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0286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两个冷媒池,该两个冷媒池互为冷却池和回收池使用,当一个冷媒池中容纳有24小时使用的冷却液而供给各车间需冷点使用时,另一个冷媒池进行回收高温冷却液,随着冷却池中的冷却液液位的降低,另一个回收池的液位则不断增高,到了用电低谷期时,对回收池中的冷却液用氨压缩机制冷,达到节约用电成本、以及保持全天连续冷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啤酒发酵装置
,尤其是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啤酒厂在制作啤酒的过程中需要制冷的地方有麦汁糖化制冰水、发酵过程、低温高浓脱氧水制备、酵母扩培等过程。虽然有的啤酒厂的发酵罐用氨直接制冷,但对环境有影响,且氨阀修理不便,现在新建的啤酒厂一般都改用酒精水作为冷媒,送到各车间去制冷。根据工厂生产需要,尤其是发酵罐冷却时需要进行连续降温,因此冷媒要前天使用;而白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一般为用电高峰期,此时进行制冷操作,用电成本非常高,而且一个冷媒池中的冷媒不断进行高低温的转变会使得池内冷媒温度有波动,影响各车间的冷却效果,全天开机制冷,用电成本高。另外,该冷媒池上连接有管道,通过管道输入输出冷媒以及输入输出液氨和气氨对冷媒进行循环制冷,由于管道线路较多,容易出现相互摩擦损坏,另外由于线路杂乱分布不清楚,在管道连接或安装阀门的时候容易出错,另外管道的接头与冷媒池上的接口连接处容易被拉扯出来导致泄露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佳、节约用电成本的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冷媒池,冷媒池具有可供冷却液储存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冷媒池包括第一冷媒池、第二冷媒池和连接第一冷媒池和第二冷媒池的管道,冷媒池上设有接口,第一冷媒池上的接口包括第一冷却液进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一液氨进口和第一气氨出口,第二冷媒池上的接口包括第二冷却液进口、第二冷却液出口、第二液氨进口和第二气氨出口,管道包括冷媒输出管道、冷媒回收管道、液氨输入管道、气氨输出管道,第一冷却液出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之间通过出液连接管道联通,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具有冷却液排出连接口,该冷却液排出连接口与冷媒输出管道联通,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进口之间通过进液连接管道联通,该进液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具有进液连接口,该进液连接口与所述冷媒回收管道联通,第一液氨进口和第二液氨进口之间通过进氨连接管道联通,该进氨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设有进氨连接口,该进氨连接口与所述液氨输入管道联通,所述第一气氨出口和第二气氨出口之间通过排氨连接管道联通,该排氨连接管道上开设有排氨连接口,该排氨连接口与气氨输出管道联通。上述结构中,第一冷媒池和第二冷媒池可以互为冷却池和回收池使用,当第一冷媒池中充满浓度为25%的酒精水作冷却液时,在用电低谷时段(晚上10点-早上8点)打开第五阀门(关第六阀门)通入低温液氨使其对酒精水冷却至_4°C备用,打开第一阀门(关第二阀门),用泵将该冷却液送到各车间进行冷热交换制冷;打开第四阀门(关第三阀门)此时第二冷媒池作为回收池使用,冷却液经过各车间后通过冷媒回收管道回到第二冷媒池中,第一冷媒池液位不断下降,第二冷媒池液位上升,上述第一冷媒池中的冷却液可供24小时使用,到了晚上10点即用电低谷期,打开第六阀门(关第五阀门),第二冷媒池开始制冷到第二天早上8点,第二冷媒池中的酒精水已经降温到_4°C,打开第二阀门(关第一阀门)此时第二冷媒池作为冷却池使用,冷却液通过泵送到各车间需冷用点,而第一冷媒池作为回收池使用,打开第三阀门(关第四阀门)冷却液回到第一冷媒池。通过将两个池子进行高低温的循环轮换使用,在保证冷媒全天使用的基础上,在用电低谷期集中对回收池(高温池)中的冷却液进行制冷以备用,达到用电成本最低的效果;而且避免了同一个冷媒池的高低温冷媒混合制冷导致冷媒池中的冷却液温度出现波动,改善了车间需冷用点的冷却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媒池设有接口的端面铰接有定位夹,该定位夹上开设有与接口适配且供管道穿过的通孔,定位夹包括上下夹片,上下夹片的一端通过铰接柱连接且铰接柱上安装有扭簧。上述结构中,管道穿过通孔与冷媒池上的接口套接,定位夹通过扭簧的弹性力将管道与接口的配合处进行夹紧防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管道与接口配合的一端具有扩大端部,该定位夹上的通孔内壁开设有与扩大端部适配的定位槽。