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级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727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六级插头,该六级插头包括:一绝缘体组件、安装于绝缘体组件外围的第一级导通体及第二级导通体,第一级导通体位于第二级导通体前端,并形成同轴阶梯分布,该六级插头还包括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其中,第三、第四级导通体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外围,并位于第二级导通体后方,所述第五、第六导通体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外围,并分别位于第三、第四级导通体后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均通过所述绝缘体组件相互绝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现有产品增加了一级导通体,以致其级数达到六级,为电子信息高效传输提供了一功能,以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头产品
,特指一种六级插头
技术介绍
:以往,在各种电子设备的电连接中使用多级单头插头和与其对应的多级插口,由设于例如耳机等周边电子设备上的多级单头插头及设于多功能型便携电话、便携用音乐播放器等电子设备主体上的多级插口构成连接器。现有的多级单头插头的级数最多是五级,五级导通体的级与级之间均是同轴阶梯分布,在保持直径为Φ3.5mm,且不加大的前提下分布了五级同轴的导通体,导致了级与级之间的绝缘体减少,因此而削弱了级与级之间抗绝缘能力。另外,由于现有的直径为Φ3.5mm的圆形同芯插头的规格最多级数是五级,无法满足电子信息的高效输送需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六级插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六级插头包括:一绝缘体组件、安装于绝缘体组件外围的第一级导通体及第二级导通体,第一级导通体位于第二级导通体前端,并形成同轴阶梯分布,该六级插头还包括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其中,第三、第四级导通体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外围,并位于第二级导通体后方,所述第五、第六导通体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外围,并分别位于第三、第四级导通体后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均通过所述绝缘体组件相互绝缘。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体组件上形成有一绝缘凸起,该绝缘凸起位于所述第五、第六级导通体之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体组件包括一绝缘主体及分别与绝缘主体匹配的绝缘前座、绝缘中座、绝缘后座,其中,该绝缘主体上设置有六个安装位,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分别一一安装于该六个安装位中,并通过所述绝缘前座、绝缘中座、绝缘后座相互绝缘。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中座包括一绝缘环及分别成型于绝缘环前后两端的第一绝缘条和第二绝缘条,其中,该第二绝缘条上成型有所述的绝缘凸起;所述第一绝缘条将所述第三、第四级导通体分隔,该第一绝缘条将所述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分隔,该绝缘环将第三、第四级导通体与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分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级导通体包括第一接触部及位于第一接触部后端的第一接线部,该第一接触部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前端端部,该第一接线部呈棒状,其依次穿过所述绝缘主体、绝缘前座、绝缘中座、绝缘后座,并显露于绝缘后座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级导通体包括第二接触部及位于第二接触部后端的第二接线部,该第二接触部呈圆环状,其包覆于绝缘主体前端外围,所述绝缘前座套接于第二接触部与第二接线部之间,所述第二接线部依次穿过绝缘主体、绝缘中座、绝缘后座,并显露于绝缘后座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级导通体包括固为一体的第三接触部及第三接线部,该第三接触部及第三接线部的截面均呈圆弧形,其中,该第三接触部包覆固定于绝缘主体及绝缘前座外围,第三接线部穿过绝缘中座和绝缘后座,并显露于绝缘后座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级导通体的形状及结构均与第三级导通体的形状及结构一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五级导通体包括固为一体的第五接触部及第五接线部,该第五接触部及第五接线部的截面均呈圆弧形,其中,该第五接触部包覆固定于绝缘主体及绝缘中座外围,第五接线部穿过绝缘后座,并显露于绝缘后座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六级导通体的形状及结构均与第五级导通体的形状及结构一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直径是Φ3.5mm,其与现有产品直径一致,也就是说,本技术在保持直径Φ3.5mm不加大的前提下巧妙地分布了六级导通体,其中,所述第三、第四级导通体左右对称分布,且第五、第六导通体同样为左右对称分布,此结构可大大增加了级与级之间的绝缘面积,因此增强了级与级之间抗绝缘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比现有产品增加了一级导通体,以致其级数达到六级,为电子信息高效传输提供了一功能,以大大提高本技术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3所示,一种六级插头,其包括:一绝缘体组件1、安装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的第一级导通体2及第二级导通体3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4、5、6、7,其中,第一级导通体2位于第二级导通体3前端,并形成同轴阶梯分布,所述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并位于第二级导通体3后方,所述第五、第六导通体6、7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并分别位于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后方;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2、3、4、5、6、7均通过所述绝缘体组件1相互绝缘。