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758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4:21
一种设备用连接器,实现通过螺栓紧固将线束侧的端子与设备侧的端子连接时的作业性的提高。设备用连接器具备设备侧端子(18)、设备侧屏蔽壳(21)、固定于多根电线(71)并通过螺栓(69)而与设备侧端子(18)连接的线束侧端子(40)、及与将电线(71)包围的编结线(72)连接的线束侧屏蔽壳(50)。线束侧屏蔽壳(50)具备第一壳(51)和第二壳(61)。第一壳(51)具有固定于编结线(72)且能够进行基于螺栓(69)的设备侧端子(18)与线束侧端子(40)的连接作业用的作业用切口部(60)。作业用切口部(60)由第二壳(61)闭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将安装在电线束的末端部上的线束侧连接器与设于设备的设备侧连接器连接的设备用连接器。电线束利用屏蔽构件将多根电线一并包围而构成。线束侧连接器具备:将固定在电线的末端部上的第二端子收容的第二外壳;及将第二外壳包围的第二屏蔽壳。第二屏蔽壳固定于屏蔽构件,且相对于第二外壳能相对移动。设备侧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一端子、保持多个第一端子的第一外壳、及将第一外壳和第一端子包围的第一屏蔽壳。在将线束侧连接器与设备侧连接器连接时,将第二外壳嵌合于第一外壳,然后,利用螺栓紧固将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连接,最后,将第二屏蔽壳与第一屏蔽壳连接。【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632320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将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连接时,预先使第二屏蔽壳向远离两外壳的方向移动,以避免成为螺栓紧固作业的干扰。在使第二屏蔽壳移动时,需要使固定于第二屏蔽壳的屏蔽构件弹性变形,但是通过该屏蔽构件的弹性复原力,第二屏蔽壳欲向接近两外壳的方向返回。因此,第二屏蔽壳成为螺栓紧固作业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利用螺栓紧固将线束侧的端子与设备侧的端子连接时的作业性提高。【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用连接器,具备:设备侧外壳,保持多个设备侧端子;设备侧屏蔽壳,安装于所述设备侧外壳;多根电线,构成电线束;多个线束侧端子,固定于所述多根电线,利用螺栓的紧固而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连接;线束侧外壳,与所述设备侧外壳能够嵌合且保持所述多个线束侧端子;编结线,是将金属线材编结成筒状的形态并将所述多根电线包围;及线束侧屏蔽壳,与所述编结线连接,并将所述线束侧外壳包围,所述设备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侧屏蔽壳具备:第一壳,固定于所述编结线,具有用于可进行基于所述螺栓的所述设备侧端子与所述线束侧端子的连接作业的作业用切口部;及第二壳,在闭塞所述作业用切口部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壳或所述设备侧屏蔽壳。【专利技术效果】在将设备侧端子与线束侧端子连接时,首先,将线束侧外壳嵌合于设备侧外壳。并且,若将第一壳以与线束侧外壳对应的方式配置,则编结线不会强行地弹性变形。在该状态下,第二壳被拆下,因此作业用切口部敞开。并且,通过在作业用切口部进行螺栓的紧固作业,由此将线束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连接。在将线束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连接之后,若安装第二壳而将作业用切口部闭塞,则能确保屏蔽功能。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利用螺栓紧固将线束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连接时,无需强行地使编结线弹性变形,因此利用螺栓紧固进行连接时的作业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表不在实施例1中使线束侧外壳与设备侧外壳为脱离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线束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线束侧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设备侧连接器与线束侧连接器嵌合了的状态的主视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设备侧连接器与线束侧连接器嵌合了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设备侧连接器与线束侧连接器嵌合了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7是设备侧连接器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8是线束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9是线束侧连接器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1…设备侧外壳18…设备侧端子21…设备侧屏蔽壳31…线束侧外壳40…线束侧端子50…线束侧屏蔽壳51…第一壳60…作业用切口部61…第二壳69…螺栓70…电线束71…电线72…编结线【具体实施方式】(I)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用连接器也可以具备形成于所述线束侧外壳并将所述第一壳保持成组装于所述线束侧外壳的状态的单元。根据该结构,若在线束侧外壳将第一壳保持为组装状态,则能够通过一次动作进行将线束侧外壳嵌合于设备侧外壳的作业和将第一壳配置于能够与设备侧屏蔽壳连接的位置上的作业。(2)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用连接器在(I)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壳和所述设备侧屏蔽壳上设置如下的单元,即:在所述线束侧外壳与所述设备侧外壳嵌合且所述第二壳从所述第一壳拆下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壳和所述设备侧屏蔽壳固定的单元。根据该结构,在进行将设备侧端子与线束侧端子连接的作业期间,能够将线束侧外壳和设备侧外壳保持为嵌合状态,因此不会给两端子的连接作业带来障碍。<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后的实施例1。如图1、5、6所示,本实施例的设备用连接器具备在搭载于汽车的各种设备(图示省略)上固定的设备侧连接器10、及线束侧连接器30。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设备侧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将与线束侧连接器30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关于线束侧连接器30的前后方向,将与设备侧连接器10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前方。<设备侧连接器10>如图5、6所示,设备侧连接器1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设备侧外壳11、安装于设备侧外壳11的3个设备侧端子18、安装于设备侧外壳11且金属制的设备侧屏蔽壳21。设备侧外壳11具有支承壁部12、从支承壁部12向前方(图5、6中的右方)突出的形态的箱形部13。箱形部13的内部成为向上表面和前表面开口的端子收容空间14。端子收容空间14的前表面的开口成为使线束侧外壳31嵌合而用于将线束侧端子40向端子收容空间14内插入的嵌合用开口部15。端子收容空间14的上表面的开口成为用于利用螺栓的紧固而将设备侧端子18与线束侧端子40连接的作业用开口部16。具备密封功能的盖17向作业用开口部16拆装。设备侧端子18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大致平板状。3个设备侧端子18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状态支承于支承壁部12。3个设备侧端子18以使其板面朝向水平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即,与设备侧外壳11和线束侧外壳31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配置。设备侧端子18的后端部与设备的电路等连接。设备侧端子18的前端部以排列的状态收容在端子收容空间14内。在设备侧端子18的前端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即,与设备侧端子18的板厚方向平行的方向)贯通的形态的设备侧安装孔19。并且,与设备侧安装孔19呈同轴状配置的螺母20向从支承壁部12突出的树脂部压入,由此固定于设备侧端子18的下表面。设备侧屏蔽壳21呈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通过嵌入成形而与支承壁部12以成大致平行的方式一体化。设备侧屏蔽壳21的外周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设备用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用连接器,具备:设备侧外壳,保持多个设备侧端子;设备侧屏蔽壳,安装于所述设备侧外壳;多根电线,构成电线束;多个线束侧端子,固定于所述多根电线,利用螺栓的紧固而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连接;线束侧外壳,与所述设备侧外壳能够嵌合且保持所述多个线束侧端子;编结线,是将金属线材编结成筒状的形态并将所述多根电线包围;及线束侧屏蔽壳,与所述编结线连接,并将所述线束侧外壳包围,所述设备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侧屏蔽壳具备:第一壳,固定于所述编结线,具有用于可进行基于所述螺栓的所述设备侧端子与所述线束侧端子的连接作业的作业用切口部;及第二壳,在闭塞所述作业用切口部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壳或所述设备侧屏蔽壳。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道代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