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25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由一车铃、一基座、一枢座、一定位珠、一弹簧、一枢轴及一外盖组成,车铃下方具有束环使车铃装设于自行车把手上,上方表面形成有一结合孔,基座下方中央形成有数个扣片,后方设有一穿孔,前方嵌设有一磁铁,枢座上方两侧延伸出有二枢耳,二枢耳中央均贯设有一枢孔,于一侧枢耳上设有贯穿孔,枢座下方环绕有数个结合片,结合片末端均延伸出有扣块,使枢座利用结合片配合扣块扣合于基座的穿孔内而于基座上转动,外盖一侧缘处设有枢块,另一侧缘内方嵌设有磁铁,枢块上具有枢孔,于枢座贯穿孔的相对侧边上环设有数个定位穴槽,外盖的内方上结合有镜面;该自行车车铃其镜面可依需要而转动调整照视方向。(*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
技术介绍
自行车车铃在使用时可发出铃声,以用来警示周边行人或来车注意,并具有避免交通意外发生等的效用,而为了增加其功能性与附加价值,于是就有业者在车铃50的上方表面额外增设结合有一镜面51(如图7所示),借以提供使用者观看照视,并能用来整理仪容,然而因为该镜面51是结合于车铃50上方表面,故当使用者照视时,即会因为需要俯视观看,而有照视不易的缺失,再者,由于该镜面51是设于车铃50的上方表面,且直接裸露在外,故当自行车在骑乘时,即会因为受到不同方向光线的折射,而有妨碍视线并造成行车危险。有鉴于上述一种现有自行车车铃镜面装设的位置会造成照视使用不易及反光妨碍视线的缺失,于是有业者发展出另一种自行车车铃结构,如图8所示,是在自行车车铃60的周缘上设有一枢接部61,而枢接部61上枢组有一外盖62,使外盖62能于车铃60上开启或盖合,又外盖62内方具有一镜面63,当外盖62开启时,即能供使用者照视整理仪容,盖合后则能将镜面63遮蔽住,以避免光线的反射;然而该车铃60虽然改善上述第一种现有车铃会反光妨碍视线的缺失,但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缺陷(一)其外盖62是固定,且无法转动以改变照视方向,故当使用者的身高或乘坐姿势有所不同时,该外盖62即无法配合而做相对的调整,让镜面63于使用上容易形成照视的死角,或有照视不到的虞虑;(二)其外盖62无法转动以改变照视的方向,故当使用时,使用者亦有需侧向转动身体或改变姿势,以配合镜面63的使用,因从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现有自行车车铃结构,其照视方向固定,无法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而转动并加以调整,故当使用时容易形成照视的死角,或有照视不到的虞虑。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特点如下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其是由一车铃、一基座、一枢座、一定位珠、一弹簧、一枢轴及一外盖所组成,其中,车铃下方具有束环,让车铃可借助束环的设置,而被装设于自行车把手上,该车铃并能发出铃声,以供警示,上方表面则形成有一结合孔,使基座能相对结合上,基座下方中央形成有数个等周径环绕且末端具凸出部的扣片,后方设有一穿孔,前方则嵌设有一磁铁,枢座上方两侧间隔适当距离延伸出有二枢耳,该二枢耳中央均贯设有一枢孔,使枢轴能穿入枢孔而予以枢组,且于一侧枢耳上再设有贯穿孔,借以提供定位珠与弹簧能依序置放入,又枢座下方等周径环绕有数个结合片,这些结合片末端均延伸出有扣块,使枢座能利用结合片配合扣块扣合于基座的穿孔内,并能于基座上转动,外盖一侧缘处设有枢块,另一侧缘内方则嵌设有磁铁,且枢块上亦具有枢孔,而于枢座贯穿孔的相对侧边上则环设有数个的定位穴槽,又外盖的内方上结合有镜面,以提供照视,借助上述结构,可以得到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所具有的功效(一)本技术提供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其镜面不仅可随着外盖的开启或盖合而改变照视角度,还能随着枢座的转动而被调整成最佳的照视方向,借此,当该镜面供使用者照视整理仪容,或自行车骑乘当后视镜用时,较不虞产生照视死角或照视不到的现象发生。(二)本技术提供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其镜面照视方向可改变以配合使用,故当使用者于照视时,不需侧向转动身体或改变姿势,因此比较便利。(三)本技术提供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其车铃不仅可发出铃声警示,以用来提醒行人或来车注意,还因车铃上还设置有镜面供照视整理仪容,且镜面又能随着外盖往上开启,而做为后视镜用,因此可以让车铃兼具有多种功能,附加价值相对提升。