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增藩专利>正文

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86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包括一驱动轮,与车体的转动结构同轴;一发电装置,内设有带动轮、发电器、设于带动轮与发电器间的齿轮组、电路板、蓄电池;一皮带,套绕于驱动轮与带动轮之间;一发光座,设有导线与发电装置的电路板连接;当驱动轮转动时,可通过皮带使带动轮进行旋动,再透过齿轮组的变速而使发电器进行高速运转产生直流电力,并汇存于蓄电池中,又蓄电池的电力能提供发光座内的LED发光。据此,得到一种能自行发电及蓄电以供应发光照明设备的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用在自行车上的发光装置,尤其是利用自行车行驶时车轮的转动而产生电力供发光座发光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自行车警示或发光装置可分为下列几种1.被动警示以反光板、反光贴片所构成,当外界光线投射于反光板或反光贴后经反射而达到醒目警示效果。2.主动警示以可以主动发出光源的灯泡、发光二极管、夜光片、冷光板等发光物来达到醒目或警示效果。自行车通过上述的被动或主动警示光源来提升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其目的在于使汽车、机车甚至大型车辆于行驶时更能察觉自行车的存在,以避免夜间因视线不良而发生交通意外。在使用效果上,被动警示方式虽不消耗电力,但需有光线照射才能发挥作用,例如由后方来车的车头灯、路灯、月光来提供光源,因此环境中若不能提供光源或光源不足,其警示效果即随即丧失。因此,为了提升警示效果,以主动或自发的光源来作为警示,才是一种较醒目又安全的警示方式,尤其在夜间环境中。然而,主动或自发光源的提供者,灯泡、LED、冷光板都需要消耗电力,需经常性的更换电池,若于行驶过程中电池没电或电力不足时即失去发光警示效果。又,夜光片的实施虽不需消耗电力,但需在使用前经足量的阳光或日光灯管照射后方能在夜间产生夜光效果,而且夜光片在使用上具有时间不足以及光照不足等问题,比较不适合作为发光警示之用。有鉴于自行车警示、照明或相关的发光装置,在使用上会因为环境光源不足或电力不足而失去发光警示作用,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主动提供电力又无虞电力不足的发光装置,才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自行车上能自行发电及蓄电以供应发光照明设备的自行车用发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车体的转动结构同轴构成的驱动轮;一固定在车架上的发电装置,其内具有带动轮、发电器、位于带动轮与发电器之间的传动齿轮组、电路板及蓄电池;一用于传动的皮带,套绕在驱动轮与带动轮上;及一固定在车体上的发光座,其内具有通过导线与发电装置的电路板连接的LED发光源;所述发电器还连接有将所产生的直流电力储存的蓄电池,蓄电池又连接到使发光座LED发光的电路板上。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中,电路板设置电源切换开关,以开闭发光座的电源。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中,电源切换开关可以震动开关取代。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中,驱动轮及带动轮可以链轮取代,并以链条作为两链轮间的传动媒介。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中,蓄电池可以电容取代。通过本技术的实施可获致下列优点发光座内的LED具有显眼、低耗电、低光热的特性,更较传统使用的乌丝灯泡更为耐用与耐震,而使用的电力乃由发电马达运转后产生的直流电力储存于蓄电池内,再提供给LED使用,故具有稳压与储备电能功效,因此本技术在使用上不虞电力不足,更不需更换电池,也不会有废弃电池的环保回收问题。电路板设置电源切换开关后,能控制发光座的电源开闭,使LED发光或不发光。以链条与链轮、链齿作为传动实施,可降低动力传动时的流失,让动力传输更为直接。蓄电池替换为电容后,能以成本较低廉及短时间蓄电方式来使发光座的LED发光。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A本技术发电马达的构造示意图。图2本技术发光装置与后车轮共构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发光装置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图1所示是本技术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揭示出发光装置10由一驱动轮1、一发电装置2、一皮带3、一发光座4所组成。