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宏专利>正文

自行车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37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让3-7岁小孩站立在上面的踏板(1),设置在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弯车架自行车的车架(2)下部,踏板(1)为水平设置或略为前低后高,或沿前后方面呈弧形,其特征在于:踏板(1)的下壁靠近曲柄轮辐的上端;踏板(1)的宽度略大于或等于中轴的长度,可以容纳下小孩双脚的全部或大部分;踏板(1)上还设置了防滑和减震作用的橡胶垫(18);踏板(1)上有一个与车架(2)活动连结的机构,例如固定在车架(2)上的踏板夹(7)与踏板(1)用直角铰链(5)连接的机构,这样踏板(1)可随时从车架(2)上装上或拆下,而且不用任何工具。小孩站立在上面既安全又舒适,又能开阔视野,同时骑车的家长又没有任何防碍,使用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自行车车架下部的踏板,踏板为水平设置或略为前低后高,或沿前后方向呈弧形。目前,家长骑自行车驮带小孩外出,都是在衣架上装一个坐椅,让小孩坐在椅子上,或小孩直接骑在衣架上,小孩坐在家长身后,前面的事物无法全面观察,左右两边的事物在自行车行驶中转眼即逝,这样就局限了小孩的视觉范围和仔细观察事物的时间。家长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还要经常回头观察小孩在身后的情况,这样分散了注意力,影响了骑车安全。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345439Y公开了一种踏板自行车,踏板设置在车架的下部,其宽度可容纳入脚的大部分,其所述踏板是其车架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类似于摩托车踏板,其踏板未涉及让小孩使用,其整车需在现有自行车基础上长足的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弯车架自行车车架上设置一个让3-7岁小孩站立在上面的踏板,使用该踏板不仅开阔了小孩的视野,而且既安全,又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自行车踏板设置在车架的下部,踏板为水平设置或略为前低后高,或沿前后方向呈弧形,其特征在于踏板的下壁靠近曲柄轮幅的上端,可使曲柄在转动过程中不碰到踏板;踏板的宽度略大于或等于中轴的长度,这一宽度可使脚蹬在转动过程中不碰到踏板,同时骑车人也不有任何防碍,又可容纳小孩双脚的全部或大部分;踏板上有一个与车架活动连结的机构,可将踏板固定在车架上。为进一步使本自行车踏板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在踏板上还设置了具有防滑和减震作用的橡胶垫。由于采用了上述设置的踏板,小孩可以站立在踏板上,并站在家长的身体前面,双手扶着车把,这样前面的事物尽收眼里,都能仔细观察,开阔了小孩的视野,同时锻炼了小孩的双腿,又锻炼了小孩身体的平衡性,并且获得家长最充分的关怀和照料。由于踏板的背面靠近曲柄轮幅的上端,使小孩站立的高度降低,降低重心,增加了自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踏板上有一个与车架活动连结的机构,踏板可随时很简单地从车架上装上或拆下,不用任何工具,使用非常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自行车踏板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2表示沿图1、图4所示A-A剖线的剖视图。图3表示沿图4所示B-B剖线的剖视图。图4表示本技术自行车踏板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5表示本技术自行车踏板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6表示沿图5所示A-A剖线的剖视图。图7表示沿图8所示B-B剖线的剖视图。图8表示本技术自行车踏板第四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1显示踏板1为水平设置或略为前低后高,或沿前后方向呈弧形。踏板1前端中间3壁上开有一个可卡在车架2上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设有一孔24,并贯通到踏板1左右两侧壁上,相应于车架2管两侧壁上的预留孔,在此孔内用直角铰链5从踏板1左或右侧壁上的孔24穿入,经过车架2管两侧壁上的预留孔,再进入踏板1右或左侧的孔24内,这样,踏板1与车架2连接在一起。