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铃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61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铃(1)具有:安装在自行车车把(2)上的基体部(10);产生警告声的碗(4);设在基体部(10)上并安装碗(4)的轴部(11);在轴部(11)上的与碗(4)相同侧的前端部、以成为碗(4)的外侧的姿势所安装的镜面状体(7)。采用该结构,由于将镜面状体(7)相对基体部(10)配设在与碗(4)相同侧,故通过安装自行车用铃(1)使镜面状体(7)朝驾驶者侧向斜上方方向,从而能将镜面状体(7)用作小镜子,同时使碗(4)的凹部(4a)向下而能防止雨水等积存在碗(4)的凹部(4a)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用铃和具有该自行车用铃的自行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铃,在通常的铃的功能的基础上,还赋予小镜子(日文手镜)或后视镜的功能可加以利用,也能作为小镜子或后视镜以外的镜子加以利用。(2)
技术介绍
在安装于自行车车把上的自行车用铃上,组装了能用作后视镜或小镜子的镜面状体,该结构在日本专利实公平7-35277号公报等中被揭示。如图10A、图10B、图11所示,这种自行车用铃50被作成以下结构通过安装部51使轴部54从固定在自行车车把52上的底座状的基体部53向一方伸出,在该轴部54的前端部安装着产生警告声的金属制的碗55,并在基体部53上的与碗55相反侧的面、即基体部53的后面侧,安装了能用作后视镜或小镜子的镜面状体56。这里,图10A、图10B、图11中的57是能用大拇指等进行操作的操作杆。设置着这样的镜面状体56的自行车用铃,不仅有产生警告声的功能,并且驾驶者能利用镜面状体56对后方进行确认,而且,通过使用能看到自己的镜面状体56并配置成适当的安装姿势,也能代替小镜子来进行使用(但是,作为镜面状体56需要适合于用作后视镜或小镜子)。另外,在将镜面状体56用作后视镜的场合,如图12A所示,要使镜面状体56向斜后方向倾斜地进行使用,而且,在将镜面状体56用作小镜子的场合,如图12B所示,要使镜面状体56向斜上方向倾斜地进行使用。然而,采用具有镜面状体56的以往自行车用铃的话,由于相对基体部53将镜面状体56安装在与碗55相反侧的面上,故在将自行车用铃50安装在车把52上的状态下,碗55的凹部(碗55的内侧部分)55a向斜上方向配置,在雨水等淋在自行车用铃50上时,存在雨水从碗55的外周缘附近的间隙向碗55的凹部55a进入并积存的不良情况。这样,当雨水等积存在碗55的凹部55a中时,会使碗55的警告声变小、或使碗55生锈。(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兼作小镜子等的镜面状体、且即使淋了雨水也不会使警告声变小或使碗生锈的自行车用铃及自行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铃,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基体部;产生警告声的碗;设在基体部上并安装了碗的轴部;在轴部上的与碗相同侧的前端部、以成为碗的外侧的姿势所安装的镜面状体。这里,作为镜面状体的安装位置,最好是安装在轴部的前端部中心。采用该结构,将镜面状体相对基体部配设在与碗相同侧。因此,通过将自行车用铃安装成镜面状体朝驾驶者侧呈向斜上方向的状态,则能将镜面状体用作小镜子或后视镜,同时,使碗的凹部向下,能防止雨水等积存在碗的凹部中。由此,能防止如以往那种雨水等积存在碗的凹部而使碗的警告声变小、或使碗生锈的情况,其结果是,既能将镜面状体用作小镜子等,又能可靠地防止作为自行车用铃的功能的降低,提高可靠性。而且,通过将镜面状体安装在轴部的前端部中心,从而即使碗振动,也能将该振动向镜面状体及其安装部位传递的情况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在自行车用铃的碗鸣响的场合,镜面状体也难以振动,能将镜面状体作为小镜子或后视镜良好地使用。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铃,其特征在于,设有对使碗鸣响的锤部进行驱动的操作杆,在镜面状体上设有将碗外周部上的至少操作杆附近部位覆盖的覆盖部。采用该结构,能利用覆盖部防止对操作杆进行操作的手指与碗接触的情况,由此,能防止手指与碗接触而使警告声变小的情况。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铃,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于自行车车把上的安装部与基体部之间夹装着能调整相互的固定角度地使其连接的连接部。采用该结构,能调整成容易看到镜面状体的角度,提高方便性。而且,通过在镜面状体的一部分上设置遮光部,能防止由镜面状体反射的太阳光直接射入眼睛的情况,通过在镜面状体上设置遮光部,还能将制造成本的增加限制在最小限度。