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洁范专利>正文

橡胶海绵弹力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01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它由外表面织绒、内体垫及托板和支撑架组成;所述的内体垫的外表面喷粘着一层化纤织绒、体垫底部外周边环鞍座托板外上周边粘在托板上,然后再将胶圈沿周边粘牢;在托板的下部焊置一三角形的支撑架,中间穿有一联杆孔,达到美观、防水、防压功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现有的自行车鞍座是在金属框架上装有两个压力弹簧,然后在座面下由拉簧挂在框架上,最后将皮革包在拉簧上作为鞍座面。这种鞍座的部件多,加工、装配工艺复杂。因此成本较高、部件也易损坏。特别是一些儿童用的小车,用这种鞍座就更显得浪费。另外,也有人搞完全充气式的自行车鞍座,一旦漏气就不能使用了,粘补起来也很困难,耐用性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合成氯丁胶发泡剂压注成型制作的体垫的鞍座,然后在体垫表面上织绒、达到美观防水、防压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由外表面织绒、内体垫及托板和支撑架组成;所述的内体垫的外表面喷粘着一层化纤织绒、体垫底部外周边环鞍座托板外上周边粘在托板上,然后再将胶圈沿周边粘牢;在托板的下部焊置一三角形的支撑架,中间穿有一联杆孔;其合成氯丁胶发泡剂体垫呈倒凹形状;底托板与体垫倒凹腔的相通处,开一排气孔。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制造工艺简单、一次成型、价格低廉。2.具有防水、防蚀、耐磨功能、无易损件。3.骑座柔软、舒适、不变形。 附图说明如下 本技术的附图为整体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由外表织绒1、体垫2及托板3和支撑架5组成。体垫2的内底部环鞍座托板外周边粘在托板3上,然后再将托板下部焊置在支撑架5上,中间备有联杆孔6。体垫2是由橡胶、合成氯丁胶发泡剂压注而成,其橡胶合成氯丁胶发泡剂呈倒凹形状,在托板3与内芯的倒凹腔的相通处,设有φ5mm的自然充气、排气孔4。鞍座托板3可由1.2—1.5mm的A3铁板投入冲压机压制成型,然后在其上钻一小孔φ5mm用以自然充气,而随身体压力变化作为鞍座内腔的进、排气孔;其托板3需做除锈及喷烤漆或镀锌处理。鞍座体垫2是由200g的合成氯丁胶发泡剂原料投入到加热100℃的压力模具中,加压30分钟后降温取出制作的。该体垫2凹形空腔的大小及布局决定了鞍座的撑出效果;设计不当则会造成鞍座太软或僵硬使人感到无弹性、不柔软。鞍座体垫2表面可化纤织绒,成为织绒面1,最后将体垫2底部外周边、环鞍座托板3外周粘固,然后将胶圈沿周边粘牢。以上粘接可由模具压粘成形。托板3与支撑架5用点焊机点焊一体,中间备有一联杆孔6。权利要求1.橡胶海绵弹力鞍座,由外表面织绒1、内体垫2及托板3和支撑架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体垫2的外表面喷粘着一层化纤织绒1、体垫底部外周边环鞍座托板3外上周边粘在托板3上,然后再将胶圈沿周边粘牢;在托板3的下部焊置一三角形的支撑架5,中间穿有一联杆孔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氯丁胶发泡剂体垫2呈倒凹形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底托板3与体垫2倒凹腔的相通处,开一排气孔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它由外表面织绒、内体垫及托板和支撑架组成;所述的内体垫的外表面喷粘着一层化纤织绒、体垫底部外周边环鞍座托板外上周边粘在托板上,然后再将胶圈沿周边粘牢;在托板的下部焊置一三角形的支撑架,中间穿有一联杆孔,达到美观、防水、防压功能。文档编号B62J1/00GK2220981SQ9523077公开日1996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洁范 申请人:张洁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橡胶海绵弹力鞍座,由外表面织绒1、内体垫2及托板3和支撑架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体垫2的外表面喷粘着一层化纤织绒1、体垫底部外周边环鞍座托板3外上周边粘在托板3上,然后再将胶圈沿周边粘牢;在托板3的下部焊置一三角形的支撑架5,中间穿有一联杆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范
申请(专利权)人:张洁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