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777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包括2根圆形铜导体,2根所述导线绞合形成绞线对,一聚氯乙烯层包覆于所述铝箔外表面,一聚乙烯护套层包覆于所述聚氯乙烯层外表面,所述聚氯乙烯层、聚乙烯护套层之间设置有中间抗拉层;所述中间抗拉层由以下组分组成:聚酰胺6树脂100份、聚癸二酰己二胺28~32份、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2.8~3.5份、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1~1.2份、聚乙烯蜡0.5~0.8份、聚乙二醇0.8~1.2份、乙酸甘油酯0.5~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对信号传输的干扰,使得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话引入线,尤其涉及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话线有二芯和四芯,芯线直径分别有0. 4~1. 0mm,其结构一般是二根或者 四根芯线外包裹聚乙烯,常见的芯线材料为铜等。现有的电话线结构决定其拉伸强度有限, 当需要长距离安装时,需要专门设置钢缆进行加强,否则容易拉断,特别是在一些交通不便 的地区如山区安装时,专门设置钢缆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并且容易损坏,且电气性能 提尚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此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减少了对信号 传输的干扰,使得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包括2 根圆形铜导体,此圆形铜导体外表面包覆有聚乙烯层形成导线,2根所述导线绞合形成绞 线对,一铝箔绕包于所述绞线对外表面,一聚氯乙烯层包覆于所述铝箔外表面,一聚乙烯护 套层包覆于所述聚氯乙烯层外表面,所述聚氯乙烯层、聚乙烯护套层之间设置有中间抗拉 层; 所述中间抗拉层由以下组分组成: 聚酰胺6树脂 100份, 聚癸二酰己二胺 28~32份, 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 10~15份, 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 2. 8~3. 5份, Ν,Ν' -二(β -萘基)对苯二胺 1~1· 2份, 聚乙烯蜡 0. 5~0. 8份, 聚乙二醇 0·8~1·2份, 乙酸甘油酯 0. 5~0. 8份; 所述聚酰胺6树脂相对粘度在2. 5以下; 所述乙稀和降冰片稀共聚物密度为I. 〇l±〇. 〇lg/cm3; 所述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由无定型聚烯烃、马来酸酐、引发剂及润滑剂按比 例100 :0. 4~3 :0. 03~1 :0. 1~0. 3投放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接枝聚合制得,其接枝率为 0· 8%~1· 5%,其融熔指数为 l~10g/10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聚氯乙烯层与中间抗拉层的厚度比为10 :4~6。 2.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乙烯护套层与中间抗拉层的厚度比为10 :4~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其位于聚氯乙烯层、聚乙烯护套层之间设置有中间抗 拉层,该中间抗拉层采用聚酰胺6树脂100份、聚癸二酰己二胺28~32份、乙烯和降冰片烯 共聚物1〇~15份、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2. 8~3. 5份、Ν,Ν' -二(β -萘基)对苯二胺 1~1. 2份,结合铝箔屏蔽,减少了对信号传输的干扰,使得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其次,其中间 抗拉层进一步添加聚乙烯蜡0. 5~0. 8份、聚乙二醇0. 8~1. 2份、乙酸甘油酯0. 5~0. 8份,既 提高了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机械强度、弯曲性能,又提高了聚氯乙烯层、聚乙烯护套层、 中间抗拉层之间的粘接力,避免了施工中出现分层现象。【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圆形铜导体;2、聚乙烯层;3、导线;4、绞线对;5、铝箔;6、聚氯乙 烯层;7、聚乙烯护套层;8、中间抗拉层。【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5 :-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包括2根圆形铜导体1,此圆形铜导体1外表 面包覆有聚乙烯层2形成导线3, 2根所述导线3绞合形成绞线对4, 一铝箔5绕包于所述绞 线对4外表面,一聚氯乙烯层6包覆于所述铝箔5外表面,一聚乙烯护套层7包覆于所述聚 氯乙烯层6外表面,所述聚氯乙烯层6、聚乙烯护套层7之间设置有中间抗拉层8 ; 上述聚氯乙烯层6与中间抗拉层8的厚度比为10 :5或者10 :5. 