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矫正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96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7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姿矫正椅,它由脚架、矫正装置和座体三部分构成,其中矫正装置里面有一个可任意方向倾斜的球头铰链,当人的坐姿不正确时,人的重心就会偏离球头铰链的中心线,使面板产生倾斜,人就会产生不适感,这种不适感“逼迫”人自动调整坐姿,从而达到矫正目的。通过调整坐姿矫正椅预紧弹簧压力、背板高低和前后位置以及面板高低位置,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学习座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儿童不良坐姿的坐姿矫正椅
技术介绍
现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近视,弯腰驼背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元凶即为我们沿袭几千年的不良坐姿。现有的矫正椅,主要可以分为四类:1)背带式一用背带来约束人身体以起矫正作用(如中国专利CN200420110311.5矫正椅);2)靠背式——通过设计合适的靠背使身体得到矫正(如中国专利CN01247221.2坐姿矫正椅);3)固肩式——用带或固定架约束肩部来矫正(如中国专利CN200720072508.8坐姿矫正椅);4)电子式——运用各种电子传感器来辅助矫正。纵观目前已有的各种矫正椅,大多都还是传统的约束身体的方式或电子器件辅助的方式来实现矫正功能,这些矫正椅要么是让人起立不方便,操作繁琐,要么就是器件太多,结构复杂,所以导致成本必然较高,如此现状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由此,我们设计了一款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泛使用前景的矫正椅,人坐在上面,能根据自己的舒适度来自觉调整自己的坐姿,从而达到矫正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坐姿不正确,以及传统矫正椅用安全带或挡板以及机械手束缚孩子从而达到矫正目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姿矫正椅,由脚架、矫正装置和座体组成,其特征是矫正装置于脚架和座体之间;所属的矫正装置包括下套筒,球头铰链,弹簧,支撑柱,球头固定块,螺纹座,蝶形螺栓,托盘,上套筒,其中球头铰链上端的外螺纹与上套筒的螺孔连接,球头铰链下端的内螺孔对着下套筒的孔,并卡在固定块中,以防止球头铰链下部转动;弹簧安放在上套筒和下套筒间,在弹簧底部有一个托盘,托盘下面均匀支撑着三个蝶形螺栓,三个蝶形螺栓又安装在下套筒的三个螺纹座中,调节蝶形螺栓,可改变弹簧的预紧力;上套筒通过木螺钉与座体中的座板的相连,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存有一定间隙,用于控制座体倾斜角度,在上套筒边沿焊接有支撑柱,可约束座体向此方向倾斜。所属的脚架包括升降螺杆,螺纹套,固定架和调整垫,其中螺杆上端的外螺纹通过矫正装置的下套筒底部的通孔,并与夹在固定块中间的球头铰链的螺孔紧固连接,螺杆下端的螺纹与螺纹套的内螺纹连接,螺纹套的下端通过锥面固定在固定架上,在固定架下面有若干个支脚,各个支脚下面都有一个由螺纹连接的调整垫。所属的座体由座面,座面连接块,支撑架,背板连接块和背板组成,其中座面3.1和连接块3.2间以及背板3.5和连接块3.4间是通过木螺钉连接,然后通过板面连接块3.2和背板连接块3.4上的固定螺栓与支撑架3.3两头的长条孔相连将座面3.1与背板3.5连成一体。与现有专利的矫正椅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摆脱了传统矫正椅对孩子的捆绑,能够矫正坐姿于无形; 2.通过球头铰链的作用可以多方位矫正坐姿; 3.脚架部分的调整架可适应各种不同的地面情况,保证矫正椅的平稳; 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耗能耗电,节能环保; 5.设计考虑周全,可面向各种体型的青少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矫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脚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座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座体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座体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坐姿矫正椅,既能矫正坐姿于无形,又不缺乏传统椅子的可升降和可旋转功能,并且增加了各种调节装置,使其能够实用于各种体型的青少年。