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272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N根第一控制导体设置在屏蔽套管内,N根第一控制导体在屏蔽套管内呈一圈环形均布,N根第一控制导体均与屏蔽套管相内切,且任意相邻两根第一控制导体相外切;N根第二控制导体设置在隔离套管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与屏蔽套管内的第一控制导体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第二控制导体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在N根第二控制导体外包覆软铜带绕包层;N根第三控制导体设置在软铜带绕包层外,N根第三控制导体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控制导体之间,在N根第三控制导体外依次包覆阻燃包带绕包层和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控制电缆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在电缆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传输电缆行业已成为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伴随着传输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但仍存在各种缺点。现有的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只是简单将多种屏蔽导体、非屏蔽导体组合,使得电缆的直径达,生产成本高,而且屏蔽导体、非屏蔽导体容易发生干扰,导致传输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结构紧凑,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控制电缆的传输性能。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包括N根第一控制导体、N根第二控制导体和N根第三控制导体,N多3,N根第一控制导体设置在屏蔽套管内,N根第一控制导体在屏蔽套管内呈一圈环形均布,N根第一控制导体均与屏蔽套管相内切,且任意相邻两根第一控制导体相外切;N根第二控制导体设置在隔离套管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与屏蔽套管内的第一控制导体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第二控制导体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在N根第二控制导体外包覆软铜带绕包层#根第三控制导体设置在软铜带绕包层夕卜,N根第三控制导体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控制导体之间,N根第三控制导体沿垂直于屏蔽套管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之间的软铜带绕包层截面呈V形,在N根第三控制导体外依次包覆阻燃包带绕包层和外护套层。优选地,从控制电缆截面看,外护套层内设有沿控制电缆周向均布的长形通孔,长形通孔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之间。优选地,第一控制导体包括第一控制线芯以及包覆在第一控制线芯外的第一绕包层和第一绝缘层构成,第二控制导体包括第二控制线芯以及包覆在第二控制线芯外的第二绕包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三控制导体包括第三控制线芯以及包覆在第三控制线芯外的第三绕包层、屏蔽层和第三绝缘层构成。优选地,第二控制导体、第一控制导体、第三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优选地,第三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为第二控制导体横截面积的1.5-2倍。优选地,N根第三控制导体沿垂直于屏蔽套管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并使其与屏蔽套管相抵。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采用屏蔽套管包覆不具有屏蔽特性的第一控制导体,采用软铜带绕包层绕包不具有屏蔽特性的第二控制导体,第三控制导体设置在软铜带绕包层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与屏蔽套管内的第一控制导体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第二控制导体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第三控制导体沿垂直于屏蔽套管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之间的软铜带绕包层截面呈V形,减小了控制电缆的直径,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外护套层内设有沿控制电缆周向均布的长形通孔,长形通孔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之间,长形通孔不仅为控制电缆受力提工形变空间,而且减少了外护套层材料的使用,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方便第三控制导体的散热,第三控制导体的热量可向长形通孔传递,长形通孔加大了热量的传递,防止热量累积导致控制电缆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包括五根第一控制导体1、五根第二控制导体2和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第二控制导体2、第一控制导体1、第三控制导体3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且第三控制导体3的横截面积为第二控制导体2横截面积的1.5-2倍。第一控制导体I包括第一控制线芯以及包覆在第一控制线芯外的第一绕包层和第一绝缘层构成,第二控制导体2包括第二控制线芯以及包覆在第二控制线芯外的第二绕包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三控制导体3包括第三控制线芯以及包覆在第三控制线芯外的第三绕包层、屏蔽层和第三绝缘层构成。本技术中第一控制导体1、第二控制导体2不具有屏蔽特性,第三控制导体3具有屏蔽特性。五根第一控制导体I设置在屏蔽套管4内,五根第一控制导体I在屏蔽套管4内呈一圈环形均布,五根第一控制导体I均与屏蔽套管相内切,且任意相邻两根第一控制导体I相外切;五根第二控制导体2设置在隔离套管4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2与屏蔽套管4内的第一控制导体I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1、第二控制导体2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在五根第二控制导体2外包覆软铜带绕包层5 ;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软铜带绕包层5外,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控制导体2之间,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沿垂直于屏蔽套管4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5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3之间的软铜带绕包层5截面呈V形,在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外依次包覆阻燃包带绕包层6和外护套层7。本技术中,屏蔽套管4、软铜带绕包层5均具有屏蔽特性,五根第一控制导体I设置在屏蔽套管4内,使得第一控制导体I的电力传输不受外界干扰,五根第二控制导体2设置在屏蔽套管4和软铜带绕包层5之间,使得第二控制导体2的电力传输不受外界干扰。从控制电缆截面看,第二控制导体2设置在屏蔽套管4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2与第一控制导体I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1、第二控制导体2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控制导体2之间,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沿垂直于屏蔽套管4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5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3之间的软铜带绕包层5截面呈V形,减小了控制电缆的直径,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从控制电缆截面看,外护套层7内设有沿控制电缆周向均布的长形通孔71,长形通孔71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3之间,长形通孔71不仅为控制电缆受力提工形变空间,而且减少了外护套层7材料的使用,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方便第三控制导体3的散热,第三控制导体3的热量可向长形通孔71传递,长形通孔71加大了热量的传递,防止热量累积导致控制电缆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O在具体实施例中,五根第三控制导体3沿垂直于屏蔽套管4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5并使其与屏蔽套管4相抵,使五根第二控制导体2都具有屏蔽特性,而且更进一步缩小了控制电缆的直径,节省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第一控制导体(I)、N根第二控制导体(2)和N根第三控制导体(3),N多3,N根第一控制导体(I)设置在屏蔽套管(4)内,N根第一控制导体⑴在屏蔽套管⑷内呈一圈环形均布,N根第一控制导体⑴均与屏蔽套管相内切,且任意相邻两根第一控制导体(I)相外切#根第二控制导体(2)设置在隔离套管(4)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2)与屏蔽套管(4)内的第一控制导体(I)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I)、第二控制导体(2)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在N根第二控制导体⑵外包覆软铜带绕包层(5) #根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软铜带绕包层(5)外,N根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媒体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第一控制导体(1)、N根第二控制导体(2)和N根第三控制导体(3),N≥3,N根第一控制导体(1)设置在屏蔽套管(4)内,N根第一控制导体(1)在屏蔽套管(4)内呈一圈环形均布,N根第一控制导体(1)均与屏蔽套管相内切,且任意相邻两根第一控制导体(1)相外切;N根第二控制导体(2)设置在隔离套管(4)外,各个第二控制导体(2)与屏蔽套管(4)内的第一控制导体(1)对应设置且第一控制导体(1)、第二控制导体(2)均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方向上,在N根第二控制导体(2)外包覆软铜带绕包层(5);N根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软铜带绕包层(5)外,N根第三控制导体(3)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控制导体(2)之间,N根第三控制导体(3)沿垂直于屏蔽套管(4)方向挤压软铜带绕包层(5)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三控制导体(3)之间的软铜带绕包层(5)截面呈V形,在N根第三控制导体(3)外依次包覆阻燃包带绕包层(6)和外护套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冬何玮王翠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