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茂盛专利>正文

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979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还包括把手(3)、把手支杆(5)和前摇杆(6);所述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把手支杆(5)外活动套接前摇杆(6);车底架(1)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另外通过承载体与前车把之间会产生一种相对的运动,随着承载体的上下摇摆,其前车会配合作出前后的摇摆运动,利用前车把的前后摇摆动作,使乘坐者手肢前后运动而得到锻炼,同时,前车把与承载体的协同动作,似骑马奔腾,增加刺激的程度和乘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童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童车都是水平行车的,即行走的轨迹呈水平状,它讲宄推行移动的平稳性,然后,随着婴幼儿的不断成长,其好动性不断增强,会对现有的童车感觉平淡无奇,毫无乐趣可言,久之便会对童车产生厌倦心理。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8100624300 ;公开了一种动态式和平走式行走的童车,该童车在推行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其他动力,把人的推力转换成机械能,使承载体呈波浪状起伏运动,使坐于其内的婴幼儿感觉新鲜、好玩、刺激、舒适、增强了乘坐的乐趣,使婴幼儿久做不厌,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它的承载体包括坐位部分和前车把部分,属于整体结构,因此,它的摇摆也是整体的摇摆,对于乘坐者的肢体运动而言,没有一个相对的运动,其运动显得单调。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整体牢固、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扶手可以自由摇摆运动的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承载体;还包括把手、把手支杆和前摇杆;所述把手固定于把手支杆的上端,把手支杆外活动套接前摇杆;车底架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承载体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把手支杆的下端安装有前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轮上通过曲柄安装有脚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承载体的靠背上左右设有护围。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车底架、承载体、把手和把手支杆;把手固定于把手支杆的上端,车底架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承载体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底架的前端安装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承载体的靠背上左右设有护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另外通过承载体与前车把之间会产生一种相对的运动,随着承载体的上下摇摆,其前车会配合作出前后的摇摆运动,利用前车把的前后摇摆动作,使乘坐者手肢前后运动而得到锻炼,同时,前车把与承载体的协同动作,似骑马奔腾,增加刺激的程度和乘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把手3、把手支杆5和前摇杆6 ;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把手支杆5外活动套接前摇杆6 ;车底架I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 ;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 ;车底架I和承载体2通过前摇杆6传动配合,且两者运动轨迹一致,都是由前摇杆6在把手支杆5的上下滑动配合;承载体2和车底架I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上,由于前摇杆6为空心管,把手支杆5活动套接前摇杆6中,承载体6与把手3之间会产生一种相对的运动,随着承载体6的上下摇摆,其把手3会配合作出前后的摇摆运动,利用把手3的前后摇摆动作,使乘坐者上下肢运动而得到锻炼。把手支杆5的下端安装有前轮4 ;前轮4上通过曲柄安装有脚蹬7 ;承载体2的靠背上左右设有护围8 ;另外,在把手支杆5的下端安装有前轮4 ;前轮4上通过曲柄安装有脚蹬7 ;乘坐者可以通过脚蹬7的运动来使童车前进,乘坐者手脚可以同时运动,乘坐和运动的效果大大提高,护围8设在承载体2的靠背上,护围8的大小可以根据乘坐着自由调整,设有护围8是为了保护乘坐者的安全。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把手3和把手支杆5 ;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车底架I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5 ;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5 ;承载体2和车底架I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5上,承载体6与把手3之间会产生一种相对的运动,随着把手支杆5的上下摇摆,其把手3会配合作出前后的摇摆运动,利用把手3的前后摇摆动作,使乘坐者手肢前后运动而得到锻炼,车底架I的前端安装有万向轮9 ;承载体2的靠背上左右设有护围8 ;另外在车底架I的前端安装有万向轮9 ;可以通过把手3的旋转来控制童车的运动方向,护围8设在承载体2的靠背上,护围8的大小可以根据乘坐着自由调整,设有护围8是为了保护乘坐者的安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3)、把手支杆(5)和前摇杆(6);所述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把手支杆(5)外活动套接前摇杆(6);车底架(I)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支杆(5)的下端安装有前轮(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4)上通过曲柄安装有脚蹬(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承载体(2)的靠背上左右设有护围(8)。5.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3)和把手支杆(5);所述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车底架(I)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5);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把手支杆(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架(I)的前端安装有万向轮(9)。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承载体(2)的靠背上左右设有护围(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还包括把手(3)、把手支杆(5)和前摇杆(6);所述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把手支杆(5)外活动套接前摇杆(6);车底架(1)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另外通过承载体与前车把之间会产生一种相对的运动,随着承载体的上下摇摆,其前车会配合作出前后的摇摆运动,利用前车把的前后摇摆动作,使乘坐者手肢前后运动而得到锻炼,同时,前车把与承载体的协同动作,似骑马奔腾,增加刺激的程度和乘坐的效果。【IPC分类】B62B7-04, B62B9-20【公开号】CN204506969【申请号】CN201520108040【专利技术人】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车把与承载体协同摇摆的童车,包括车底架(1)、承载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3)、把手支杆(5)和前摇杆(6);所述把手(3)固定于把手支杆(5)的上端,把手支杆(5)外活动套接前摇杆(6);车底架(1)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承载体(2)的前端铰接于前摇杆(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吴茂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