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3636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9:06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包括工作台、上张力放线机构、下张力放线机构、机架、导线交叉换向机构;所述上张力放线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张力放线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位于上张力放线机构下方;所述导线交叉换向机构位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工作台安装在水平移动滑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其上、下张力放线机构分别对两组放线线圈提供独立张力输出,导线交叉换向机构在线圈绕制过程中对导线进行每层的左右交叉换向,水平移动滑台调节双张力放线机构和导线交叉换向机构在线圈绕制过程的左右移动,通过此放线装置使的线圈绕制过程各导线张力更可控,层间导线交叉更方便,操作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绕制的放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股导线分别张力控制和导线可左右交叉换向绕制线圈的放线装置,其典型应用在无感线圈双股法的绕制。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的无感线圈绕制方法是双绕法,即将一段导线从中点对折并在一起,先将该导线中点固定在骨架上,然后两股导线同时绕制,每一层结束换层时再将两导线左右交叉绕制。左右交叉绕制即两并行的导线在本层时一根是在绕线方向的外侧,换到下一层后需左右交叉两导线使这根导线仍在绕线方向的外侧,照此方绕制到最后两导线出线。现有的绕线设备普遍是按单根导线绕制设计的,只有单个的放线架,用此类绕线机绕制无感线圈的时,需将两根导线线盘安装到同一放线架上,将两导线拉到绕线机骨架上面,调节两导线长度使其基本一至并固定,开启绕线张力开始绕制,由于此类绕线机只有一个张力输出放线架,且两导线骨架到线圈骨架的距离无法安全保证一至,随着两导线的放线此距离将越来越大,故始终会造成一根导线无张力或小张力,影响绕线质量。另外,每层导线绕制完成进行下层导线绕制时需要将两导线左右位置进行交叉换向,导至两导线交叉后长度变的更不一至,影响线圈绕线质量。怎样解决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上张力放线机构(6)、下张力放线机构(4)、机架(5)、导线交叉换向机构(3);所述上张力放线机构(6)安装在机架(5)上,机架(5)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下张力放线机构(4)安装在工作台(2)上,位于上张力放线机构(6)下方;所述导线交叉换向机构(3)安装在工作台(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上张力放线机构(6)、下张力放线机构(4)、机架(5)、导线交叉换向机构(3);所述上张力放线机构(6)安装在机架(5)上,机架(5)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下张力放线机构(4)安装在工作台(2)上,位于上张力放线机构(6)下方;所述导线交叉换向机构(3)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导线交叉换向机构(3)包括固定架(31)、固定导线轮(33)、活动导线轮(34);所述固定导线轮(33)安装在固定轴(32)上,固定轴(32)安装在固定架(31)上;活动导线轮(34)安装在活动轴(35)上,活动轴(35)通过连接器(39)与气缸(37)相连;活动导线轮(34)与固定导线轮(33)为上、下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张力放线机构(6)包括上马达(61)、上离合器(62)、上轴杆(66)、上放线盘(65);所述上轴杆(66)通过上离合器(62)与上马达(6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上放线盘(65)安装在上轴杆(6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绕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张力放线机构(4)包括下马达(41)、下离合器(42)、下轴杆(46)、下放线盘(45);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波卞文龙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