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5878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包括母礁和子礁,所述母礁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多个百合条;所述子礁为正方体礁块,所述正方体礁块的中心嵌有螺钉;所述子礁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在所述百合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子母牡蛎礁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退化的天然牡蛎礁海域和没有自然牡蛎生长的近海海域进行人工牡蛎移植,利用该牡蛎礁良好的防沉积物、礁体表面高利用率、功能多样化的特性,为牡蛎的固着、牡蛎礁生境的重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养护提供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牡蛎生态系统修复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牡蛎礁是近岸的大量牡蛎个体聚集生长构成的具高度空间异质性的生物集合体,为水体净化、海底生物栖息生境构成、稳定海岸线与底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滨海沿岸的围海造地等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剧、人类对野生牡蛎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野生牡蛎数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泥沙淤积速度加剧使得牡蛎礁生境加速萎缩甚至消亡。为此,有关人员拟通过在退化的天然牡蛎礁海域和没有自然牡蛎生长的近海海域进行人工牡蛎移植及相关实验,达到修复天然牡蛎礁生态功能,改善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目前,世界范围内牡蛎的移植仍处于研究实验阶段,对牡蛎移植方式主要以网袋式牡蛎礁及叠堆构筑牡蛎礁场的方法,设置于近海海域构建形态各异的牡蛎礁场,利用海域自然牡蛎苗或人工牡蛎苗着床于粗糙的礁体表面,并附着生长,达到牡蛎礁场修复重建的目的。但是该类礁体的防沉积物性能差、礁体表面利用率低、礁体使用功能单一等弊,使得牡蛎移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及其使用方法,对退化的天然牡蛎礁海域和没有自然牡蛎生长的近海海域进行人工牡蛎移植,利用该牡蛎礁良好的防沉积物、礁体表面高利用率、功能多样化的特性,为牡蛎的固着、牡蛎礁生境的重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养护提供有利条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包括母礁和子礁,所述母礁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多个百合条;所述子礁为正方体礁块,所述正方体礁块的中心嵌有螺钉;所述子礁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在所述百合条上。所述底座的下部为水泥实心圆柱体,上部为不锈钢构成的圆柱支架。所述圆柱支架由四根不锈钢钢条、两个不锈钢圆形钢圈和两块不锈钢钢板构成,四根钢条两端垂直焊接于两个钢条圈上,其中,一个钢圈嵌于底座下部的水泥实心圆柱体里,两块钢板垂直焊接于另一个钢圈上,每块钢板具有六个预留孔。所述百合条由不锈钢钢板和钢条构成,两钢板呈60°夹角焊接于钢条上,每块钢板上具有六个预留孔,所述钢条的下端稍长于钢板,并具有螺纹。所述子礁的正方体礁块为正方体水泥块,所述正方体水泥块中心嵌有不锈钢螺钉,且螺钉一端露出正方体水泥块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供一种上述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的使用方法,将若干子礁置于近海、养殖实验池中待自然牡蛎苗或人工牡蛎苗着床于子礁体表面固着生长;将若干母礁底座置于修复海域,根据需要排列母礁的底座,并将适量百合条固定于底座上;将附着牡蛎苗的子礁固定于百合条上,并观察牡蛎长势。所述子礁由添加不同浓度的各类营养盐的混凝土在模具中一次浇注成型,以做营养盐对牡蛎长势受控实验。通过调节百合条开口角度进行潮汐及流速对牡蛎生长受控实验,同时利用潮汐清除子礁上的沉积物。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子礁体的粗糙表面增加牡蛎幼体的附着几率,子母牡蛎礁上轻下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圆柱形底座的稳定性,子母牡蛎礁仅一底座面与海底底质接触,其余均暴露于海水中,延长礁体在海底埋陷的时间,增加礁体的使用寿命,礁体上部空间异质性高,礁体除适用于牡蛎固着外仍具集鱼功能,可为牡蛎礁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庇护场所。