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多多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724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23:44
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包括一底部开放设置的圆筒,在圆筒的上部内侧自上向下依次固接有一蓄电池、控制器和电液推杆,在电液推杆的推头上固接有一夹持器,在圆筒的下部一侧设有一与圆筒内部相贯通的圆形支管,在圆形支管内设有一过滤层,在过滤层外侧的圆形直管内设有一抽风机,在圆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接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风机、电液推杆和控制器经导线通过一设在圆筒顶部外侧的开关与蓄电池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既能快速有效的过滤有害烟雾,又能自动的调节艾条与患者肌肤的距离,避免烫伤的同时提高了灸疗效果,而且灸疗完后能使艾条自己熄灭,便于艾条的二次回收使用,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艾灸器
技术介绍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熏熨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直接刺激神经,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增强病人免疫力的目的。传统的艾灸方式是医护人员将灸条点燃,将其靠近病人的应灸部位进行治疗。但是这种艾灸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燃烧的灸条会产生大量有害烟雾,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影响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健康。2、艾灸时需医护人员手持艾条距离患者肌肤合适的距离进行治疗,距离太近容易灼伤患者,距离太远热量无法有效传递到患者肌肤,影响治疗的效果,医务人员既要兼顾患者的耐受力又要保证治疗效果,需要医务人员长时间手持艾条不断调整艾条与患者的距离,操作难度高,工作强度大,精神易疲劳。3、艾灸结束后,需要将剩余的艾条熄灭,一般采用摁灭或者用水浸灭,采用摁灭的方式散落的烟灰不但容易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将艾条折断,而采用水浸的方式容易使艾条受潮变质,不利于艾条的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它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环保卫生,既能快速有效的过滤有害烟雾,保护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又能自动的调节艾条与患者肌肤的距离,避免烫伤的同时提高了灸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灸疗完后能使艾条自己熄灭,便于艾条的二次回收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包括一底部开放设置的圆筒,在圆筒的上部内侧自上向下依次固接有一蓄电池、控制器和一推头竖直向下设置的电液推杆,在电液推杆的推头上固接有一夹持器,夹持器可设置为由若干弧形弹片组成的弹性卡筒,在圆筒的下部一侧设有一与圆筒内部相贯通的圆形支管,在圆形支管内靠近圆筒的一端设有一过滤层,在过滤层外侧的圆形直管内设有一抽风机,在圆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接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风机、电液推杆和控制器经导线通过一设在圆筒顶部外侧的开关与蓄电池串联,一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圈的第一闷盖与圆筒的下端螺纹相连,一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圈的第二闷盖与圆形支管远离圆筒的一端螺纹相连。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环保卫生,既能快速有效的过滤有害烟雾,保护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又能自动的调节艾条与患者肌肤的距离,避免烫伤的同时提高了灸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灸疗完后能使艾条自己媳灭,便于艾条的二次回收使用,适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2、蓄电池,3、控制器,4、电液推杆,5、夹持器,6、圆形支管,7、过滤层,8、抽风机,9、温度传感器,10、开关,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第一闷盖,14、第二闷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包括一底部开放设置的圆筒1,在圆筒I的上部内侧自上向下依次固接有一蓄电池2、控制器3和一推头竖直向下设置的电液推杆4,在电液推杆4的推头上固接有一夹持器5,夹持器5可设置为由若干弧形弹片组成的弹性卡筒,在圆筒I的下部一侧设有一与圆筒I内部相贯通的圆形支管6,在圆形支管6内靠近圆筒I的一端设有一过滤层7,在过滤层7外侧的圆形直管内设有一抽风机8,在圆筒I的下端内侧表面固接有一与控制器3相连的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抽风机8、电液推杆4和控制器3经导线通过一设在圆筒I顶部外侧的开关10与蓄电池2串联,一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圈11的第一闷盖13与圆筒I的下端螺纹相连,一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圈12的第二闷盖14与圆形支管6远离圆筒I的一端螺纹相连。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闷盖13和第二闷盖14分别打开,然后将头部点燃的艾条尾端夹持在夹持器5中,此时打开开关10,抽风机8启动,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通过过滤层7过滤后经抽风机8沿圆形支管6排出。同时温度传感器9收集圆筒I底部的温度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温度值传送到控制器3中,与控制器3内预先设定好的适宜艾灸的温度值相比较,当收集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器3控制电液推杆4的推头向上收缩带动艾条向上远离圆筒I下端,以降低艾灸的温度,避免将患者烫伤,当收集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器3控制电液推杆4的推头向下伸出带动艾条向下靠近圆筒I下端,以提高艾灸的温度,保证艾灸的疗效,此时医护人员可手持圆筒1,将圆筒I底端放置在患者需要艾灸的部位进行治疗。当治疗结束后,关闭开关10,然后将第一闷盖13螺纹旋紧在圆筒I下端,将第二闷盖14螺纹旋紧在圆形支管6远离圆筒I的一端,此时圆筒I内将形成一密闭空间,燃烧的艾条将因为缺乏氧气而自然熄灭,无需将艾条取出熄灭,再次使用时只需点燃艾条即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环保卫生,既能快速有效的过滤有害烟雾,保护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又能自动的调节艾条与患者肌肤的距离,避免烫伤的同时提高了灸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灸疗完后能使艾条自己熄灭,便于艾条的二次回收使用,适于广泛推广使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主权项】1.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部开放设置的圆筒,在圆筒的上部内侧自上向下依次固接有一蓄电池、控制器和一推头竖直向下设置的电液推杆,在电液推杆的推头上固接有一夹持器,在圆筒的下部一侧设有一与圆筒内部相贯通的圆形支管,在圆形支管内靠近圆筒的一端设有一过滤层,在过滤层外侧的圆形直管内设有一抽风机,在圆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接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风机、电液推杆和控制器经导线通过一设在圆筒顶部外侧的开关与蓄电池串联,一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圈的第一闷盖与圆筒的下端螺纹相连,一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圈的第二闷盖与圆形支管远离圆筒的一端螺纹相连。【专利摘要】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包括一底部开放设置的圆筒,在圆筒的上部内侧自上向下依次固接有一蓄电池、控制器和电液推杆,在电液推杆的推头上固接有一夹持器,在圆筒的下部一侧设有一与圆筒内部相贯通的圆形支管,在圆形支管内设有一过滤层,在过滤层外侧的圆形直管内设有一抽风机,在圆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接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风机、电液推杆和控制器经导线通过一设在圆筒顶部外侧的开关与蓄电池串联。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既能快速有效的过滤有害烟雾,又能自动的调节艾条与患者肌肤的距离,避免烫伤的同时提高了灸疗效果,而且灸疗完后能使艾条自己熄灭,便于艾条的二次回收使用,适于广泛推广使用。【IPC分类】A61H39-06【公开号】CN204501616【申请号】CN201520186707【专利技术人】何多多 【申请人】何多多, 杨莉华【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部开放设置的圆筒,在圆筒的上部内侧自上向下依次固接有一蓄电池、控制器和一推头竖直向下设置的电液推杆,在电液推杆的推头上固接有一夹持器,在圆筒的下部一侧设有一与圆筒内部相贯通的圆形支管,在圆形支管内靠近圆筒的一端设有一过滤层,在过滤层外侧的圆形直管内设有一抽风机,在圆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接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风机、电液推杆和控制器经导线通过一设在圆筒顶部外侧的开关与蓄电池串联,一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圈的第一闷盖与圆筒的下端螺纹相连,一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圈的第二闷盖与圆形支管远离圆筒的一端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多多
申请(专利权)人:何多多杨莉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