上述结构中,管道的扩大端部与通孔内壁的定位槽配合实现轴向限位,避免其被拉扯出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管道伸入定位夹通孔中的端部外周壁开有轴向凹槽,所述通孔内壁具有与该轴向凹槽形成限位配合的定位凸筋。上述结构中,管道伸入定位夹中通过其轴向凹槽与通孔内壁的定位突筋配合形成径向定位,防止管道进行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媒池设有接口的端面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壁设有与铰接柱适配的铰接槽,定位夹通过铰接柱安装在该安装腔中。上述结构中,该定位夹安装于冷媒池设有接口的端面,配合紧凑,减小安装体积。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好、节约用电成本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冷媒池与管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冷媒池上的接口与管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附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冷媒池1、容纳腔10、第一冷媒池11、第一冷却液进口 Al、第一冷却液出口 B1、第一液氨进口 Cl、第一气氨出口 D1、第二冷媒池12、第二冷却液进口 A2、第二冷却液出口 B2、第二液氨进口 C2、第二气氨出口 D2、安装腔13、铰接槽131、管道2、扩大端部21、凸边211、轴向凹槽22、冷媒输出管道A、冷媒回收管道B、液氨输入管道C、气氨输出管道D、第一阀门F1、第二阀门F2、第三阀门F3、第四阀门F4、第五阀门F5、第六阀门F6、第七阀门F7、第八阀门F8、出液连接管道31、冷却液排出连接口 32、进液连接管道41、进液连接口 42、进氨连接管道51、进氨连接口 52、排氨连接管道61、排氨连接口 62、定位夹7、上夹片71、下夹片72、 通孔73、定位槽731、铰接柱74、扭簧7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是冷却装置,包括冷媒池1,冷媒池I具有可供冷却液储存的容纳腔10,冷媒池I上设有接口,冷媒池I包括第一冷媒池11、第二冷媒池12和连接第一冷媒池11和第二冷媒池12的管道2,第一冷媒池11上的接口包括第一冷却液进口 Al、第一冷却液出口 B1、第一液氨进口 Cl和第一气氨出口 Dl,第二冷媒池12上的接口包括第二冷却液进口 A2、第二冷却液出口 B2、第二液氨进口 C2和第二气氨出口 D2,管道2包括冷媒输出管道A、冷媒回收管道B、液氨输入管道C、气氨输出管道D,第一冷却液出口 BI和第二冷却液出口 B2之间通过出液连接管道31联通,该连接管道31上设有第一阀门Fl和第二阀门F2,第一阀门Fl和第二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冷媒池,冷媒池具有可供冷却液储存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冷媒池包括第一冷媒池、第二冷媒池和连接第一冷媒池和第二冷媒池的管道,冷媒池上设有接口,第一冷媒池上的接口包括第一冷却液进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一液氨进口和第一气氨出口,第二冷媒池上的接口包括第二冷却液进口、第二冷却液出口、第二液氨进口和第二气氨出口,管道包括冷媒输出管道、冷媒回收管道、液氨输入管道、气氨输出管道,第一冷却液出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之间通过出液连接管道联通,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具有冷却液排出连接口,该冷却液排出连接口与冷媒输出管道联通,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进口之间通过进液连接管道联通,该进液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具有进液连接口,该进液连接口与所述冷媒回收管道联通,第一液氨进口和第二液氨进口之间通过进氨连接管道联通,该进氨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设有进氨连接口,该进氨连接口与所述液氨输入管道联通,所述第一气氨出口和第二气氨出口之间通过排氨连接管道联通,该排氨连接管道上开设有排氨连接口,该排氨连接口与气氨输出管道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章寿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啤酒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