒以及位于料筒一侧的排气装置,所述料筒上设有排气孔,排气装置与排气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座、排气筒以及风叶,电机座内设有内腔,电机固定于电机座上,电机的驱动端伸入到内腔内,风叶设于内腔内并与电机的驱动端固接以受电机驱动转动,排气筒的一端固定到电机座上并与电机座的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料筒的排气孔连接,电机座的内腔上设有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宏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米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