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金财专利>正文

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05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为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能兼作货筐及幼儿车座的车筐,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扣合件组成,前、后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边相对应,并经其底边枢装在底板的前、后边上,左、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枢接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左、右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分别与前、后侧板扣接。(*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独有的附件,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为便于携带货物,在自行车上一般都设有前或后车筐,前车筐通常为固定式,后车筐则或为置于载物架上的固定式,或为悬挂在载物架侧面的固定式或折叠式,前车筐和悬挂在载物架侧面的固定式及折叠式后车筐,不仅不便于自行车存放,而且当所载货物较重时,行驶不稳,影响行车安全,置于载物架上的固定式后车筐则使载物架不能再作其他用途,致使使用不便,特别是上述各种车筐只能作为载货用,若要带幼儿时,则需另备幼儿车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能兼作货筐及幼儿车座、不影响载物架使用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本技术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扣合件组成,前、后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边相对应,并经其底边枢装在底板的前、后边上,左、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枢接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左、右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分别与前、后侧板扣接。由于本技术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扣合件组成,前、后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边相对应,并经其底边枢装在底板的前、后边上,左、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枢接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左、右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分别与前、后侧板扣接。使用时直接将本技术置于载物架上,转动前、后侧板,使其竖立,再将左、右侧板转动竖立并经扣合件与前、后侧板扣接,便构成载货筐,即使所载贷物较重时,仍能稳定行驶;当要带幼儿时,打开左、右侧板上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使其挡在车轮侧面,将幼儿置于本技术内,并令其两脚从左、右侧板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的开口处伸出,便可作为幼儿车座,并能保证幼儿双脚不被轧进车轮内,当用本技术不使用时,打开左、右侧板与前、后侧板之间的扣合件,将前、后侧板左、右侧板依次折叠起来与底板重叠,使可以自行车原载物架作其他用途,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图1中A-A局部剖面图图3为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C局部剖面图图5为图1中D-D局部剖面图图6为图1中E-E局部剖面图图7为图1中F-F局部剖面图图8为图1中G-G局部剖面图图9为图8中H向视图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载货物时)图1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作为幼儿车座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底板1,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和两个扣合件6组成,底板1为由周边框11和格栅12构成的网格板,其前、后边111、112上设有如图8、9所示的中部带环扣131、141的双扭簧13、14,并在前、后边111 、112内侧设有限位杆15、16,双扭簧13、14的两端分别卡在限位杆15、15上;前、后侧板2、3分别为由周边框21、31和格栅22、32构成的网格板,其顶边211、311上分别设有如图2所示的两端设有带扣孔231、331的扣头232、332的形扣板23、33前、后侧板2、3从左边212、312分别向下延伸设有如图7所示的带卡在限位杆15、16上的定位爪213、313的并枢接在底板1前、后边111、112上的枢接杆214、314和设有如图8、图9所示的带钩住双扭簧13、14上环扣131、141的钩头215、315并枢装在底板1前、后边111、112上的扭簧杆216、316;左、右侧板4、5分别由簸箕形的周边框41、51、活页式左、右半侧板42、52和格栅43 、53构成的网格板,周边框41、51的底边411、511分别与底板l的左、右边113、114相对应,并经如图5所示的扣件17枢装在左、右边113、114上,左右侧板4、5的周边框41、51的前、后边412、413、512、513分别与前、后侧板2、3的左边217、317、前、后侧板2、3的右边218、318相对应,并在与前、后侧板2、3的形扣板23、33的扣头232、332对应处设有复板414、514,并在复板414、514上设有允许扣头232、332穿过的通孔415、515,左、右半侧板42、52经如图5所示的扣件17枢装在周边框41、51的底边411、511上,并经如图4所示的扣件44卡在左、右侧板4、5上;两个扣合件6具有弹性索61和设在弹性索两端和中央的保险扣钩62组成,如图3、图6所示,保险扣钩62的一端为与弹性索61连接的连接环621,其另一端为由导入片622和弹性片623构成的开口624,导入片622能穿过扣头232、332上的扣孔231、332钩住扣头232、332,并藉助中间保险扣钩62将扣合件6安装在左、右侧板4、5上。使用时,如图10所示,转动前、后侧板2、3,使其克服双扭簧13、14的弹力而竖立,再将左、右侧板4、5转动竖立,并使前、后侧板2、3上的形扣板23、33上的扣头232、332穿过左、右侧板4、5的复板414、514上的通孔415、515将货物7置于本技术构成的容置腔内,将与左、右侧板4、5连接的扣合件6的弹性索61两端的保险扣钩62分别以其导人片622穿入右、左侧板5、4的复板514、414处的扣头232、332的扣孔231、331、内,并藉助其上弹性片623险,使之不会脱落;当要带幼儿时,如图11所示,拆下扣件44,打开左、右侧板4、5上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42、52,并使其挡在车轮侧面,将幼儿置于本技术内,并今其两脚从左、右侧板4、5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42、52的开口处伸出。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它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扣合件组成,前、后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边相对应,并经其底边枢装在底板的前、后边上,左、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枢接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左、右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分别与前、后侧板扣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为由周边框和格栅构成的网格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在底板前、后边上设有中部带环扣的双扭簧,并在前、后边内侧设有限位杆;前、后侧板上设有从底边向下延伸的带卡在底板限位杆上定位爪和钩住钮簧环扣的钩头并枢装在底板前、后边上的枢接杆和扭簧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侧板的周边框呈簸箕形;前、后侧板顶边分别设有两端设有带扣孔的扣头的形扣板;在左、右侧板的与前、后侧板上形扣板扣头对应处设有复板,并在复板上设有允许扣头穿过的通孔;扣合件具有弹性索,在弹性索的两端和中央设有保险扣钩,保险扣钩的一端为与弹性索连接的连接环,其另一端为由导入片和弹性片构成的开口,导入片能穿过扣头上的扣孔钩住扣头。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为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能兼作货筐及幼儿车座的车筐,提出本技术,它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扣合件组成,前、后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边相对应,并经其底边枢装在底板的前、后边上,左、右侧上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它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扣合件组成,前、后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边相对应,并经其底边枢装在底板的前、后边上,左、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枢接的活页式左、右半侧板,左、右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分别与前、后侧板扣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金财
申请(专利权)人:熊金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