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用于生产淀粉基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淀粉醚化,化胶,消泡、除杂,蘸胶成型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羟丙基淀粉胶囊不仅具有表明光滑、透明度高、崩解时限短等优点,还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羟丙基淀粉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淀粉基胶囊的制备方法,更具体的是将淀粉醚化,化胶,消泡、除杂,蘸胶成型生产淀粉胶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胶囊剂在医药、保健品及功能食品行业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传统胶囊多利用由动物的皮、骨胶原水解制得的明胶作为胶囊壳材料,不可避免的会有动物蛋白残留,易与带醛基类的内容药物发生交联作用,从而导致药物变质等不良结果。此外,动物来源的明胶,对于素食主义者以及宗教信仰人士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明胶制胶囊的应用和推广,寻找植物性胶囊代替明胶胶囊已经是当务之急。淀粉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可再生植物资源,具有性质稳定、可生物降解的良好性能,利用淀粉制作胶囊,既不会存在免疫原性,也无需担心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同时具有成本低廉、无交联反应和广泛适应性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经改性的淀粉能够获得更好的凝胶能力和机械强度,使其接近明胶的性质。专利CN1297601C公开了一种由淀粉醚以及凝固体系组成的成膜组合物,其中所述淀粉醚是羟丙基化淀粉或羟乙基化淀粉,其中凝固体系由水解胶体或水解胶体的混合物和阳离子组成,其中所述水解胶体选自多糖。羟丙基淀粉醚的含量为88-98%,水的含量为2-12%,多糖0.01-10%,阳离子为0.001-5%。专利CN1483393A公布了一种淀粉空心胶囊及其生产工艺,主要特征是该胶囊由植物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增塑剂、水等组分所组成,其配比为分别为25%-4.9%、0.1%-30%、5%-20%。制胶液时是将淀粉或淀粉衍生物、水按配比后混和并加热至60℃以上,均匀搅拌,然后再按配比加入增塑剂,混合均匀,保温静置,除去气泡后倒入保温料槽再经沾液、烘干后制成胶囊。专利CN103937037A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空心胶囊的变性淀粉胶及其淀粉基质空心胶囊,其特征是:变性淀粉胶是由羟丙基淀粉或酸处理的羟丙基淀粉和胶凝剂混合后制备得到。所述羟丙基淀粉或酸处理的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DS在0.1~0.93范围,糊化温度在25~60℃范围。将该变性淀粉胶在水中加热糊化胶化后,可制备得到淀粉基质空心胶囊。由以上专利可知,通常淀粉胶囊常规制备方法是,先用传统的方法制备改性淀粉,再加入其它增塑剂等,溶胶后消泡,最后蘸胶制坯成型。由于改性淀粉在使用传统工艺进行醚化处理时通常使用碱性物质,易产生副产物,同时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储藏过程容易吸水,产生微生物,使得胶囊性质较差。静置消泡,花费时间长,且效果差,而减压消泡或者离心消泡,虽效果较好,但操作较繁琐,给工艺带来了一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用羟丙基淀粉胶囊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制备植物胶囊技术存在的各种缺陷,来改进胶囊的性能,同时提高胶囊的品质,同时简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淀粉醚化、化胶、消泡、除杂、蘸胶成型等。其特征在于,使用异丙醇为分散剂,四甲基氢氧化铵作为催化剂,加入环氧丙烷制备羟丙基淀粉,溶胶后加入乙醇不仅可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副产物,最后加乙醇静置消泡,该方法消泡效果良好,利用该胶液制得的胶囊不仅具有表面光滑、透明度高、崩解时限短等优点,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进一步,上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淀粉醚化:将环氧丙烷和催化剂共混于分散介质后,加入食品级淀粉,环氧丙烷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1.5~3)ml:1.0g,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2)淀粉浆胶液制备:往溶胶罐中加入水,升温至30~40℃,加入步骤(1)制得的淀粉胶液,升温至50~60℃,加入增强剂,搅拌得到淀粉浆胶液;(3)消泡、除杂:将淀粉浆胶液加2~4倍体积的乙醇洗涤3~5次,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副产物,最后加乙醇静置一段时间,至胶液脱泡完全后倒掉;(4)胶囊制备:将上述步骤(3)中的消泡后的淀粉浆胶液用常规蘸模法制得淀粉空心胶囊;进一步,上述步骤(1),所述原料食品级淀粉的来源为木薯、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大麦淀粉等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木薯淀粉。