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小丽专利>正文

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14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包括床板和隔离罩,床板的一侧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隔离罩设在床板的上侧,隔离罩的上端左侧设有报警装置,隔离罩的内部左侧设有报警开关,隔离罩的前侧开设有送药口,送药口上设有封闭门,隔离罩的内部上侧设有紫外灯,隔离罩的内部右侧设有风扇,隔离罩的上侧右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隔离罩的上侧右端还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的末端设有过滤膜,过滤膜的右侧设有紫外线处理箱,紫外线处理箱通过出气管连接有气体置换器,隔离罩的内部上侧左端设有输液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隔离效果好,还具有输液架功能,造价低廉,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
技术介绍
目前,传染病一般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等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患者呼出的气体是有害的,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在传染病医院治疗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是完全的、完全的暴露在病房中的。这些完全暴露的患者的呼吸飞沫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病毒,这些传染病的细菌或病毒飞散到病房的空间内,污染整个病房,这样的病房环境会使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往往需要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接触传染病患者,这样,医护人员受传染的机率很大,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现有的防护罩病人进入后,吃药、挂水或者吃饭比较麻烦,并且防护罩是密封的,容易闷热,对病人造成不适,而且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起身比较麻烦,不方便更换床单,增减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疾病预防控制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包括床板和隔离罩,所述床板的下侧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锁紧装置,床板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隔离罩设在床板的上侧,隔离罩的上端左侧设有报警装置,隔离罩的内部左侧设有报警开关,隔离罩的前侧开设有送药口,所述送药口上设有封闭门,隔离罩的内部上侧设有紫外灯,隔离罩的内部右侧设有风扇,隔离罩的上侧右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隔离罩的上侧右端还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末端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右侧设有紫外线处理箱,所述紫外线处理箱通过出气管连接有气体置换器,所述隔离罩的内部上侧左端设有输液挂钩。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罩和封闭门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开关与报警装置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闭门与隔离罩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紫外灯和紫外线处理箱,可以在隔离罩内对病人呼出的气体进行杀菌,避免了病菌大范围扩散,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减少了不同病患交叉感染的机会,简单方便,设有输液挂钩,具有输液架的功能,使用方便,设有风扇,可以加快隔离罩内的空气流动,防止病人产生闷热的感觉,增加病人的舒适度,设有报警装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病人按下报警开关,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声,可以及时的通知医务人员,设有送药口,使得送药或吃饭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设有支撑板,当患者需要更换床单时,抽出支撑板,让患者移动到支撑板上,就可以更换床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包括床板I和隔离罩7,所述床板I的下侧设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设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上设有锁紧装置4,床板I的一侧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当患者需要更换床单时,抽出支撑板6,让患者移动到支撑板6上,就可以更换床单,操作方便。所述隔离罩7设在床板I的上侧,隔离罩7的上端左侧设有报警装置8,隔离罩7的内部左侧设有报警开关9,报警开关9与报警装置8连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病人按下报警开关9,报警装置8发出警报声,可以及时的通知医务人员,隔离罩7的前侧开设有送药口10,所述送药口 10上设有封闭门11,所述封闭门11与隔离罩7密封连接,隔离罩7和封闭门11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使得送药或吃饭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隔呙罩7的内部上侧设有紫外灯12,隔呙罩7的内部右侧设有风扇13,可以加快隔离罩7内的空气流动,防止病人产生闷热的感觉,增加病人的舒适度,隔离罩7的上侧右端设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末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15,隔离罩7的上侧右端还设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末端设有过滤膜17,所述过滤膜17的右侧设有紫外线处理箱18,所述紫外线处理箱18通过出气管16连接有气体置换器19,所述隔离罩7的内部上侧左端设有输液挂钩20,具有输液架的功能,使用方便。紫外灯12和紫外线处理箱18的设置,可以在隔离罩7内对病人呼出的气体进行杀菌,避免了病菌大范围扩散,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减少了不同病患交叉感染的机会,简单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主权项】1.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包括床板⑴和隔离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⑴的下侧设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设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上设有锁紧装置(4),床板(I)的一侧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隔离罩(7)设在床板⑴的上侧,隔离罩(7)的上端左侧设有报警装置(8),隔离罩(7)的内部左侧设有报警开关(9),隔离罩(7)的前侧开设有送药口(10),所述送药口(10)上设有封闭门(11),隔离罩(7)的内部上侧设有紫外灯(12),隔离罩(7)的内部右侧设有风扇(13),隔离罩(7)的上侧右端设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末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15),隔离罩(7)的上侧右端还设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末端设有过滤膜(17),所述过滤膜(17)的右侧设有紫外线处理箱(18),所述紫外线处理箱(18)通过出气管(16)连接有气体置换器(19),所述隔离罩(7)的内部上侧左端设有输液挂钩(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7)和封闭门(11)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开关(9)与报警装置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门(11)与隔离罩(7)密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包括床板和隔离罩,床板的一侧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隔离罩设在床板的上侧,隔离罩的上端左侧设有报警装置,隔离罩的内部左侧设有报警开关,隔离罩的前侧开设有送药口,送药口上设有封闭门,隔离罩的内部上侧设有紫外灯,隔离罩的内部右侧设有风扇,隔离罩的上侧右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隔离罩的上侧右端还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的末端设有过滤膜,过滤膜的右侧设有紫外线处理箱,紫外线处理箱通过出气管连接有气体置换器,隔离罩的内部上侧左端设有输液挂钩。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隔离效果好,还具有输液架功能,造价低廉,易于推广。【IPC分类】A61G7-00【公开号】CN204484535【申请号】CN201520140966【专利技术人】孙小丽, 陈卫峰 【申请人】孙小丽【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申请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疾病预防控制床,包括床板(1)和隔离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下侧设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设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上设有锁紧装置(4),床板(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隔离罩(7)设在床板(1)的上侧,隔离罩(7)的上端左侧设有报警装置(8),隔离罩(7)的内部左侧设有报警开关(9),隔离罩(7)的前侧开设有送药口(10),所述送药口(10)上设有封闭门(11),隔离罩(7)的内部上侧设有紫外灯(12),隔离罩(7)的内部右侧设有风扇(13),隔离罩(7)的上侧右端设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末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15),隔离罩(7)的上侧右端还设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末端设有过滤膜(17),所述过滤膜(17)的右侧设有紫外线处理箱(18),所述紫外线处理箱(18)通过出气管(16)连接有气体置换器(19),所述隔离罩(7)的内部上侧左端设有输液挂钩(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丽陈卫峰
申请(专利权)人:孙小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