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水德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88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即在夹持座下端固一可作旋转的脚柱,主要由夹座体及夹合片组成,克服了已往脚柱要与上、下后叉同时组装的缺点,且可满足不同车体的要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制造领域,尤其指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已往,一般自行车都是以上、下后叉相交的中轴端来固设脚柱,利用脚柱旋折产生支撑或收合定位来停靠或使用自行车。其缺点是脚柱必须与上、下后叉同固一中轴,脚柱定位点无法根据各种自行车体要求来调节,而且组装相当麻烦,必须上、下后叉同时组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车体要求,且可单独组装的自行车脚柱夹持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达到的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主要由主座体与夹合片组成,其中主座体上端位置形成具有嵌挡部的V型夹槽,而夹合片则为一梯形板片,在其端部形成恰可卡合主座体嵌挡部的钩持体,嵌挡部卡于钩持部的端部限位方式,使夹合片上梯形槽可对应V型夹槽产生夹合动作,再利用固定螺纹锁合,即完成夹持座固定于自行车的定位。其中,夹槽及梯形槽对应边面角度设计不同,形成非同位点对应接触,再利用固定螺纹锁合。另外,在V型夹槽最内缘,增设一个以上的挡块,可使V型夹槽内缘增加支撑面而强化定位。如遇到下后叉管体较小时,可于夹合片内侧加装衬体即可实现定位。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本技术组合定位详示图。图4.本技术组装使用示意图。图5.本技术增设挡位块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增设衬体的主体分解图。图7.本技术增设衬体的组合定位详示图。图号说明(2)车体(21)后车轮 (22)上后叉(23)下后叉 (3)夹持座 (1)脚柱(31)主座体 (311)嵌挡部 (312)V型夹槽(313)固定螺孔 (314)边面 (315)挡位块(321)钩持部(322)螺设孔 (323)梯形槽(324)边面 (A、B)作用点(32)夹合片(33)衬体 (331)曲面 (332)螺孔如图1~5所示,本技术即在自行车2支撑后车轮21定位之上、下后叉22与23,其下后叉23侧位适当处,固设一上端枢接有夹持座3的脚柱1,利用旋折产生停告支撑或收合定位。其设计重点在于该夹持座3是由主座体31及夹合片32所组成,其中主座体31是由板片一体折型完成,并于上端位直接冲设出具有嵌挡部311的V型夹槽312,且在夹槽312下缘分设数个固定螺孔313。夹合片32,则是一体冲压成型的梯形板片,在其端部形成恰可卡合主座体嵌挡部311的钩持部321,并有对应固定螺孔313、螺孔322。主座体31与夹合片32通过嵌挡部311卡于钩持部321端部的限位方式,使夹合片32梯形槽323部可对应V型夹槽312产生夹合动作,夹槽312及梯形槽323的相对边面314、324角度设计不同,可形成非同位点对应接触之迫压性(由于作用点会形成在作用面的垂直接触位,因此分别是A、B两位,但若边面是相同角度时其作用点则会形成在同轴心之对应位),再利用固定螺孔313及螺孔322锁合,即完成夹持座3与自行车车体2的定位(如图3所示)。如图5所示,本技术可在V型夹槽312最内缘,增设一个以上挡位块315,不但可在夹槽312内缘增加支撑面,使其不致产生定位悬空,更因边面314及挡位块315形成三点鼎立之夹合接触位,可对车体2提供强化定位。请再配合参阅图6与图7所示,当遇到下后叉23管体较小时,可在夹合片32内侧面增加组装一衬体33,该衬体33除具有合于梯形槽323的边面轮廓外,且在内侧面形成与V型夹槽312弧度不同的曲面331,且下侧位又设有提供锁合的螺孔332,即可通过嵌挡部311卡于钩持部321端部来限位,再利用主座体31、夹合片32及衬体33合并锁固,使衬体曲面331恰合对应V型夹槽312产生小口径夹合定位,且由于曲面331与V型夹槽312曲弧切点位有差异,同样可形成非同位点对应接触之迫压锁合定位,从而达到夹持座可依自行车车体不同尺寸进行适当安装的使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夹持座可以固定于下后叉任一位置,又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下后叉,满足了各种车体的使用要求,且不必同上、下后叉同时安装,给组装带来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主要由主座体与夹合片组成,其特征在于主座体上端位置形成具有嵌挡部的V型夹槽,而夹合片则为一梯形板片,且在其端部形成恰可卡合主座体嵌挡部的钩持体,嵌挡部卡于钩持部的端部限位方式,使夹合片上梯形槽可对应V型夹槽产生夹合动作,再利用固定螺纹锁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夹槽及梯形槽对应边面角度设计不同,形成非同位点对应接触,再利用固定螺纹锁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在V型夹槽最内缘,增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挡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将主座体上的V型夹槽与夹合片上梯形槽结构互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在夹合片内侧加装定位用衬体。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即在夹持座下端固一可作旋转的脚柱,主要由夹座体及夹合片组成,克服了已往脚柱要与上、下后叉同时组装的缺点,且可满足不同车体的要求。文档编号B62H1/00GK2411181SQ0020607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9日专利技术者蔡水德 申请人:蔡水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脚柱夹持座,主要由主座体与夹合片组成,其特征在于主座体上端位置形成具有嵌挡部的V型夹槽,而夹合片则为一梯形板片,且在其端部形成恰可卡合主座体嵌挡部的钩持体,嵌挡部卡于钩持部的端部限位方式,使夹合片上梯形槽可对应V型夹槽产生夹合动作,再利用固定螺纹锁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德
申请(专利权)人:蔡水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