本专利技术中百合条开口角度可依据潮汐方向调节,有利于借助潮汐清除子礁上的沉积物。本专利技术的子母牡蛎礁组合方式多样,且可进行多种相关受控实验,功能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子母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组合礁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母礁1和子礁2,所述母礁1包括一个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固定有12个百合条12;所述子礁2为正方体礁块21,所述正方体礁块21的中心嵌有螺钉22;所述子礁2通过所述螺钉22固定在所述百合条12上。所述底座11由混凝土和不锈钢构成,底座11下部为水泥实心圆柱体111,上部为不锈钢构成的圆柱支架112。所述支架112由四根不锈钢钢条1121、两个不锈钢圆形钢圈1122和两块不锈钢钢板1123构成,四根钢条1121两端垂直焊接于两个钢条圈1122上,一个钢圈嵌于底座11下部的水泥体里,两块钢板1123垂直焊接于另一个钢圈上,每块钢板1123具六个预留孔1124。所述百合条12由不锈钢钢板121和钢条122构成,两钢板121呈60°夹角焊接于钢条122上,每块钢板121具6个预留孔123,钢条122的下端稍长于钢板121,并具螺纹。所述子礁2由混凝土和不锈钢螺钉构成,正方体礁块21为正方体水泥块,不锈钢螺钉22嵌于正方体水泥块中心,且螺钉22一端露出正方体水泥块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上述牡蛎礁的使用方法,将若干子礁置于近海、养殖实验池中待自然牡蛎苗或人工牡蛎苗着床于子礁体表面固着生长;将若干母礁底座置于修复海域,根据需要排列母礁底座,并将适量百合条开口方向按一定角度固定于底座上;将附着牡蛎苗的子礁固定于百合条上,并观察牡蛎长势。使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的一个:(1)、子礁由混凝土在模具中一次浇注成型,子礁表面粗糙,且混凝土中可添加不同浓度的各类营养盐以做营养盐对牡蛎长势受控实验;(2)、百合条数量和开口方向按需要安置于底座上,通过调节百合条开口角度可进行潮汐及流速对牡蛎生长受控实验,同时可利用潮汐清除子礁上的沉积物。由此可见,子礁中可添加不同浓度的各类营养盐成分,百合条开口角度可依据潮汐方向调节,可进行相关受控实验,功能多样化。礁体具有良好的稳固特性,表面粗糙。百合条开口角度可依据潮汐方向调节,有利于借助潮汐清除子礁上的沉积物。礁体上部空间异质性高,礁体除适用于牡蛎固着外仍具集鱼功能,可为牡蛎礁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庇护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礁(1)和子礁(2),所述母礁(1)包括一个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固定有多个百合条(12);所述子礁(2)为正方体礁块(21),所述正方体礁块(21)的中心嵌有螺钉(22);所述子礁(2)通过所述螺钉(22)固定在所述百合条(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礁(1)和子礁(2),所述母礁(1)包括一个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固定有多个百合条(12);所述子礁(2)为正方体礁块(21),所述正方体礁块(21)的中心嵌有螺钉(22);所述子礁(2)通过所述螺钉(22)固定在所述百合条(12)上;所述百合条(12)由不锈钢钢板(121)和钢条(122)构成,两钢板(121)呈60°夹角焊接于钢条(122)上,所述钢条(122)的下端稍长于钢板(121),并具有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下部为水泥实心圆柱体(111),上部为不锈钢构成的圆柱支架(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拼装式子母牡蛎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支架(112)由四根不锈钢钢条(1121)、两个不锈钢圆形钢圈(1122)和两块不锈钢钢板(1123)构成,四根钢条(1121)两端垂直焊接于两个不锈钢圆形钢圈(1122)上,其中,一个钢圈嵌于底座(11)下部的水泥实心圆柱体里,圆柱支架的两块钢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立全为民熊敏思成伟沈辉包小松冯美袁晓燕周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