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723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包括磁芯、磁芯外罩、外罩堵头、导阀端盖、导阀座,导阀座和磁芯配合安装在磁芯外罩内,外罩堵头和导阀端盖分别固定在磁芯外罩两端,当断电时,磁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移动,使得第一导孔与第二导孔连通,并且第三导孔与磁芯外罩内腔体连通,当通电时,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移动,使得第三导孔与第二导孔连通,第一导孔与磁芯外罩内腔体连通,实现流通路线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四通电磁阀先导阀,磁芯结构简单,先导阀主体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成本低廉,便于加工,整体连接牢固,在高压下不发生形变,此外热损耗减小,从而提高热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尤其涉及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
技术介绍
电磁四通换向阀为循环换热系统的重要器件,通常的电磁四通换向阀结构由电磁线圈、导阀和主阀组装而成。导阀是电磁四通换向阀中的重要器件,其通常采用铜材料制成,然而,这种导阀成本较高,加工工艺复杂,并且铜的热导率较高,当流体流经先导阀时,热量损失大,导致影响了循环换热系统的能效,此外这种导阀还存在组件数量多,加工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循环换热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结构紧凑,整体连接牢固,易于加工,并且加工成本低廉。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包括:磁芯、磁芯外罩、外罩堵头、导阀端盖、导阀座;磁芯外罩具有管状结构,其内部具有腔体,且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导阀连接架;导阀座具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围成的柱体结构,导阀座上设有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从第一侧面向第三侧面贯穿,导阀座固定在磁芯外罩内,第一侧面紧靠磁芯外罩的内壁,并且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位于第一开口处,在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处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第三导液管,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第三导液管通过第一开口伸出磁芯外罩外部;磁芯具有柱状结构,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磁芯一端设有轴向布置的圆柱弹簧,另一端设有沿轴向伸出的伸出件和导阀簧片,伸出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并与磁芯一体形成,伸出件中部设有通孔,导阀簧片位于伸出件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阀件,导阀件远离导阀簧片的一侧上设有凹口,磁芯位于磁芯外罩内部,导阀件抵靠导阀座的第三侧面,使得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与所述凹口连通,并且第三导孔与磁芯外罩内腔体连通;外罩堵头固定在磁芯外罩的一端,其紧靠圆柱弹簧远离磁芯的一端;导阀端盖包括圆形盖体和第四导液管,第四导液管固定在圆形盖体中部,圆形盖体固定在磁芯外罩远离外罩堵头的一端,第四导液管一端贯穿圆形盖体与磁芯外罩内的腔体连通;当外罩堵头通电时,磁芯可在磁芯外罩内部沿轴向移动,使得第三导孔和第二导孔与所述凹口连通,第一导孔与磁芯外罩内腔体连通。优选地,磁芯远离伸出部的一端设有沿轴向向中部延伸的凹槽,圆柱弹簧一端位于凹槽中,另一端从磁芯远离伸出部的端面伸出。优选地,导阀座第一侧面为弧面,其上设有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三侧面为平面,其上设有呈直线布置的第四孔、第五孔和第六孔,第一孔与第四孔连通,第二孔与第五孔连通,第三孔与第六孔连通。优选地,第一孔的孔径为R1,第二孔的孔径为R2,第三孔的孔径为R3,第四孔的孔径为R4,第五孔的孔径为R5,第六孔的孔径为R6,Rl = R2 = R3 > R4 = R5 = R6。优选地,导阀件与伸出件的通孔形状配合。优选地,导阀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地,磁芯外罩为采用304不锈钢制成的钢管。优选地,导阀连接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端的两个侧板,底板上设有第二开口,底板固定在磁芯外罩外壁上,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处,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第三导液管从第二开口穿出,使得两个侧板分别位于三个导液管两侧。优选地,磁芯外罩内还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固定在圆形盖体上且位于第四导液管在磁芯外罩内一端开口处。本技术中,所提出的四通电磁阀先导阀,包括磁芯、磁芯外罩、外罩堵头、导阀端盖、导阀座,导阀座和磁芯配合安装在磁芯外罩内,外罩堵头和导阀端盖分别固定在磁芯外罩两端,当断电时,磁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移动,使得第一导孔与第二导孔连通,并且第三导孔与磁芯外罩内腔体连通,当通电时,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移动,使得第三导孔与第二导孔连通,第一导孔与磁芯外罩内腔体连通,实现流通路线的切换。