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628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对称的两个1/2半螺母,两个1/2半螺母均具有通孔,光杆穿过通孔,并且光杆两端固定在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的左侧壁与1/2左半螺母之间安装有弹簧,壳体的右侧壁与右1/2半螺母之间也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套于光杆上,所述的两个1/2半螺母之间开有轨迹槽,轨迹槽内置有转动凸轮,所述的转动凸轮呈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半螺母、光杆和弹簧机构可以实现两个1/2半螺母的闭合,而当两个1/2半螺母之间的相转动凸轮运动到指定的位置时,便可以将两个1/2半螺母重新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合控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螺母与丝杠的配合传动主要运用在一些装夹工具上,例如台虎钳,数控机床等。现在一般传动大部分运用的是全螺母与丝杠相配合,在手柄的转动或者电力的驱动下全螺母带动机构在丝杠上运动,这样的传动较慢,需要的时间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建构简单,控制开合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对称的两个1/2半螺母,两个1/2半螺母均具有通孔,光杆穿过通孔,并且光杆两端固定在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的左侧壁与左1/2半螺母之间安装有弹簧,壳体的右侧壁与右1/2半螺母之间也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套于光杆上,所述的两个1/2半螺母之间开有轨迹槽,轨迹槽内置有转动凸轮,所述的转动凸轮呈椭圆形。所述的转动凸轮连接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控制转盘。本技术起到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半螺母、光杆和弹簧机构可以实现两个1/2半螺母的闭合,而当两个1/2半螺母之间的相转动凸轮运动到指定的位置时,便可以将两个1/2半螺母重新开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半螺母与转动凸轮的结构图。图中:1、壳体,2、右1/2半螺母,3、左1/2半螺母,4、光杆,5、弹簧,6、轨迹槽顶点,7、轨迹槽,8、转动凸轮,9、轨迹槽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包括一壳体1,壳体I内安装有对称的右1/2半螺母2和左1/2半螺母3,右1/2半螺母2和左1/2半螺母3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半螺母。两个1/2半螺母均具有通孔,光杆4穿过通孔,并且光杆4两端固定在壳体I的两个侧壁上,壳体I的左侧壁与左1/2半螺母3之间安装有弹簧5,壳体I的右1/2侧壁与右1/2半螺母2之间也安装有弹簧5,所述的两个弹簧5套于光杆4上,所述的两个1/2半螺母之间开有轨迹槽7,轨迹槽7内置有转动凸轮8,使得转动凸轮8在轨迹槽7内转动,所述的转动凸轮7呈椭圆形。轨迹槽7上下两端点为轨迹槽顶点6,轨迹槽7左右两端点为轨迹槽凹点9,两个轨迹槽顶点6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轨迹槽凹点9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转动凸轮7转到轨迹槽凹点9时,右1/2半螺母2和左1/2半螺母3为打开状态,当转动凸轮7转到轨迹槽转到两个轨迹槽顶点时,弹簧压缩右1/2半螺母2和左1/2半螺母3,使得右1/2半螺母2和左1/2半螺母3为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为了更方便的转动转动凸轮8,,转动凸轮8连接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控制转盘10。只需要转动控制转盘10就可以完成对右1/2半螺母2和左1/2半螺母3的开闭。【主权项】1.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对称的两个1/2半螺母,两个1/2半螺母均具有通孔,光杆穿过通孔,并且光杆两端固定在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的左侧壁与左1/2半螺母之间安装有弹簧,壳体的右侧壁与右1/2半螺母之间也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套于光杆上,所述的两个1/2半螺母之间开有轨迹槽,轨迹槽内置有转动凸轮,所述的转动凸轮呈椭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凸轮连接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控制转盘。【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对称的两个1/2半螺母,两个1/2半螺母均具有通孔,光杆穿过通孔,并且光杆两端固定在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的左侧壁与1/2左半螺母之间安装有弹簧,壳体的右侧壁与右1/2半螺母之间也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套于光杆上,所述的两个1/2半螺母之间开有轨迹槽,轨迹槽内置有转动凸轮,所述的转动凸轮呈椭圆形。本技术起到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半螺母、光杆和弹簧机构可以实现两个1/2半螺母的闭合,而当两个1/2半螺母之间的相转动凸轮运动到指定的位置时,便可以将两个1/2半螺母重新开合。【IPC分类】F16H25-24【公开号】CN204477227【申请号】CN201520153630【专利技术人】鲁超奇, 马国栋, 陈华, 柴成杰, 查敏超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半螺母的开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对称的两个1/2半螺母,两个1/2半螺母均具有通孔,光杆穿过通孔,并且光杆两端固定在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的左侧壁与左1/2半螺母之间安装有弹簧,壳体的右侧壁与右1/2半螺母之间也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套于光杆上,所述的两个1/2半螺母之间开有轨迹槽,轨迹槽内置有转动凸轮,所述的转动凸轮呈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超奇马国栋陈华柴成杰查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