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1748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11:11
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包括位于连续墙单元端面的接头、以及封装立柱,接头具有伸出连续墙单元端面的两个翼板,封装立柱包括封盖于两翼板外侧端的挡板、以及位于挡板外侧且横向截面呈外凸的弧形的承力板,承力板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于挡板的两侧,挡板远离承力板的表面焊接有两个与挡板垂直的插板,该两插板分别位于两翼板的内侧。本实用在进行连续墙施工时,整体式嵌入到连续墙单元的端部,克服了堆叠砂包造成的施工效率低、工期长的缺陷;同时,有效的防止了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的绕流,可以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重复使用;此外,在封装立柱拔出后,留出的净空间大,减少了后续连续墙单元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量,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在施工时,通常是利用挖槽、清槽、吊放钢筋笼以及灌注混凝土等工艺步骤形成连续墙单元,然后在将相邻的连续墙单元通过连续墙端面处的公接头和母接头相接,形成完成的地下连续墙。作为截水、防渗、承重以及挡水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在施工时,要求墙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尤其是在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处,既要保证具有较高的强度,又要确保连续墙单元在拼接处无缝连接,因此,现有的施工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通常是先吊放一个连续墙单元的钢筋笼,然后在该连续墙单元端面接头的工字钢外侧填埋砂包,砂包从槽的底部堆叠至钢筋笼的顶端,之后在钢筋笼围成的空间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再将砂包拆除,继续下一连续墙的挖槽、清槽、吊放钢筋笼以及灌注混凝土施工;这种现有填埋砂包的方式,施工效率较低,严重影响连续墙的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简化连续墙单元对接处的施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包括位于连续墙单元端面的接头、以及封装立柱,接头具有伸出连续墙单元端面的两个翼板,封装立柱包括封盖于两翼板外侧端的挡板、以及位于挡板外侧且横向截面呈外凸的弧形的承力板,承力板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于挡板的两侦牝挡板远离承力板的表面焊接有两个与挡板垂直的插板,该两插板分别位于两翼板的内侧。两插板之间设置有一两侧分别与两插板焊接固定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与挡板平行。封装立柱的底端部设置有一用于插入连续墙单元槽底土体中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挡板和承力板之间还焊接有加强筋板。封装立柱的两侧具有分别凸出于接头两侧的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在进行连续墙施工时,替代现有的砂包,整体式嵌入到连续墙单元的端部,为两连续墙单元对接处的施工提供便利,克服了堆叠砂包造成的施工效率低、工期长的缺陷;同时,有效的防止了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的绕流,可以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重复使用;此外,在封装立柱拔出后,留出的净空间大,减少了后续连续墙单元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量,节约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封装立柱的A向视图;其中:10、接头;11、腹板;12、翼板;20、封装立柱;21、挡板;22、承力板;23、插板;24、支撑板;25、插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包括位于连续墙单元端面的接头10以及封装立柱20,该接头10与现有连续墙端面的工字钢接头结构一致,其具体是具有两个伸出连续墙单元端面的翼板12、以及位于两翼板12之间沿连续墙单元宽度方向延伸的腹板11,当然,在本技术中,只要确保两翼板12在连续墙宽度方向具有足够抗弯强度的前提下,也可以是不设置上述的腹板11,只要确保翼板12能够由连续墙单元端面伸出以与封装立柱20和相邻的连续墙接头10配合即可。封装立柱20为一中空的结构,其具体包括挡板21以及承力板22,挡板21封盖于两翼板12的端面外侧,承力板22位于挡板21的外侧,并且承力板22被设置为横截面呈外凸弧形的形状,承力板22两侧分别焊接固定于挡板21的两侧,由此,该承力板22与挡板21围成一个中空的柱状结构,挡板21远离承力板22的表面(即用于封盖两翼板12的表面)焊接有两个与挡板21垂直的插板23,该两插板23分别位于两翼板12的内侧。在进行了连续墙施工时,首先搭设连续墙单元的钢筋笼,接着零吊装设备将封装立柱20吊装至连续墙单元端面的接头10外侧的槽中,置入封装立柱20时,要确保封装立柱20的延伸方向与高度方向一致,使封装立柱20的两插板23分别位于接头10两翼板12的内侧,并且,尽量的确保对应的插板23与翼板12的间距相同,挡板21恰好封盖接头10两翼板12的外侧,之后,在连续墙单元的钢筋笼内部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利用吊装设备将封装立柱20整体拔出,之后,在进行后续连续墙单元槽段的开挖,由于在开挖后续槽段时,需要利用钻机将封装立柱20底部的土体或其他构造冲散,才能进行后续槽段的开挖,因此,为了加快钻机的施工速度以及利于冲锤冲击施工,需要在后续槽段接头处预留足够的净空间,以方便下锤,因此,上述的封装立柱20的两侧具有分别凸出于接头10两侧的部分,该凸出的部分可以是在上述的挡板21和承力板22的侧边焊接其他钢结构,也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增大挡板21和承力板22弧形的跨度,使封装立柱20的宽度大于接头10的宽度。本技术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在进行连续墙施工时,替代现有的砂包,整体式嵌入到连续墙单元的端部,为两连续墙单元对接处的施工提供便利,克服了堆叠砂包造成的施工效率低、工期长的缺陷;同时,有效的防止了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的绕流,可以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重复使用;此外,在封装立柱20拔出后,留出的净空间大,减少了后续连续墙单元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量,节约了施工成本。依据封堵的需要以及接头10的构造,同时考虑施工时封装立柱20需要依附于接头10的端部,因此,采用在挡板21靠近翼板12的一侧设置两垂直于挡板21的插板23,并且考虑到整体强度,在两插板23之间设置一支撑板24,该支撑板24的两侧分别焊接在两插板23上,使挡板21靠近接头10 —侧的插接结构形成一与接头10配合插接的工字钢。在封堵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封装立柱20与接头10结合的稳固性,尤其是避免封装立柱20底部在受土体结构的干涉与接头10发生分离的情况,本技术在封装立柱20的底端部设置一插入部25,该插入部25用于插入到连续墙单元槽底的土体中,插入部25呈上大下小的锥状。 在实际使用时,考虑到承力板22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可以在挡板21和承力板22之间焊接加强筋板。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连续墙单元端面的接头、以及封装立柱,接头具有伸出连续墙单元端面的两个翼板,封装立柱包括封盖于两翼板外侧端的挡板、以及位于挡板外侧且横向截面呈外凸的弧形的承力板,承力板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于挡板的两侧,挡板远离承力板的表面焊接有两个与挡板垂直的插板,该两插板分别位于两翼板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插板之间设置有一两侧分别与两插板焊接固定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与挡板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封装立柱的底端部设置有一用于插入连续墙单元槽底土体中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呈上大下小的锥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和承力板之间还焊接有加强筋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封装立柱的两侧具有分别凸出于接头两侧的部分。【专利摘要】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下连续墙封堵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连续墙单元端面的接头、以及封装立柱,接头具有伸出连续墙单元端面的两个翼板,封装立柱包括封盖于两翼板外侧端的挡板、以及位于挡板外侧且横向截面呈外凸的弧形的承力板,承力板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于挡板的两侧,挡板远离承力板的表面焊接有两个与挡板垂直的插板,该两插板分别位于两翼板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德辉何炳泉丁昌银邱师亮秦建新莫劲雷雄武蒋明曦邱建涛李小兵蔡振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鑫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