在踏板1左或右侧壁上的孔24的下端有一凹槽14,凹槽14的形状、深度略大于或等于直角铰链5的横截面,这样直角铰链5就不会突出踏板1的侧壁,脚蹬在转动过程中就不会碰到直角铰链5。直角铰链5下端有一突出踏板1下壁的拨块15,拨动此拨块15可将直角铰链5从孔24里向踏板1外侧方向移出,这样踏板1可很随意地从车架2上拆下。在踏板1下壁上有一形状、大小与车架2管外壁相应并相卡的凹槽16,当小孩站立在踏板1上时,在此凹槽16内,车架2管外壁支撑踏板1,使踏板1保持水平状,该凹槽16里设有减震作用的橡胶垫17。踏板1上壁上设有减震与防滑作用的形状、大小与踏板1上壁相应的橡胶垫18,为进一步使该橡胶垫18具有减震与防滑作用,在该橡胶垫18上壁上设有多个乳头状突起25。在踏板1前端凹槽里也设有橡胶垫26。这三部分橡胶垫是一个整体的三个部分,橡胶垫与踏板1可以用胶粘连在一起,或者在橡胶垫与踏板1相对面上设有多个突起21,它与踏板1壁上的凹孔20相卡紧。图4显示踏板1与车架2第二个活动连接机构,在踏板1后端下壁上有一突起6,突起6的宽度小于左右曲柄内侧之间的距离,这样曲柄在转动过程中就不会碰到突起6,突起6中间4底壁上开有可卡在车架2上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设有一孔24,并贯通到突起6左右两侧壁上,相应于车架2管两侧壁上的预留孔,在此孔24内用直角铰链5穿入。图4还显示了与图1显示内容相同的踏板1与车架2第一个活动连接机构。图5、图8分别显示踏板1与车架2第三、第四个活动连接机构。踏板1前端中间3或后端中间23壁上开有一凹槽,有一个踏板夹7设置在凹槽内,踏板夹7与车架2有一固定机构,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设有一孔24,相应于踏板夹7上端两侧壁上的孔,在此孔24内踏板1与踏板夹7用直角铰链5穿入连接。图5、图9还显示了踏板夹7与车架2的固定机构,踏板夹7上端两侧边缘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片8,该两限位片8两侧,或两侧和上侧边缘与踏板夹7边缘连接,下侧边缘9的形状、大小与车架2管外壁相应,可卡在车架2管外壁上,并且限定踏板夹7上下位置,踏板夹7下端一侧壁上设有一孔22和与之相应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一螺纹孔或一孔,两孔上有一相应于螺纹孔的螺钉10或相应于孔22的螺钉与螺母,旋紧螺钉10,踏板夹7被收紧,并固定在车架2上,该两限位片8的中间分别设有一开口11,开口11可随螺钉10旋紧而合扰,或旋松而张开。在踏板夹7下端两侧边缘上设有略微突出踏板夹7内侧壁的限位片12,该限位片12上侧边缘13的形状、大小与车架2管外壁相应,可卡在车架2管外壁上。为使踏板夹7更加具有固定性、稳定性,可将相应于车架2管两侧壁位置的踏板夹7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凹陷面。图5、图8还显示在踏板1内部还设有增强踏板1结构强度的金属支撑板19,与踏板1注塑在一起。从图4、图5、图8中可知,所示其它内容都包含在图1显示内容中,其中,图5显示有所区别,区别在于踏板1前端凹槽内未设有橡胶垫,踏板1上壁与下壁凹槽里设置的橡胶垫18、橡胶垫17未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踏板1上的凹槽卡在车架2上,用直角铰链5从踏板1侧壁上的孔24穿入,经过车架管两侧壁上的预留孔,再进入踏板1另一侧壁上的孔24,这时踏板1保持水平状,同时固定平稳,小孩的双脚即可站立在上面,双手扶着车把。使用时,先将踏板夹7固定在车架2上,然后将踏板1上的凹槽卡在踏板夹7上其它凹槽卡在车架2上,用直角铰链5从踏板1侧壁上的孔24穿入,经过踏板夹7上端两侧壁上的孔,再进入踏板1另一侧壁上的孔24,这时踏板1保持水平状,同时固定平稳,小孩的双脚即可站立在上面,双手扶着车把。不用时,拨动直角铰链5下端的拨块15,将直角铰链5从孔24内移出,即可拆下踏板1。当然,橡胶垫上设置的防滑与减震作用的突起的形状不局限于乳头状,还可以是矩形、梯形、线条形等适用形状。橡胶垫与踏板连接不局限于用胶粘连,或橡胶垫上的突起与踏板上的凹孔相卡紧,还可以用自攻螺钉或用U形钉固定。踏板的结构也不局限于塑料与金属支撑板注塑结构,还可以是胶合板成形结构、木工板成形结构或者金属铸造成形结构,以及其它成形结构。这些形状与结构的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踏板,踏板设置在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踏板,踏板设置在弯车架自行车的车架的下部,踏板为水平设置或略为前低后高,或沿前后方向呈弧形,其特征在于:踏板(1)的下壁靠近曲柄轮幅的上端;踏板(1)的宽度略大于或等于中轴的长度;踏板(1)上有一个与车架(2)活动连结的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宏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