其中,所述发电装置2内设有一带动轮21、一发电器22、一设于带动轮与发电器间的增速齿轮组23、一电路板24、一蓄电池25(或为电容而短暂性的蓄电);前述皮带3是套绕在驱动轮1与带动轮21之间而作为传动媒介;前述发光座4设有导线41与发电装置2的电路板24连接,发光座4内至少设有一个以LED 42作为光源的发光体。图1A是发电器22的构造图,图中揭示在一基板221的背面设置小齿轮222,而正面则设置磁性转壳223,小齿轮222与磁性转壳223间通过一转轴224结合,另在基板221正面的磁性转壳223内设置线圈组225;当前述小齿轮222旋转时磁性转壳223也会一同旋转,又磁性转壳223的内壁附设磁块,所以旋转时会与线圈组225间产生磁能充电,其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在磁性转壳25转动时,线圈组225的磁通量改变,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产生了感应电流,由于电路上的二极管D1(未示出)产生作用,因此阻止了感应电流流向蓄电池25负极的可能性,使得感应电流流进蓄电池25的正极而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反之,当磁性转壳223反向旋转时,线圈组225会产生一反向感应电流以产生一磁场来抵抗,由于感应电流受到另一个二极管D2(未示出)的阻挡,因此不会流向蓄电池的负极,而会流入正极以进行充电动作;此项磁能充电为传统技术手段,于此仅略作表述。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发光装置的设置图,图中揭示驱动轮1是设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上,发电装置2是设在后轮架上,而发光座4可设在自行车的任何一部位;所述的驱动轮1是与后轮(或后齿轮盘)进行同步转动,并通过皮带3的连接而使发电装置2内的带动轮21进行旋动,再通过齿轮组23的变速而使发电器22的磁性转壳223进行高速运转产生直流电力,并通过蓄电池25汇集电力,又蓄电池25的电力经由电路板24及导线41传送而将电力输出至发光座4,使发光座4内的LED 42发光;其次,电路板24上设置电源切换开关26,可对电力及LED 42的发光方式进行切换。再者,前述驱动轮1、带动轮21也能以链轮及链齿取代,而皮带3则改以链条替换,换言之,使链轮与链齿之间以链条作为传动媒介。又电源切换开关26也能以震动开关(未示出,为传统结构)实施,如此一来,在自行车移动的同时,通过震动开关触发电路而使LED 42发光,反之,在自行车处于静态时,震动开关在未感应的状态下使LED 42不会发光。如图3所示,本技术发光装置设置示意图,发光装置10的驱动轮1的设置可与自行车上的任何旋动部位同轴共置,例如前轮、后轮或踏板的齿轮盘,均可作为驱动轮1获取动力的来源。而发光座4的设置,可依需求设于自行车的前侧、后侧或两侧的车架、车梁、座垫等位置。以上,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符合新颖及进步性要素,遂依法提出技术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车体的转动结构同轴构成的驱动轮;一固定在车架上的发电装置,其内具有带动轮、发电器、位于带动轮与发电器之间的传动齿轮组、电路板及蓄电池;一用于传动的皮带,套绕在驱动轮与带动轮上;及一固定在车体上的发光座,其内具有通过导线与发电装置的电路板连接的LED发光源;所述发电器还连接有将所产生的直流电力储存的蓄电池,蓄电池又连接到使发光座LED发光的电路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路板具有开闭发光座电源的电源切换开关。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切换开关为震动开关。4.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轮及带动轮为链轮,一用于传动的链条,套绕在两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车体的转动结构同轴构成的驱动轮;一固定在车架上的发电装置,其内具有带动轮、发电器、位于带动轮与发电器之间的传动齿轮组、电路板及蓄电池;一用于传动的皮带,套绕在驱动轮与带动轮 上;及一固定在车体上的发光座,其内具有通过导线与发电装置的电路板连接的LED发光源;所述发电器还连接有将所产生的直流电力储存的蓄电池,蓄电池又连接到使发光座LED发光的电路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藩王增煌
申请(专利权)人:王增藩王增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