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6593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包括泵室,泵室上部外壁设有环形台阶,在泵室上套设有瓶盖,在泵室上端设有锁紧盖,在泵室内活动设置有上泵杆,上泵杆设置在锁紧盖内,在上泵杆上端连接有弯嘴,弯嘴包括有弯嘴座,在弯嘴座内设有连接内圈,在弯嘴座上设有与连接内圈相连通的弯嘴管,在连接内圈外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连接内圈套设在上泵杆上,在上泵杆上部内壁设有上泵珠限位台阶,在上泵珠限位台阶上设有能上泵珠,在上泵杆下端连接有活塞组件,在泵室下部设有弹簧定位台阶,在弹簧定位台阶与活塞组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弹簧定位台阶下方的泵室上设有泵珠组件,在泵珠组件下方的泵室上进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
技术介绍
乳液泵由于其设计精美,使用方便,已广泛地应用与日化和医药等行业。但是现有的乳液泵零件多,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现有乳液泵设计上的缺陷,产品耗费材料相对比较多,增加生产成本。故此,现有的乳液泵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轻量化新型乳液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泵室,在所述泵室上部外壁设有环形台阶,在所述泵室上套设有瓶盖,在所述泵室上端设有能将瓶盖锁定在环形台阶上的锁紧盖,在所述泵室内活动设置有上泵杆,所述上泵杆设置在所述锁紧盖内,在所述上泵杆上端连接有弯嘴,所述弯嘴包括有弯嘴座,在所述弯嘴座内设有连接内圈,在所述弯嘴座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内圈相连通的弯嘴管,在所述连接内圈外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连接内圈套设在所述上泵杆上,在所述上泵杆上部内壁设有上泵珠限位台阶,在所述上泵珠限位台阶上设有能上泵珠,在所述上泵杆下端连接有活塞组件,在所述泵室下部设有弹簧定位台阶,在所述弹簧定位台阶与活塞组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所述弹簧定位台阶下方的泵室上设有泵珠组件,在所述泵珠组件下方的泵室上进液口。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内圈内设有能防止所述上泵珠进入弯嘴管的限位凸柱。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有下泵杆,在所述下泵杆上部外壁上设有双扣线,在所述上泵杆下端内壁与所述双扣线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双扣槽,所述的双扣线扣接在所述双扣槽内,在所下泵杆下端设有限位部,在上泵杆下部外壁上设有限位凸环,在所述限位凸环与限位部之间活动套设有活塞,在所述下泵杆上设有贯穿下泵杆的通孔,所述下泵杆外壁与活塞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的活塞包括有塞座,在所述塞座外侧设有能与泵室内壁密封的外塞体,在所述塞座内侧设有能与上泵杆外壁或限位部外壁密封的内塞体,在所述塞座上端设有能与锁紧盖形成密封的中间密封凸环,所述的中间密封凸环设置在所述外塞体与内塞体之间的塞座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盖包括有盖体,在所述盖体上设有外连接凸环和内连接凸环,在所述外连接凸环内壁设有扣线槽,在所述泵室上端外壁设有与所述扣线槽相配合的扣线环,在所述内连接凸环下部设有能与上泵杆外壁密封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内连接凸环之间设有便于密封环形变的环槽,在所述中间密封凸环上端设有连接环槽,活塞上升到最高位时所述中间密封凸环设置在所述连接环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泵杆上端设有上卡钩,在所述弯嘴下端内壁设有下卡钩,所述上卡钩卡接在所述下卡钩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内圈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在所述内连接凸环内壁设有旋接螺纹,弯嘴锁定时所述连接螺纹旋接在所述旋接螺纹内,在所述上泵杆上部设有限位台阶,所述连接内圈下端顶压在所述限位台阶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珠机构包括有泵珠室,在所述泵珠室内设有泵珠,在所述泵珠室下端设有防止泵珠落入进液口的限位连接台阶。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部内设有弹簧卡槽,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弹簧卡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台阶下方的泵室外壁套设有密封垫。