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899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发光环组、风扇以及框盖,其中该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该发光环组环设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该风扇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以及该框盖设置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上,并且该发光环组位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通过该发光环组的设置以使在该发光散热装置上形成光环,并且结构简单可降低制作成本,也可使导光效率提高进而使该光环的亮度均匀;此外,通过将该发光环组环设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的设计,可避免外力或是其余重物直接接触至该发光环组而造成该发光环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环组的发光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子产品在运作时常会一起产生热能,因此经常会通过散热装置来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并且为了美观及视觉效果常会于该散热装置上装设发光组件作为装饰。然而,如果想要在该散热装置上形成有光环的视觉效果,现有的做法是将多个发光组件在该散热装置上围成一个环,以形成该光环,然而此种做法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发光组件才能达成,该散热装置体积越大则需要的发光组件数量也就随之增加,会使得该散热装置的制作成本大幅增加;并且,如果利用少数个发光组件配合环形导光框,将环形导光框直接覆盖于该等发光组件上,常会因为导光效率不佳使得所形成的光环的亮度不均匀。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发光散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简单结构来形成光环的发光散热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散热装置,以形成亮度均匀的光环。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的发光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发光环组、风扇以及框盖,其中该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该发光环组环设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该风扇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以及该框盖设置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上,并且该发光环组位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进一步,该发光环组包含导光条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其中,该导光条为条体;以及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导光条上。进一步,该导光条包含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容置槽。进一步,该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进一步,该发光散热装置还包括侧开孔,设置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与该框盖之间。借此,本技术的发光散热装置通过该发光环组的设置,利用该导光条以及该发光单元的相互配合以在该发光散热装置上形成该光环,结构简单可降低该发光散热装置的制作成本,并且通过将该发光单元直接设置于该导光条上的设计,可使导光效率提高进而使该光环的亮度更为均匀,并且由于导光效率提高,即使使用少量的发光组件的情况下,也能使该光环的亮度均匀;此外,通过将该发光环组环设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的设计,可避免外力或是其余重物直接接触至该发光环组而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的侧视图。【符号说明】I, I'发光散热装置11 基座111环形框体112枢接部12发光环组121导光条121a发光单元容置槽122发光单元13 风扇14 框盖15侧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I。该发光散热装置I包括基座11、发光环组12、风扇13以及框盖14。该基座11具有环形框体111及枢接部112,在本实施例中,该枢接部112设置于该环形框体111的中间。该发光环组12环设于该基座11的环形框体111上,该发光环组12包含导光条121以及两个发光单元122,该导光条121为条体且环设于该环形框体111上,而上述发光单元122设置于该导光条121上,上述发光单元122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1de, LED)。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光条121设置有两个发光单元容置槽121a,上述发光单元容置槽121a用于容置上述发光单元122。该风扇13枢设于该基座11的枢接部112上,当该发光散热装置I通电启动后进行转动。该框盖14设置于该基座11的环形框体111上,以使该发光环组12位于该框盖14及该基座11之间。该发光散热装置I可依照用户需求将其设置于需要进行散热的待散热组件(图中未示)上。当该发光散热装置I通电启动后,该风扇13会进行转动来对该待散热组件进行散热作业,而该发光环组12在接收电力后上述发光单元122会产生光线,上述发光单元122所产生的光线会进入该导光条121中并在该导光条121内反复进行反射,以使该导光条121发光进而使该发光环组12形成光环,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光条121为实心条体,通过该导光条121内所填充的导光材质来导引光线以形成该光环。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发光单元122的数量为两个并设置在该导光条121的同一侧,然而,上述发光单元122的数量以及上述发光单元122设置在该导光条121的位置,可以依设计需求而有所改变。借此,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通过该发光环组的设置,利用该导光条以及该发光单元的相互配合以在该发光散热装置上形成该光环,给予该发光散热装置更为美观的视觉感受,该发光环组的结构简单可降低该发光散热装置的制作成本,并且通过将该发光单元直接设置于该导光条上的设计可使导光效率提高,进而使该光环的亮度更为均匀,并且由于导光效率提高,即使使用少数量的发光组件的情况下,也能使该光环保持足够的亮度且该光环各处的亮度均匀;此外,通过将该发光环组环设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的设计,可避免外力或是其余重物直接接触至该发光环组而造成该发光环组损坏。如图3和图4所示,其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散热装置I’。相比于该发光散热装置1,该发光散热装置I’包括侧开孔15。该侧开孔15设置于该基座11的环形框体111与该框盖14之间,以使该导光条121的部分可由该发光散热装置I’的外侧面露出。因此,该发光散热装置I’除了可以达到该发光散热装置I的效果外,当该发光散热装置I’通电启动后而使该发光环组12发光时,该发光散热装置I’的外侧面也会产生光亮,以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发光散热装置I’在四个外侧面均设置有侧开孔15,然而上述侧开孔15的数量及位置可以依设计需求而有所改变。本技术在上文中已通过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技术,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技术的范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 发光环组,环设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 风扇,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以及 框盖,设置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上,且该发光环组位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环组包含: 导光条,为条体;以及 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导光条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条包含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容置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开孔,设置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与该框盖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发光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发光环组、风扇以及框盖,其中该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该发光环组环设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该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发光环组,环设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风扇,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以及框盖,设置于该基座的环形框体上,且该发光环组位于该框盖及该基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熙
申请(专利权)人: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