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洪涛专利>正文

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891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护装置,包括外罩(1)和里衬(2),其特征是,在外罩(1)和里衬(2)之间设置有带导流管的供热机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特别是摩托车、三轮车和拖拉机等没有任何防护罩的交通工具在天气寒冷的条件下,驾驶员的手、足及膝盖往往以受风寒的困扰,很多人因此患上关节炎而损害了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利用做功机械散发的热量,将其传导到驾驶员易受风寒的部位,给驾乘人员提供一种舒适的驾乘环境的防护装置。本技术包括外罩和里衬,在外罩和里衬之间设置有带导流管的供热机构,实现了对防护装置的供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易受风寒部位的有效防护,又利用了做功机械的余热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吸热器和供热软囊,吸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循环泵进水口连接,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导管连接到供热软囊的进水口,供热软囊的出水口与吸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接,实现了从做功机械的吸热和向供热软囊供热的功能。本技术所述循环泵上设置有摩擦轮,通过与车轮的摩擦给循环泵提供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外罩1,里衬2,循环泵3,摩擦轮4,吸热器5,供热软囊6,导管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外罩1,里衬2,循环泵3,摩擦轮4,吸热器5,供热软囊6,导管7。在做功机械的散热部位安装由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的吸热器5,将吸热器5的进水口与供热软囊6的出水口相连接,吸热器5的出水口连接到循环泵3的进水口,连接循环泵3的出水口的导管7与供热软囊6进水口连通。在循环泵上设置有摩擦轮4,通过与车轮的摩擦带动循环泵3的工作,使充填的防冻循环液在管路中循环,不断将吸收其吸收的热量传导到供热软囊6中实现对要防护部位的防护。本技术的外罩1可以做成护膝状、手套状,也可做成其他需要的形状。本技术的吸热器5可以附着在排气管上、发动机水箱等一切可以产生热量的地方。本技术的循环泵也可用蓄电池驱动。权利要求1.一种防护装置,包括外罩(1)和里衬(2),其特征是,在外罩(1)和里衬(2)之间设置有带导流管的供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吸热器(5)和供热软囊(6),吸热器(5)的出水口通过导管(7)与循环泵(3)进水口连接,循环泵(3)的出水口通过导管(7)连接到供热软囊(6)的进水口,供热软囊(6)的出水口与吸热器(5)的进水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泵(3)上设置有摩擦轮(4)。专利摘要一种防护装置,它涉及一种生活日用品。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利用做功机械散发的热量,将其传导到驾驶员易受风寒的部位,给驾乘人员提供一种舒适的驾乘环境的防护装置。它包括外罩和里衬,在外罩和里衬之间设置有带导流管的供热机构,实现了对防护装置的供热。本技术主要用于防寒保暖。文档编号B62J33/00GK2666784SQ20032010680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许洪涛 申请人:许洪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许洪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