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0791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贮液瓶,该贮液瓶上端设置引流管接口以及排气/吸引孔,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贮液瓶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吊耳;吊耳上设置有挂钩和提手,提手包括供手握持的横杆和竖杆;所述的竖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套杆和设置于下方的插杆;所述的套杆内设置插杆通道,套杆下端设置插口;所述插杆通道两侧的套杆内壁上设置导轨;所述的插杆由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滑杆组成,所述的滑杆伸入套杆内沿插杆通道移动,并限位于套杆内,滑杆顶部为与导轨配合的“T”型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贮液瓶上设置的提手即能保证病患走路活动时胸闭贮液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60cm,同时还能够将贮液瓶与地面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贮液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胸腔闭式引流需要注意:由于胸腔内是负压,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发生逆行感染,要确保患者的胸闭贮液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 cm,叮嘱患者活动时不要将贮液瓶提的太高,更不能跨床。现有的贮液瓶缺少提拉的部件,一般都是通过握住贮液瓶两侧的挂钩或者通过IC液瓶上端的管体将IC液瓶提起,病人下床活动很难保持患者的胸闭IC液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 Cffl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证病患走路活动时胸闭贮液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 60cm。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贮液瓶,该贮液瓶上端设置引流管接口以及排气/吸引孔,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所述的贮液瓶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吊耳;所述的吊耳上设置有两个轴孔,为轴孔A和轴孔B ;挂钩通过转轴A和轴孔A安装于吊耳上;提手的两端通过转轴B和轴孔B与贮液瓶两侧的吊耳连接;所述的提手为“η”型结构,包括供手握持的横杆,以及一端与横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B与轴孔B连接的竖杆;所述的竖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套杆和设置于下方的插杆;所述的套杆内设置插杆通道,套杆下端设置插口 ;所述插杆通道两侧的套杆内壁上设置导轨;所述的插杆由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滑杆组成,所述的滑杆伸入套杆内沿插杆通道移动,并限位于套杆内,滑杆顶部为与导轨配合的“Τ”型滑块。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固定带,该固定带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带的自由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套杆下方设置有可卡接与凹槽内的凸点颗粒。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杆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撑垫。进一步的,所述的套杆的长度为25_30cm。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杆的长度为22_2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结构简单,贮液瓶上设置的提手即能保证病患走路活动时胸闭贮液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 60cm,同时还能够将贮液瓶与地面隔离,防止贮液瓶被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吊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提手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套杆的剖面图。图5为插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贮液瓶I,该贮液瓶上端设置引流管接口 2以及排气/吸引孔3,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4,贮液瓶I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吊耳5 ;吊耳5上设置有两个轴孔,为轴孔A6和轴孔B7 ;挂钩8通过转轴A9和轴孔A6安装于吊耳5上;提手10的两端通过转轴Bll和轴孔B7与贮液瓶I两侧的吊耳5连接;提手10为“η”型结构,包括供手握持的横杆12,以及一端与横杆1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Bll与轴孔Β7连接的竖杆13 ;竖杆13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套杆14和设置于下方的插杆15 ;套杆14内设置插杆通道14a,套杆14下端设置插口 14b ;插杆通道14a两侧的套杆14内壁上设置导轨14c ;插杆15由基座15a和设置于基座15a上的滑杆15b组成,滑杆15b伸入套杆14内沿插杆通道14a移动,并限位于套杆14内,滑杆15b顶部为与导轨14c配合的“T”型滑块 15c ο本实施例中,基座15a上设置有固定带16,该固定带16—端与基座15a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带16的自由端设置有凹槽17 ;套杆14下方设置有可卡接与凹槽17内的凸点颗粒18。本实施例中,横杆1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撑垫19。本实施例中,套杆14的长度为25_30cm。本实施例中,滑杆15b的长度为22-25cm。病人下床活动时,将凸点颗粒18与凹槽17分离,提起贮液瓶1,“T”型滑块15c则沿导轨14c滑至插口 14b处,从而延长了竖杆13的长度,竖杆13增长的长度约为一个滑杆15b的长度,22-25cm,从而可确保病患走路活动时胸闭贮液瓶I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 60cm ;当病患卧床时,怎可将滑杆15b套于套杆14内,将凸点颗粒18卡接凹槽17内,将提手10旋转,横杆12置于贮液瓶I的瓶底,横杆上的支撑垫19起到隔离支撑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贮液瓶,该贮液瓶上端设置引流管接口以及排气/吸引孔,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液瓶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吊耳;所述的吊耳上设置有两个轴孔,为轴孔A和轴孔B ;所述吊耳上安装挂钩和提手;所述的挂钩通过转轴A和轴孔A与吊耳连接;所述的提手的两端通过转轴B和轴孔B与贮液瓶两侧的吊耳连接;所述的提手为“η”型结构,包括供手握持的横杆,以及一端与横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B与轴孔B连接的竖杆;所述的竖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套杆和设置于下方的插杆;所述的套杆内设置插杆通道,套杆下端设置插口 ;所述插杆通道两侧的套杆内壁上设置导轨;所述的插杆由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滑杆组成,所述的滑杆伸入套杆内沿插杆通道移动,并限位于套杆内,滑杆顶部为与导轨配合的“Τ”型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固定带,该固定带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带的自由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套杆下方设置有可卡接与凹槽内的凸点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撑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杆的长度为25_30cmo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的长度为22_25cm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贮液瓶,该贮液瓶上端设置引流管接口以及排气/吸引孔,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贮液瓶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吊耳;吊耳上设置有挂钩和提手,提手包括供手握持的横杆和竖杆;所述的竖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套杆和设置于下方的插杆;所述的套杆内设置插杆通道,套杆下端设置插口;所述插杆通道两侧的套杆内壁上设置导轨;所述的插杆由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滑杆组成,所述的滑杆伸入套杆内沿插杆通道移动,并限位于套杆内,滑杆顶部为与导轨配合的“T”型滑块。本技术结构简单,贮液瓶上设置的提手即能保证病患走路活动时胸闭贮液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60cm,同时还能够将贮液瓶与地面隔离。【IPC分类】A61M1-00【公开号】CN204428489【申请号】CN201420832108【专利技术人】蔡淑昕 【申请人】南通大学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贮液瓶,该贮液瓶上端设置引流管接口以及排气/吸引孔,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液瓶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吊耳;所述的吊耳上设置有两个轴孔,为轴孔A和轴孔B;所述吊耳上安装挂钩和提手;所述的挂钩通过转轴A和轴孔A与吊耳连接;所述的提手的两端通过转轴B和轴孔B与贮液瓶两侧的吊耳连接;所述的提手为“n”型结构,包括供手握持的横杆,以及一端与横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B与轴孔B连接的竖杆;所述的竖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套杆和设置于下方的插杆;所述的套杆内设置插杆通道,套杆下端设置插口;所述插杆通道两侧的套杆内壁上设置导轨;所述的插杆由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滑杆组成,所述的滑杆伸入套杆内沿插杆通道移动,并限位于套杆内,滑杆顶部为与导轨配合的“T”型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淑昕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