5,上述聚乙烯护套层 7与中间抗拉层8的厚度比为10 :4. 5或者6。 上述实施例1~5中间抗拉层8由以下组分组成,如表1所示: 表1【主权项】1. 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圆形铜导体(1),此圆形铜导体 (1)外表面包覆有聚乙烯层(2)形成导线(3),2根所述导线(3)绞合形成绞线对(4),一铝 箔(5)绕包于所述绞线对(4)外表面,一聚氯乙烯层(6)包覆于所述铝箔(5)外表面,一聚 乙烯护套层(7)包覆于所述聚氯乙烯层(6)外表面,所述聚氯乙烯层(6)、聚乙烯护套层(7) 之间设置有中间抗拉层(8); 所述中间抗拉层(8)由以下组分组成: 聚酰胺6树脂 100份, 聚癸二酰己二胺 28~32份, 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 10~15份, 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 2. 8~3. 5份, N,N' -二(0 -萘基)对苯二胺 1~1. 2份, 聚乙烯蜡 0. 5~0. 8份, 聚乙二醇 0.8~1.2份, 乙酸甘油酯 0. 5~0. 8份; 所述聚酰胺6树脂相对粘度在2. 5以下; 所述乙稀和降冰片稀共聚物密度为I. 〇l±〇. 〇lg/cm3; 所述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由无定型聚烯烃、马来酸酐、引发剂及润滑剂按比 例100 :0. 4~3 :0. 03~1 :0. 1~0. 3投放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接枝聚合制得,其接枝率为 0? 8%~L5%,其融熔指数为l~10g/10min。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层(6) 与中间抗拉层(8)的厚度比为10 :4~6。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护套层 (7)与中间抗拉层(8)的厚度比为10 :4~6。【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包括2根圆形铜导体,2根所述导线绞合形成绞线对,一聚氯乙烯层包覆于所述铝箔外表面,一聚乙烯护套层包覆于所述聚氯乙烯层外表面,所述聚氯乙烯层、聚乙烯护套层之间设置有中间抗拉层;所述中间抗拉层由以下组分组成:聚酰胺6树脂100份、聚癸二酰己二胺28~32份、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2.8~3.5份、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1~1.2份、聚乙烯蜡0.5~0.8份、聚乙二醇0.8~1.2份、乙酸甘油酯0.5~0.8份。本专利技术减少了对信号传输的干扰,使得抗拉强度显著提高。【IPC分类】C08K5-18, C08L77-06, C08L77-02, H01B7-18, C08K5-103, H01B11-06, C08L23-08, C08L51-06【公开号】CN104795151【申请号】CN201510119387【专利技术人】王存良, 崔久德, 吴世杰 【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抗干扰型电话引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圆形铜导体(1),此圆形铜导体(1)外表面包覆有聚乙烯层(2)形成导线(3),2根所述导线(3)绞合形成绞线对(4),一铝箔(5)绕包于所述绞线对(4)外表面,一聚氯乙烯层(6)包覆于所述铝箔(5)外表面,一聚乙烯护套层(7)包覆于所述聚氯乙烯层(6)外表面,所述聚氯乙烯层(6)、聚乙烯护套层(7)之间设置有中间抗拉层(8);所述中间抗拉层(8)由以下组分组成:聚酰胺6树脂                    100份,聚癸二酰己二胺                  28~32份,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            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        2.8~3.5份,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          1~1.2份,聚乙烯蜡                        0.5~0.8份,聚乙二醇                        0.8~1.2份,乙酸甘油酯                      0.5~0.8份;所述聚酰胺6树脂相对粘度在2.5以下;所述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密度为1.01±0.01g/cm3;所述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由无定型聚烯烃、马来酸酐、引发剂及润滑剂按比例100:0.4~3:0.03~1:0.1~0.3投放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接枝聚合制得,其接枝率为0.8%~1.5%,其融熔指数为1~10g/1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良崔久德吴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