如附图1所示多功能坐姿矫正椅,包括脚架1、矫正装置2和座体部分3。其中矫正装置2位于脚架I和座体部件3之间。如附图2所示矫正装置2包括下套筒2.1,球头铰链2.2,弹簧2.3,支撑柱2.4,球头固定块2.5,螺纹座2.6,蝶形螺栓2.7,托盘2.8,上套筒2.9,其中球头铰链2.2上端的外螺纹与上套筒2.8的螺孔连接,球头铰链2.2下端的内螺孔对着下套筒2.1的孔,并卡在固定块2.5中,以防止球头铰链2.2下部转动;弹簧2.3安放在上套筒2.9和下套筒2.1间,在弹簧2.3底部有一个托盘2.8,托盘2.8下面均匀支撑着三个蝶形螺栓2.7,三个蝶形螺栓2.7又安装在下套筒2.1的三个螺纹座2.6中,调节蝶形螺栓2.7,可改变弹簧2.3的预紧力,以适应不同体重的人群;上套筒通过木螺钉与座体3中的座板3.1的相连,上套筒2.9和下套筒2.1之间存有一定间隙,设计这一间隙,可以控制座体3倾斜角度,在上套筒2.9边沿焊接有支撑柱2.4,可约束座体3向此方向倾斜。如附图3所示脚架I包括升降螺杆1.1,螺纹套1.2,固定架1.3和调整垫1.4,其中螺杆1.1上端的外螺纹通过矫正装置2的下套筒2.1底部的通孔,并与夹在固定块2.5中间的球头铰链2.2的螺孔紧固连接,螺杆1.1下端的螺纹与螺纹套1.2的内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椅面的自由升降,螺纹套1.2的下端通过锥面固定在固定架1.3上,锥面保证其安装的稳定性,在固定架1.3下面有若干个支脚,各个支脚下面都有一个由螺纹连接的调整垫1.4,通过旋扭调整垫1.4可调节其高低,当地面不平时可实现调平的目的。如图4所示的座体3由座面3.1,座面连接块3.2,支撑架3.3,背板连接块3.4和背板3.5组成,其中座面3.1和连接块3.2间以及背板3.5和连接块3.4间是通过木螺钉连接,然后通过板面连接块3.2和背板连接块3.4上的固定螺栓与支撑架3.3两头的长条孔相连将座面3.1与背板3.5连成一体。如图5所示的座体3的向视图B,支撑架3.3上的长条孔与背板连接块3.4上固定的螺栓相连,通过改变螺栓在长条孔中的位置,可实现后背板3.5的高低。如图6所示的座体3的向视图A,支撑架3.3上的长条孔与座面连接块3.2上固定的螺栓相连,通过改变螺栓在长条孔中的位置,可改变背板的前后位置。本坐姿矫正椅的操作方法如下: 当人坐姿正确时,人的重心与球头铰链2.2的的中心线重合,可以通过调节面板固定块3.2上螺母在支撑架3.3上长形孔内的位置使背板架3.5与人的后背贴合,此时的矫正椅带给人舒适的感受;当人的坐姿不正确时,人的重心就偏离了球头铰链2.2的中心线,弓丨起了球头铰链2.2的转动,从而带动面板3.1产生倾斜,人也就跟着倾斜了,由于此时的背板3.5抵住了人的后背,人就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逼迫”人调整坐姿;在球头铰链周围设计有一个弹簧2.3,弹簧2.3为面板3.1提供了回正支撑力,保证了坐姿矫正椅在没坐人时处于水平;上套筒2.9与下套筒2.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是为了限制球头铰链2.2的倾斜角度,防止倾斜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在上套筒2.9的下面焊接支撑柱2.4,可控制坐姿矫正椅向后倾斜时发生安全事故;在弹簧2.3底部有一个托盘2.8,托盘2.8下面均匀支撑着三个蝶形螺栓2.7,调节蝶形螺栓2.7,可改变弹簧2.3的预紧力;座面3.1高度的调节和背板3.5的调节可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人群;脚架I的各个支脚下面都有一个由螺纹连接的调整垫1.4,通过旋扭调整垫1.4可调节其高低,当地面不平时可实现调平的目的。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凡在此结构原理基础上所做的构件替代、或所述
人员显而易见的结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姿矫正椅,由脚架(1)、矫正装置(2)和座体(3)组成,其特征是矫正装置(2)位于脚架(1)和座体(3)之间;所属的矫正装置(2)包括下套筒(2.1),球头铰链(2.2),弹簧(2.3),支撑柱(2.4),球头固定块(2.5),螺纹座(2.6),蝶形螺栓(2.7),托盘(2.8),上套筒(2.9),其中球头铰链(2.2)上端的外螺纹与上套筒(2.8)的螺孔连接,球头铰链(2.2)下端的内螺孔对着下套筒(2.1)的孔,并卡在固定块(2.5)中,以防止球头铰链(2.2)下部转动;弹簧(2.3)安放在上套筒(2.9)和下套筒(2.1)间,在弹簧(2.3)底部有一个托盘(2.8),托盘(2.8)下面均匀支撑着三个蝶形螺栓(2.7),三个蝶形螺栓(2.7)又安装在下套筒(2.1)的三个螺纹座(2.6)中,调节蝶形螺栓(2.7),可改变弹簧(2.3)的预紧力;上套筒通过木螺钉与座体(3)中的座板(3.1)的相连,上套筒(2.9)和下套筒(2.1)之间存有一定间隙,用于控制座体(3)倾斜角度,在上套筒(2.9)边沿焊接有支撑柱(2.4),可约束座体(3)向此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业宏李永光方军颜俊章楚丽李意喻鹤杨怀玉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