进一步,上述步骤(2),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四甲基氢氧化铵,优选为25%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加入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1ml:15~45g。进一步,上述步骤(2),所述分散介质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优选异丙醇,加入的体积为淀粉质量的3~5倍。进一步,上述步骤(2),所述的增强剂为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上述步骤(1),所述步骤(3),消泡过程采用乙醇脱泡,消泡时间为2-8小时,优选3.5-6.5小时。进一步,权利要求2所述的淀粉胶液、增强剂、水的重量比例分别为:20-70份:10-20份:20-45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和以下优点:(1)溶胶前对原淀粉进行醚化处理,避免了羟丙基淀粉在储藏过程中吸潮,产生微生物等影响胶囊的品质,同时醚化过程使用异丙醇为分散剂,四甲基氢氧化铵作为催化剂,反应副产物少,醚化反应完全。(2)溶胶后加入乙醇,不仅可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副产物,同时加入乙醇,消泡时间短,消泡完全,利用该胶液制得的胶囊不仅具有表面光滑、透明度高、崩解时限短等优点,还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淀粉醚化:将环氧丙烷和催化剂共混于分散介质后,加入食品级淀粉,环氧丙烷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1.5ml:1.0g,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2)淀粉浆胶液制备:往溶胶罐中加入水,升温至30℃,加入步骤(1)制得的淀粉胶液,升温至50℃,加入增强剂,搅拌得到淀粉浆胶液;(3)消泡、除杂:将淀粉浆胶液加2倍体积的乙醇洗涤3次,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副产物,最后加乙醇静置一段时间,至胶液脱泡完全后倒掉;(4)胶囊制备:将上述步骤(3)中的消泡后的淀粉浆胶液用常规蘸模法制得淀粉空心胶囊;实施例2(1)淀粉醚化:将环氧丙烷和催化剂共混于分散介质后,加入食品级淀粉,环氧丙烷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2ml:1.0g,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2)淀粉浆胶液制备:往溶胶罐中加入水,升温至35℃,加入步骤(1)制得的淀粉胶液,升温至55℃,加入增强剂,搅拌得到淀粉浆胶液;(3)消泡、除杂:将淀粉浆胶液加3倍体积的乙醇洗涤4次,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副产物,最后加乙醇静置一段时间,至胶液脱泡完全后倒掉;(4)胶囊制备:将上述步骤(3)中的消泡后的淀粉浆胶液用常规蘸模法制得淀粉空心胶囊;实施例3(1)淀粉醚化:将环氧丙烷和催化剂共混于分散介质后,加入食品级淀粉,环氧丙烷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2.5ml:1.0g,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2)淀粉浆胶液制备:往溶胶罐中加入水,升温至40℃,加入步骤(1)制得的淀粉胶液,升温至50℃,加入增强剂,搅拌得到淀粉浆胶液;(3)消泡、除杂:将淀粉浆胶液加3倍体积的乙醇洗涤5次,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副产物,最后加乙醇静置一段时间,至胶液脱泡完全后倒掉;(4)胶囊制备:将上述步骤(3)中的消泡后的淀粉浆胶液用常规蘸模法制得淀粉空心胶囊;实施例4(1)淀粉醚化:将环氧丙烷和催化剂共混于分散介质后,加入食品级淀粉,环氧丙烷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3ml: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用羟丙基淀粉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淀粉醚化、溶胶、消泡、除杂、蘸胶成型,其特征在于,溶胶后加入乙醇洗涤除杂,并静置消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羟丙基淀粉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淀粉醚化、溶胶、消泡、除杂、蘸胶成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淀粉醚化:将环氧丙烷和催化剂共混于分散介质后,加入食品级淀粉,环氧丙烷的体积与淀粉质量之比为(1.5~3)ml:1.0g,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2)淀粉浆胶液制备:往溶胶罐中加入水,升温至30~40℃,加入步骤(1)制得的淀粉胶液,升温至50~60℃,加入增强剂,搅拌得到淀粉浆胶液;(3)消泡、除杂:将淀粉浆胶液加2~4倍体积的乙醇洗涤3~5次,以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副产物,最后加乙醇静置一段时间,至胶液脱泡完全后倒掉;(4)胶囊制备:将上述步骤(3)中的消泡后的淀粉浆胶液用常规蘸模法制得淀粉空心胶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放文,王向峰,章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