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和包括该液压阀的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961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阀(1),包括壳体(3)、安装在壳体(3)的柱形腔室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外阀芯(20)、和同轴地安装在外阀芯(20)的内孔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内阀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芯(20)和内阀芯(10)构造成通过先导压力控制所述外阀芯(20)和内阀芯(10)沿纵向方向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液压阀的装载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阀,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双阀芯的液压阀。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液压阀的装载机。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和铁路建设、建筑行业以及煤炭、矿山开采等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典型的装载机一般地包括行走装置和工作装置,装载机的物料铲掘和装卸作业是通过工作装置完成的。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包括动臂和铲斗,装载机的液压系统分别向与动臂和铲斗相关联的液压缸供给液压流体,由此实现不同的动作,包括铲挖、动臂举升或下降、铲斗倾翻卸料等。具体而言,装载机的液压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动臂举升或下降的提升液压缸和用于控制铲斗的铲斗液压缸。来自工作泵的液压流体可以通过第一换向阀被引导到提升液压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中的一者,来自提升液压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中的另一者的液压流体可返回油箱。另外,来自工作泵的液压流体可与第一换向阀独立地通过第二换向阀被引导到铲斗液压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中的一者,来自铲斗液压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中的另一者的液压流体可返回油箱。第一换向阀能够改变流向提升液压缸或从提升液压缸流出的液压流体的方向,从而控制提升液压缸活塞杆的伸长或缩短,由此控制动臂的举升或下降。第二换向阀能够改变流向铲斗液压缸或从铲斗液压缸流出的液压流体的方向,从而控制铲斗液压缸活塞杆的伸长或缩短,由此控制铲斗的动作,包括铲挖、卸料等。装载机的这种液压系统由于包括两个独立的换向阀,因此通常体积和重量较大,制造成本因此也较高。本专利技术旨在对现有技术的装载机的液压系统进行改进,进一步降低装载机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阀,其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的柱形腔室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外阀芯、和同轴地安装在外阀芯的内孔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内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芯和内阀芯构造成通过先导压力控制所述外阀芯和内阀芯沿纵向方向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液压阀的装载机。【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阀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沿包含液压阀的内阀芯和外阀芯的公共轴线的水平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内阀芯和外阀芯均处于中位;图3A是沿与图2相同的水平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外阀芯处于中位,内阀芯处于右位;图3B是沿包含内阀芯和外阀芯的公共轴线的竖直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外阀芯处于中位,内阀芯处于右位;图4A是沿与图2相同的水平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外阀芯处于中位,内阀芯处于左位;图4B是沿与图3B相同的竖直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外阀芯处于中位,内阀芯处于左位;图5是沿与图3B相同的竖直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外阀芯和内阀芯均处于左位;图6是沿与图3B相同的竖直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其中外阀芯和内阀芯均处于右位;和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阀的示意性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水平”、“竖直”的描述是相对于液压阀以其阀芯处于水平位置的状态被放置在一水平面上而言的,关于“左”、“右”的描述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所示的方向而言的,相关的描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阀的任何不适当的限定。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阀I的示意图。液压阀I总体上包括壳体3、可用于接收来自作业泵(未示出)的液压流体的第一端口 P、可用于与液压流体罐流体连通的第二端口 T、可用于分别连接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第三端口 Al和第四端口 B1、以及可用于分别连接到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第五端口 A2和第六端口 B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可以是装载机的用于控制动臂举升或下降的提升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可以是装载机的用于控制铲斗的铲斗液压缸。应当理解,这里提到的第一和第二液压缸可以是能够实现任何其他控制功能的液压缸。图2是图1的液压阀I的水平截面图。如图2所示,液压阀I包括安装在壳体3的柱形腔室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外阀芯20、和同轴地安装在外阀芯20的内孔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内阀芯10。外阀芯20的右端通过一复位弹簧(未示出)与壳体3的肩部32连接,其左端通过一复位弹簧(未示出)与保持件34连接,保持件34例如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的相应端部。外阀芯20通过复位弹簧被朝向其中位位置偏压。在壳体3的右端设置有端盖部件5,在壳体3的左侧设置有另一端盖部件(未示出),以便封闭液压阀1,由此在柱形腔室的右端形成第一先导压力腔30,在柱形腔室的左端形成第二先导压力腔40。内阀芯10的左端具有一直径减小的区段7,在该区段7上设置有通过未示出的弹簧元件连接在一起并被预加载的两个保持部件71和72,第一保持部件71抵靠在所述另一端盖部件上,第二保持部件72抵靠在内阀芯10的肩部15上。内阀芯10通过弹簧元件被朝向其中位位置偏压。在如图2所示的水平截面中,外阀芯20沿纵向方向包括相对于外阀芯的轴线对称设置的成对的第一开口 21和成对的第二开口 22,内阀芯10沿纵向方向具有3个直径减小的区段,由此沿着内阀芯10形成3个环形槽,具体为第一环形槽11、第二环形槽12和第三环形槽13。在与图2所示的水平截面垂直的竖直截面中,例如参见图3B,外阀芯20沿纵向方向包括相对于外阀芯的轴线对称设置的成对的第三开口 23、成对的第四开口 24、和成对的第五开口 25。沿纵向方向观察,第一开口 21位于第三开口 23和第四开口 24之间,第二开口 22位于第四开口 24和第五开口 25之间。另外,例如如图3B所示,对称设置的成对的第三开口 23、第四开口 24和第五开口25分别形成在外阀芯20的外表面上的相应地成对对称设置的第三凹陷部231、第四凹陷部241和第五凹陷部251中,所述凹陷部的功能将在下面参照图5和图6进行说明。外阀芯20上的各个开口被构造成使得当外阀芯20处于如图2所示的中位位置时,第一开口 21与液压阀I的第四端口 BI流体连通,第二开口 22与第三端口 Al流体连通,第三开口 23与第二端口 T流体连通,第四开口 24与第一端口 P流体连通,而从壳体3内部通向第五端口 A2和第六端口 B2的通路被外阀芯20的壁阻断。在图2所示的工作状态,内阀芯10和外阀芯20两者都处于它们各自的中位位置。此时,第一端口 P不与第三端口 Al、第四端口 B1、第五端口 A2和第六端口 B2中的任一个流体连通。图3A和图3B示出先导压力被供应到第二先导压力腔40中时对应的液压阀I的工作状态。其中,图3A是沿包含内阀芯10和外阀芯20的公共轴线的水平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图3B是沿包含内阀芯10和外阀芯20的公共轴线的竖直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如图3A和3B所示,当先导压力被供应到第二先导压力腔40中时,该先导压力作用在内阀芯10的左端面50上,推动内阀芯10向右移动到其右位。外阀芯20保持在中位。此时,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阀(1),包括壳体(3)、安装在壳体(3)的柱形腔室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外阀芯(20)、和同轴地安装在外阀芯(20)的内孔中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的内阀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芯(20)和内阀芯(10)构造成通过先导压力控制所述外阀芯(20)和内阀芯(10)沿纵向方向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发吴海峰游善兰桑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