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四通电磁阀先导阀,磁芯结构简单,具有整体结构,先导阀主体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成本低廉,便于加工,整体连接牢固,在高压下不发生形变,此外热损耗减小,从而提高热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导阀座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导阀座的俯视示意图。参照图1和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包括:磁芯1、磁芯外罩2、外罩堵头3、导阀端盖4、导阀座5 ;磁芯外罩2为采用304不锈钢制成的钢管,其内部具有腔体,且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导阀连接架21,导阀连接架21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端的两个侧板,底板上设有第二开口,底板固定在磁芯外罩2外壁上,两个侧板垂直于磁芯外罩2的中轴线设置,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处;导阀座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具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围成的柱体结构,导阀座5的第一侧面为弧面,其上设有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孔501、第二孔502和第三孔503,第三侧面为平面,其上设有呈直线布置的第四孔504、第五孔505和第六孔506,第一孔501与第四孔504连通,第二孔502与第五孔505连通,第三孔503与第六孔506连通,第一孔501的孔径为Rl,第二孔502的孔径为R2,第三孔503的孔径为R3,第四孔504的孔径为R4,第五孔505的孔径为R5,第六孔506的孔径为R6,Rl=R2 = R3 > R4 = R5 = R6,导阀座5焊接固定在磁芯外罩2内,第一侧面紧靠磁芯外罩2的内壁,并且第一孔501、第二孔502和第三孔503位于第一开口处,在第一孔501、第二孔502和第三孔503处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和第三导液管53,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和第三导液管53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伸出磁芯外罩2外部,使得两个侧板分别位于三个导液管两侧;导液管结构设置紧凑合理;磁芯I具有柱状结构,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磁芯I 一端设有轴向布置的圆柱弹簧6,另一端设有沿轴向伸出的伸出件11和导阀簧片8,伸出件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并与磁芯I 一体形成,伸出件11中部设有通孔,导阀簧片8位于伸出件11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阀件7,导阀件7采用特种聚四氟乙烯制成且形状与伸出件11的通孔配合,导阀件7远离导阀簧片8的一侧上设有凹口,磁芯I位于磁芯外罩2内部,导阀件7抵靠导阀座5的第三侧面;外罩堵头3固定在磁芯外罩2的一端,其紧靠圆柱弹簧6远离磁芯I的一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通电磁阀先导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1)、磁芯外罩(2)、外罩堵头(3)、导阀端盖(4)、导阀座(5);磁芯外罩(2)具有管状结构,其内部具有腔体,且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导阀连接架(21);导阀座(5)具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围成的柱体结构,导阀座(5)上设有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从第一侧面向第三侧面贯穿,导阀座(5)固定在磁芯外罩(2)内,第一侧面紧靠磁芯外罩(2)的内壁,并且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位于第一开口处,在第一导孔、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处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和第三导液管(53),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和第三导液管(53)通过第一开口伸出磁芯外罩(2)外部;磁芯(1)具有柱状结构,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磁芯(1)一端设有轴向布置的圆柱弹簧(6),另一端设有沿轴向伸出的伸出件(11)和导阀簧片(8),伸出件(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并与磁芯(1)一体形成,伸出件(11)中部设有通孔,导阀簧片(8)位于伸出件(11)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阀件(7),导阀件(7)远离导阀簧片(8)的一侧上设有凹口,磁芯(1)位于磁芯外罩(2)内部,导阀件(7)抵靠导阀座(5)的第三侧面,使得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与所述凹口连通,并且第三导孔与磁芯外罩(2)内腔体连通;外罩堵头(3)固定在磁芯外罩(2)的一端,其紧靠圆柱弹簧(6)远离磁芯(1)的一端;导阀端盖(4)包括圆形盖体(41)和第四导液管(42),第四导液管(42)固定在圆形盖体(41)中部,圆形盖体(41)固定在磁芯外罩(2)远离外罩堵头(3)的一端,第四导液管(42)一端贯穿圆形盖体(41)与磁芯外罩(2)内的腔体连通;当外罩堵头(3)通电时,磁芯(1)可在磁芯外罩(2)内部沿轴向移动,使得第三导孔和第二导孔与所述凹口连通,第一导孔与磁芯外罩(2)内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巨兵叶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永鑫科技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