(4)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自行车用铃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该自行车用铃的俯视图。图3是该自行车用铃的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镜面构件安装在该自行车用铃的保持罩上的形态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用铃的纵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自行车用铃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自行车用铃的主要部分后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自行车用铃的纵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自行车用铃的纵剖视图。图10A、10B分别是表示将以往自行车用铃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状态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11是该以往自行车用铃的剖视图。图12A、12B分别是表示将该以往自行车用铃用作后视镜时和用作小镜子时的侧视图。(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行车用铃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该自行车用铃的俯视图,图3是该自行车用铃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行车用铃1被安装在自行车车把2上。如图1~图3所示,自行车用铃1被作成以下结构在安装于自行车车把2上的合成树脂制的铃本体3上组装了产生警告声的金属制的碗4和镜面状体7,该镜面状体7是将由镜面处理后的不锈钢材料(或者也可以是电镀处理后的合成树脂板等)构成的镜面构件5嵌入于保持罩6中构成的。并且,碗4和镜面状体7相对铃本体3在相同侧,例如在图1~图3所示的状态下,以用镜面状体7将碗4的外侧覆盖的配置姿势被安装在铃本体3的上方。铃本体3被作成使大致C字形的安装部9、构成自行车用铃1的底座部分的基体部10、从该基体部10向上方突出地延伸的轴部11一体地树脂成形的结构,所述安装部9在卷绕在自行车车把2上的状态下、通过将螺栓8拧入安装在其内部的螺母9a中而被紧固地安装在车把2上。另外,在基体部10内,还一体地形成有对操作用的操作杆12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撑的第1突出轴13以及对后述的带台阶齿轮15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撑的第2突出轴14。而且,基体部10的外周部10a,除了覆盖操作杆12的转动部分以外,还向上方延设覆盖碗4的外周部下部。操作杆12,与外嵌于所述第1突出轴13上的筒状部12a一体地形成,且其前端侧以避开轴部11的状态弯曲地延伸、并使齿部12b与前端部一体地形成,该操作杆12的齿部12b,与在带台阶齿轮15上所形成的小齿轮部15a相啮合。另外,图3中的20是对操作杆12向规定方向进行施力的弹簧。在铃本体3的轴部11的突出高度中间部分,旋转自如地外嵌着将金属环16以游嵌状态夹持的锤部17,在该锤部17的下部外周上所形成的齿部17a与在带台阶齿轮15上所形成的大齿轮部15b相啮合。并且,通过对操作杆12进行操作转动,并通过带台阶齿轮15使锤部17转动,利用转动时的离心力而向外周侧移动的金属环16与在碗4上凹入形成的抵接部4a接触,从而从碗4产生警告声。在碗4的中心顶部形成有孔部4b,在该碗4中,安装在本体3的轴部11上用的第1、第2安装用构件18、19,从上下地将碗4的孔部4b的周围部分夹持,并在相互卡合的状态下被组装。这样,将组装了碗4和第2安装用构件19的第1安装用构件18覆盖地外嵌在铃本体3的轴部11的前端部,且镜面状体7的保持罩6,在未安装镜面构件5的状态下被配设在第1安装用构件18上,通过这些保持罩6和第1安装用构件18,并通过将结合螺钉21向在轴部11的前端部所形成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铃,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把侧的基体部;产生警告声的碗;从基体部突出地设置并在前端侧安装了碗的轴部;在轴部上的与碗相同侧的前端部、以成为碗的外侧的姿势所安装的镜面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达宗弘清水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