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尤其涉及斜拉桥、悬索桥气弹模型等柔性结构模态测试的新型激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大跨度悬索桥或斜拉桥进行设计时都会进行风洞试验。风洞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测量斜拉桥或悬索桥气弹模型的模态。传统方法测试模态时需使用力锤或激振器与模型结构相接触,施加荷载,用自由振动或强迫振动的方法得到模型的动力特性。斜拉桥、悬索桥气弹模型多为柔性结构,刚度较小。用激振器直接作用在模型上测试得到的结果精度较低。因为力锤或激振器作用时,与模型的接触带来较大的附加刚度和附加质量,使得结构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造成模态测试结果的误差,进一步影响后续风洞试验的准确性。另外传统激振方法多为单点激励,只能激发出低阶模态,很难激发出对桥梁颤振等风致振动分析重要的高阶模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消除附加刚度和附加质量对气弹模型模态测试结果的影响。该装置能够对气弹模型施加多点激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用于对气弹模型等柔性结构进行气动激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气泵、管路、气体喷口和电磁阀组成;由气泵供气的气缸通过气路分支器与分支气路连接;分支气路的端头设置有由电磁阀所控制的气体喷口;所述电磁阀与气体喷口一体设置,并被三脚架支撑在气弹模型下方;电磁阀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用于对气弹模型等柔性结构进行气动激振,其特
征在于:主要由气泵、管路、气体喷口和电磁阀组成;由气泵供气的气缸通过
气路分支器与分支气路连接;分支气路的端头设置有由电磁阀所控制的气体喷
口;所述电磁阀与气体喷口一体设置,并被三脚架支撑在气弹模型下方;电磁
阀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分支器
技术研发人员:廖海黎,林思源,韩兆令,马存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