由于所述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左右对称,且第五、第六导通体6、7同样为左右对称,于所述绝缘体组件1上形成有一绝缘凸起101,该绝缘凸起101位于所述第五、第六级导通体6、7之间,以此便于和相配插座连接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出现接触偏移的现象。所述绝缘中座13包括一绝缘环131及分别成型于绝缘环131前后两端的第一绝缘条132和第二绝缘条133,其中,该第二绝缘条133上成型有所述的绝缘凸起101;所述第一绝缘条132将所述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分隔,该第一绝缘条132将所述第五、第六级导通体6、7分隔,该绝缘环133将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与第五、第六级导通体6、7分隔。所述的绝缘体组件1包括一绝缘主体11及分别与绝缘主体11匹配的绝缘前座1、绝缘中座13、绝缘后座14,其中,该绝缘主体11上设置有六个安装位,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2、3、4、5、6、7分别一一安装于该六个安装位中,并通过所述绝缘前座12、绝缘中座13、绝缘后座14相互绝缘。所述第一级导通体2包括第一接触部21及位于第一接触部21后端的第一接线部22,该第一接触部21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11前端端部,该第一接线部22呈棒状,其依次穿过所述绝缘主体11、绝缘前座12、绝缘中座13、绝缘后座14,并显露于绝缘后座14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级插头,其包括:一绝缘体组件(1)、安装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的第一级导通体(2)及第二级导通体(3),第一级导通体(2)位于第二级导通体(3)前端,并形成同轴阶梯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4、5、6、7),其中,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并位于第二级导通体(3)后方,所述第五、第六导通体(6、7)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并分别位于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后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2、3、4、5、6、7)均通过所述绝缘体组件(1)相互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级插头,其包括:一绝缘体组件(1)、安装于绝缘体组件(1)外
围的第一级导通体(2)及第二级导通体(3),第一级导通体(2)位于第二级导
通体(3)前端,并形成同轴阶梯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第四、第
五、第六级导通体(4、5、6、7),其中,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以左右
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并位于第二级导通体(3)后方,所述
第五、第六导通体(6、7)以左右对称且并列设置于绝缘体组件(1)外围,并
分别位于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后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
五、第六级导通体(2、3、4、5、6、7)均通过所述绝缘体组件(1)相互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级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组件(1)
上形成有一绝缘凸起(101),该绝缘凸起(101)位于所述第五、第六级导通体
(6、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级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组件
(1)包括一绝缘主体(11)及分别与绝缘主体(11)匹配的绝缘前座(1)、绝
缘中座(13)、绝缘后座(14),其中,该绝缘主体(11)上设置有六个安装位,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级导通体(2、3、4、5、6、7)分别
一一安装于该六个安装位中,并通过所述绝缘前座(12)、绝缘中座(13)、绝缘
后座(14)相互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六级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中座(13)
包括一绝缘环(131)及分别成型于绝缘环(131)前后两端的第一绝缘条(132)
和第二绝缘条(133),其中,该第二绝缘条(133)上成型有所述的绝缘凸起(101);
所述第一绝缘条(132)将所述第三、第四级导通体(4、5)分隔,该第一绝缘

\t条(132)将所述第五、第六级导通体(6、7)分隔,该绝缘环(133)将第三、
第四级导通体(4、5)与第五、第六级导通体(6、7)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六级插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淼庆丘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饶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