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长江专利>正文

电动升降的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30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等有鞍座的交通工具及运动材。它由车制有螺纹的鞍管(11)与特型螺母(7)配合组成的传动机构插在立梁管(12)中。微电机(10)提供的动力经皮带(4)使特型螺母转动。卡钩(13)防止鞍管转动。使鞍座只作上下运动。人们在骑行中只要借助脚蹬将身体升离一下鞍座,机构迅速将鞍座调整到需要的高度,以适应蹬行速度和身体状况变化。当鞍座降到最低点时,人坐在鞍座上,双脚掌可贴地面,大大方便了人们上下车。(*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鞍座的一类交通工具及运动器材。目前自行车、助动车等的鞍座(1)靠鞍管夹(2)夹牢在鞍管(11)上鞍管插在车架的立梁管(12)中,并靠管上端的竖缝和管卡卡牢在车架上,鞍座的高度一经调定、卡牢,在骑行中无法加以调整。可是人们希望骑行中鞍座的高度可作调整,以配合不同的蹬行速度及道路情况、身体状况等的变化。因为鞍座调得高些,蹬起来腿部弯曲小,省劲、省力;低些,坐姿比较舒适。上、下车时鞍座能低些,双脚踩地后再下车或上车。这样,更稳当、更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装置使鞍座的高度可在骑行中加以调整,使骑车者更安全、更舒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涉及的部件有;鞍坐(1)、鞍管(11)、车架的立梁(12)、微电机(10)及传动机构。加长加厚的鞍管一头车制有螺纹,它与特型螺母(7)配合成螺纹传动组。特型螺母外端面车制有皮带槽。微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特型螺母转动。立梁管的上端口30毫米长的一段管的管径进行微缩,并套装上托碗(9),来承接由特型螺母、垫片(8)等传来的全部重量。立梁上装有卡钩(13),它与鞍管上的导向槽配合,以限制鞍管的转动。鞍管的下端车制有环槽,其中安有开口橡皮环(14),以限制鞍管在车架的立梁管中的径向活动。这样,鞍管以立梁管为自然的导向筒,在微电机的驱动下,安全可靠地。进行升降运动。当鞍座需要升降时,只要借助脚蹬,让身体短时间升离一下鞍座(常有动作),并启动电机。鞍座便迅速调整到需要的位置。整个机构十分小巧,置于鞍座下,体积不到鞍座的1/2。特型螺母外端面可以是轮齿或涡齿与其它齿轮或涡杆配合成传动机构。电机可大至数十瓦,不用借助人体升抬动作,直接进行电动升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主视图的A-A剖视图。图3为电气图。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功用。鞍管(11)采用壁厚7毫米的成品钢管制作。一头开有170毫米长的导向槽。一头车制成锯形螺纹与特型螺母(7)配成一套螺纹传动组,插在立梁管(12)中。鞍管的长度大于车架的立梁管的全长,保证鞍座在最大升限(150毫米)时,在立梁管中的长度不少于立梁管长的1/2,以确保安全。立梁管上端一小段管(约30毫米)的管径进行微缩。使之与鞍管成“过度配合”。鞍管下端车有环槽,内装橡皮环(14)。两者,共同限制鞍管在立梁管中的晃动。同时,也回避了鞍管和立梁管之间可能存在的直线度及园度上配合的问题。立梁管上端口缩径后,套装上托碗(9),加强立梁管管口的强度,以承接由特型螺母(7)、垫片(8)等传来的全部重量。托碗(9)上安置皮带轮盒(6),以便安装微电机(10)和皮带传动机构。皮带轮盒中设置挡片(3),防止特型螺母(7)上行脱出盒外。微电机(10)通过皮带(5),带动特型螺母转动,使鞍管在卡钩(13)的限定下,在立梁管中只作升降运动。最大升降量为150毫米。自行车的脚蹬离地最近时距地约130毫米。当鞍座降到最底低点时,人坐在鞍座(1)上双脚可着地。这样,临时停车可以不下车。上、下车也方便了。骑行中只要将身体暂时升离一下鞍座,同时启动电机,鞍座便能在一、二秒内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微电机由两个双刀按钮控制。按钮装在车把上。一个控制电机正转,一个控制电机反转,使鞍座作升、降运动。电池或蓄电池可与电喇叭共用。由于每次动作仅一、二秒内完成。一组电池可用一两个月。对于电力助动车来说,装置电动升降机构,就更方便、更安全了。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升降的自行车鞍座,它包括;鞍座、鞍管、车架的立梁、微电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加长加厚的鞍管(11)车制有螺纹,它与特型螺母(7)配合成螺纹传动组,特型螺母外端面车制有皮带槽。微电机(10)通过皮带(4)带动特型螺母转动,立梁管(12)的上端口的一段管的管径进行微缩,并套装上托碗(9),来承接由特型螺母、(8)、垫片(8)等传来的全部重量,立梁上装有卡钩(13),它与鞍管上的导向槽配合,以限制鞍管的转动,鞍管的下端车制有环槽,其中安置开口橡皮环(14),以限制鞍管在车架的立梁管中的径向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特型螺母的外端面可以是轮齿或涡齿与其它的齿轮或涡杆配成齿轮传动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等有鞍座的交通工具及运动材。它由车制有螺纹的鞍管(11)与特型螺母(7)配合组成的传动机构插在立梁管(12)中。微电机(10)提供的动力经皮带(4)使特型螺母转动。卡钩(13)防止鞍管转动。使鞍座只作上下运动。人们在骑行中只要借助脚蹬将身体升离一下鞍座,机构迅速将鞍座调整到需要的高度,以适应蹬行速度和身体状况变化。当鞍座降到最低点时,人坐在鞍座上,双脚掌可贴地面,大大方便了人们上下车。文档编号B62J1/00GK2345428SQ9721146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邹长江 申请人:邹长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升降的自行车鞍座,它包括;鞍座、鞍管、车架的立梁、微电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加长加厚的鞍管(11)车制有螺纹,它与特型螺母(7)配合成螺纹传动组,特型螺母外端面车制有皮带槽。微电机(10)通过皮带(4)带动特型螺母转动,立梁管(12)的上端口的一段管的管径进行微缩,并套装上托碗(9),来承接由特型螺母、(8)、垫片(8)等传来的全部重量,立梁上装有卡钩(13),它与鞍管上的导向槽配合,以限制鞍管的转动,鞍管的下端车制有环槽,其中安置开口橡皮环(14),以限制鞍管在车架的立梁管中的径向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邹长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