(四)本技术提供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当外盖盖合时,可将镜面隐藏遮蔽住,以避免反光造成行车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外盖往下盖合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外盖往上开启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外盖卡合定位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枢座转动相对带动外盖与镜面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枢座转动相对带动外盖与镜面的示意图。图7是为一种现有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为另一种现有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先参照图1搭配图2及图3所示,其是由一车铃10、一基座20、一枢座30、一定位珠31、一弹簧32、一枢轴33及一外盖40所组成,其中车铃10下方具有束环11,让车铃10可借助束环11的设置,而被装设于自行车把手上,该车铃10并能发出铃声,以供警示,上方表面则形成有一结合孔12,使基座20能相对结合上;基座20下方中央形成有数个等周径环绕且末端具凸出部的扣片21,后方设有一穿孔22,前方则嵌设有一磁铁23;枢座30上方两侧间隔适当距离延伸出有二枢耳301,该二枢耳301中央均贯设有一枢孔302,使枢轴33能穿入枢组,且于一侧枢耳301上再设有贯穿孔303,借以提供定位珠31与弹簧32能依序置放入,又枢座30下方等周径环绕有数个结合片304,这些结合片304末端均延伸出有扣块305,使枢座30能利用结合片304配合扣块305扣合于基座20的穿孔22内,并能于基座20上转动; 外盖40一侧缘处设有枢块41,另一侧缘内方则嵌设有磁铁42,且枢块41上亦具有枢孔411,而于枢座30贯穿孔303的相对侧边上则环设有数个定位穴槽412,又外盖40的内方上结合有镜面43,以提供照视。其组合时,请再参看图1搭配图2所示,外盖40的枢块41穿设于二枢耳301间,再将定位珠31与弹簧32依序置放入贯穿孔303内,使定位珠31能利用弹簧32弹性的撑抵,而凸出并卡合于相对位置的定位穴槽412中,随后再利用枢轴33穿入于枢座30与外盖40的枢孔302411,以使外盖40可枢组于枢座30上,并能借助枢轴33一侧凸片的挡止,而让定位珠31与弹簧32无法再脱离出,又枢座30是以结合片304配合扣块305扣合于基座20的穿孔22内,而基座20则以扣片21配合凸出部扣合于车铃10的结合孔12,借此,即完成组合。请再参看图1搭配图2及图4所示,其使用时,可将外盖40往上掀动,使外盖40能利用枢轴33而枢转开来,定位珠31亦能因为弹簧32可被压缩,而一一越过定位穴槽412,让外盖40能顺利被掀动,待外盖40开启的适当角度后,定位珠31又会因为弹簧32弹性回复的撑抵,而卡合入相对的定位穴槽412内,以将外盖40固定,同时让镜面43不受遮蔽,而能被显现出,以供使用者照视整理仪容,并可于骑乘时当做后视镜用,以维护安全,反之,若不使用,则将外盖40往下盖合,使设于基座20与外盖40上的磁铁2342能相吸附,借此,即能将镜面43隐藏遮蔽,避免反光造成行车危险,并因为磁铁23、42可靠地相吸附,故无骑乘的震动而造成外盖40自行开启的虞虑。继续参看图5所示,其是利用扣块305的挡抵,让枢座30仅能于基座20上转动,而无法脱离出,故当使用者于照视整理仪容,或骑乘以镜面43做为后视镜用时,可利用枢座30能于基座20上转动,且相对带动外盖40与镜面43的设计,而将该镜面43调整至最适当的照视方向,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身高或乘坐姿势,且照视时使用者亦不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照饰镜的自行车车铃,其是由一车铃、一基座、一枢座、一定位珠、一弹簧、一枢轴及一外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车铃下方具有束环,车铃借助束环装设于自行车把手上;    基座后方设有一穿孔,以使枢座相对扣合上;    枢座上方两侧间隔适当距离延伸出有二枢耳,该二枢耳中央均贯设有一枢孔,枢轴穿入枢孔,于一侧枢耳上另设有贯穿孔,定位珠与弹簧能依序置放入该贯穿孔,枢座下方等周径环绕有数个结合片,这些结合片末端均延伸出有扣块,枢座利用结合片配合扣块扣合于基座的穿孔内,并能于基座上转动;    外盖一侧缘处设有枢块,枢块上设有枢孔,而于枢座贯穿孔的相对侧边上则环设有数个定位穴槽,外盖的内方上结合有镜面;    外盖的枢块穿设于二枢耳间,定位珠与弹簧依序置放入贯穿孔内,使定位珠通过弹簧弹性的撑抵而凸出并卡合于相对位置的定位穴槽中,枢轴穿入于枢座与外盖的枢孔,以使外盖枢组于枢座上,枢轴挡止定位珠与弹簧枢座通过结合片配合扣块扣合于基座的穿孔内,而基座则结合于车铃的上方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和仁
申请(专利权)人:乃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