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雄飞专利>正文

新颖的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55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自行车、三轮车上使用的一种新颖的自行车鞍座,主要由无级可调夹持装置,套筒式减振器以及座垫三部分组成,在升降杆(3)上部装有与座盘(10)连成一体的蜗轮(B)、以及蜗杆(2)并由螺钉(9)定位,螺母(12)拼紧固定,同时在减振杆(3)下部中心轴(D)与升降套(7)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减振弹簧(6),中心轴(D)的端部由螺钉(5)封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合理,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使用十分方便可靠,舒服,可在自行车、三轮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自行车、三轮车上使用的新颖的自行车鞍座。现有在自行车、三轮车上使用的鞍座主要有座垫、减振弹簧、升降杆以及角度可调的夹持装置组成,由于其结构不够合理,座垫水平角度的位置不能任意调节、甚至当螺钉拼紧后在骑车过程中还会发生松动摇摆现象,尤其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座垫缺乏足够柔软的弹性,以及有效的减振效果,久座后容易感到吃力不舒服。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外形简洁美观,减振效果更好,使用方便可靠的主要由座垫、无级可调夹持装置以及套筒式减振器三部分组成的新颖的自行车鞍座,无级可调夹持装置在减振杆(3)的上部装有蜗杆(2),并由定位盖(1)定位固定,与座盘(10)连成一体的蜗轮(B)在减振杆(3)上部两夹板(C)中间与蜗杆(2)配合并由螺钉(9)定位,螺母(12)拼紧固定,套筒式减振器在减振杆(3)下部与升降套(7)之间空腔内装有减振弹簧(6),减振杆(3)下部的中心轴(D)上带有花键,并与升降套(7)下部(G)处的花键槽滑动配合,在减振杆(3)下部的中心轴(D)的端部由螺钉(5)封顶固定,座垫(11)由加厚海棉(F)和保护层(E)组成。下面由附图将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无级可调夹持装置A-A的剖视图图1、图2,松开夹套(8)上的螺钉(4),减振杆(3)和升降套(7)同时上下升降,当座垫(11)调节到需要的高度位置时,拼紧夹套(8)上的螺钉(4),升降套(7)就被夹套(8)夹紧固定,由于减振杆(3)下部的中心轴(D)上带有花键并与升降套(7)下部(G)处的花键槽是定向的滑动配合,因此,减振杆(3)在升降套(7)内只能作轴线方向的上下伸缩运动,而不能绕轴线转动,松开减振杆(3)上部的螺母(12),转动调节蜗杆(2),这时,带有蜗轮(B)的座盘(10)绕螺钉(9)轴心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位置转动,当座垫(11)调节到需要的水平角度位置时,拼紧螺母(12)、减振杆(3)上部的两块夹板(C)将座盘(10)上的蜗轮(B)夹紧固定,由于蜗轮(B)与蜗杆(2)之间的传动具有逆行自锁的特性,在骑车过程中即使螺母(12)没有拼紧发生松动,座盘(10)上的蜗轮(B)在没有夹紧固定的松驰状态下产生的微小摇摆,对骑车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座盘(10)上装有保护层(E)和具有足够弹性的加厚海棉(F)组成的座垫(11),骑车时,由于人体重力的作用,座垫(11)受力压缩到一定极限时仍有一种足够弹性和十分柔软的感觉,同时,减振杆(3)沿升降套(7)内壁向下滑动时,压缩减振弹簧(6),并使座垫(11)保持在一定高度,当遇到高低不平的路面时,减振弹簧(6)将随大小不同强度的冲击振动而十分灵敏地不断上下伸缩,从而大大减轻了冲击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同时,由于减振杆(3)以及减振杆(3)上的座垫(11)是整体的连续不断的上下运动,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同一般的轻松舒服的感觉。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紧凑,减振性能优越,使用十分方便可靠,在自行车、三轮车上可广泛应用。权利要求1.在自行车、三轮车上使用的一种新颖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在减振杆(3)的上下部分别装有无级可调夹持装置以及套筒式减振器,a.无级可调夹持装置在减振杆(3)上部装有蜗杆(2)并由定位盖(1)定位固定,与座盘(10)连成一体的蜗轮(B)在减振杆(3)上部两夹板(C)中间由螺钉(9)定位并由螺母(12)拼紧固定,b.套筒式减振器在减振杆(3)下部的中心轴(D)与升降套(7)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减振弹簧(6),中心轴(D)端部由螺钉(5)封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颖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减振杆(3)下部中心轴(D)上带有花键并与升降套(7)下部(G)处的花键槽是滑动配合。专利摘要在自行车、三轮车上使用的一种新颖的自行车鞍座,主要由无级可调夹持装置,套筒式减振器以及座垫三部分组成,在升降杆(3)上部装有与座盘(10)连成一体的蜗轮(B)、以及蜗杆(2)并由螺钉(9)定位,螺母(12)拼紧固定,同时在减振杆(3)下部中心轴(D)与升降套(7)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减振弹簧(6),中心轴(D)的端部由螺钉(5)封顶固定。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合理,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使用十分方便可靠,舒服,可在自行车、三轮车上得到广泛应用。文档编号B62J1/08GK2463272SQ0120484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雄飞 申请人:刘雄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自行车、三轮车上使用的一种新颖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在减振杆(3)的上下部分别装有无级可调夹持装置以及套筒式减振器,a.无级可调夹持装置:在减振杆(3)上部装有蜗杆(2)并由定位盖(1)定位固定,与座盘(10)连成一体的蜗轮(B) 在减振杆(3)上部两夹板(C)中间由螺钉(9)定位并由螺母(12)拼紧固定,b.套筒式减振器:在减振杆(3)下部的中心轴(D)与升降套(7)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减振弹簧(6),中心轴(D)端部由螺钉(5)封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刘雄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