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口外套接有引液管。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中在弯嘴的连接内圈外壁上设置加强筋,可将较厚减薄,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同比现有同款式乳液泵在原材料上减轻20% -30%,还可解决因胶位厚在注塑过程产生的气泡、缩痕。二、本技术中将锁瓶盖的牙底径加大,不但省材料,还增加与瓶子配合的多样性。三、本技术中下泵杆与上泵杆配合采用双扣线和双扣槽的方式配合紧固,连接方便快捷,牢固可靠。四、本技术中引液管与泵室进液口之间采用外插的方式紧固,可将引液管做得更小,易套管,省材料。五、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弯嘴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包括有泵室1,在所述泵室I上部外壁设有环形台阶2,在所述泵室I上套设有瓶盖3,在所述泵室I上端设有能将瓶盖3锁定在环形台阶2上的锁紧盖4,在所述泵室I内活动设置有上泵杆5,所述上泵杆5设置在所述锁紧盖4内,在所述上泵杆5上端连接有弯嘴6,所述弯嘴6包括有弯嘴座7,在所述弯嘴座7内设有连接内圈8,在所述弯嘴座7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内圈8相连通的弯嘴管9,在所述连接内圈8外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10,所述连接内圈8套设在所述上泵杆5上,在所述上泵杆5上部内壁设有上泵珠限位台阶11,在所述上泵珠限位台阶11上设有上泵珠12,在所述上泵杆5下端连接有活塞组件13,在所述泵室I下部设有弹簧定位台阶14,在所述弹簧定位台阶14与活塞组件1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在所述弹簧定位台阶14下方的泵室I上设有泵珠组件16,在所述泵珠组件16下方的泵室I上进液口 17。本技术中在所述连接内圈8内设有能防止所述上泵珠12进入弯嘴管9的限位凸柱18。本技术中所述活塞组件13包括有下泵杆19,在所述下泵杆19上部外壁上设有双扣线20,在所述上泵杆5下端内壁与所述双扣线20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双扣槽21,所述的双扣线20扣接在所述双扣槽21内,在所下泵杆19下端设有限位部22,在上泵杆5下部外壁上设有限位凸环23,在所述限位凸环23与限位部22之间活动套设有活塞24,在所述下泵杆19上设有贯穿下泵杆19的通孔25,所述下泵杆19外壁与活塞24内壁之间设有间隙26,所述间隙26与通孔25相互连通,所述的活塞24包括有塞座27,在所述塞座27外侧设有能与泵室I内壁密封的外塞体28,在所述塞座27内侧设有能与上泵杆5外壁或限位部22外壁密封的内塞体29,在所述塞座27上端设有能与锁紧盖4形成密封的中间密封凸环30,所述的中间密封凸环30设置在所述外塞体28与内塞体29之间的塞座27上。本技术中所述锁紧盖4包括有盖体31,在所述盖体31上设有外连接凸环32和内连接凸环33,在所述外连接凸环32内壁设有扣线槽34,在所述泵室I上端外壁设有与所述扣线槽34相配合的扣线环35,在所述内连接凸环33下部设有能与上泵杆5外壁密封的密封环37,所述密封环37与内连接凸环33之间设有便于密封环37形变的环槽36,在所述中间密封凸环30上端设有连接环槽38,活塞24上升到最高位时所述中间密封凸环30设置在所述连接环槽38内。[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泵珠结构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泵室(1),在所述泵室(1)上部外壁设有环形台阶(2),在所述泵室(1)上套设有瓶盖(3),在所述泵室(1)上端设有能将瓶盖(3)锁定在环形台阶(2)上的锁紧盖(4),在所述泵室(1)内活动设置有上泵杆(5),所述上泵杆(5)设置在所述锁紧盖(4)内,在所述上泵杆(5)上端连接有弯嘴(6),所述弯嘴(6)包括有弯嘴座(7),在所述弯嘴座(7)内设有连接内圈(8),在所述弯嘴座(7)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内圈(8)相连通的弯嘴管(9),在所述连接内圈(8)外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10),所述连接内圈(8)套设在所述上泵杆(5)上,在所述上泵杆(5)上部内壁设有上泵珠限位台阶(11),在所述上泵珠限位台阶(11)上设有上泵珠(12),在所述上泵杆(5)下端连接有活塞组件(13),在所述泵室(1)下部设有弹簧定位台阶(14),在所述弹簧定位台阶(14)与活塞组件(1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在所述弹簧定位台阶(14)下方的泵室(1)上设有泵珠组件(16),在所述泵珠组件(16)下方的泵室(1)上进液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考施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