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521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型设备,包括机架和压板,所述压板为内置有电热块的板状结构,所述机架包括立架和底板、顶板,压板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压板为多块,底板上还固定有千斤顶,相邻的压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条状的扣板,所述扣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条形孔,条形孔中设置有两颗连接螺栓;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电热块至少为一个,且电热块设置在安装孔中;所述电热块包括金属套管、多个瓷套和电热棒,所述金属套管的两端还均螺纹连接有螺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均衡压板各点温度、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提高电热膜制造过程中预压成形工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晶膜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型设备
技术介绍
碳晶,全称碳素微晶,是碳元素的一种晶体结构。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在工业高科技上和医药高科技上,碳晶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碳晶膜中的碳晶复合层中含有碳纳米管、改性后的球磨短碳纤维、树脂涂料和红外发射粉体,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保鲜、隔热作用,并具有远红外辐射强、电热转化效率高、表面温差小、耐腐蚀、耐候和抗老化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碳晶膜用于电热基于其的电热转化效率高的特性,在现代建筑采暖配套、电热取暖产品中,碳晶膜被广泛用于用采暖的发热产品,在碳晶膜的制造工艺中具有加热加压成形工序,如何进一步提尚该工序的生广效率无疑会进一步降低碳晶I旲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在碳晶膜的制造工艺中具有加热加压成形工序,如何进一步提高该工序的生产效率无疑会进一步降低碳晶膜的制造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型设备。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型设备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压型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压板,所述压板为内置有电热块的板状结构,所述机架包括立架和分别设置在立架上、下端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压板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压板为多块,底板上还固定有用于调节压板之间间隙或压应力大小的千斤顶,相邻的压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该相邻压板最大间距的连接扣; 所述连接扣包括条状的扣板,所述扣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条形孔,条形孔中设置有两颗连接螺栓,两颗连接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一块压板上;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压板侧面的安装孔,所述电热块至少为一个,且电热块设置在安装孔中; 所述电热块包括金属套管、内嵌在金属套管内孔中的多个均设置有中心孔的瓷套、内嵌在瓷套中心孔中的电热棒,所述金属套管的两端还均螺纹连接有螺帽。具体的,相连的两块压板之间为电热膜的预压成形工位,顶板的下端限制最上层压板的位置止点,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力由处于下端的压板逐个向上传递实现对各个电热膜预压成形工位施加压应力,设置的电热块对对应压板进行加热以便于电热膜的变形。本专利技术中预压成形工位数量比压板数量少一个,这样便于实现采用一台设备实现对多层电热膜进行预压成形,设置的连接扣便于限定相连压板之间的位置,即无论是固定处于最上层的压板,还是向最上层压板上施加向上的拉应力,压板之间在压板的在重力下便可形成间隙便于设置待压膜或移除压后的电热膜。设置的安装孔用于容置电热块,所述电热块采用瓷套将电热棒和金属套管绝缘的结构形式,电热棒与金属套管之间便于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快速传递热量、同时两者的绝缘性能好,将安装孔设置为多个,便于改变电热块对压板加热点的位置和得到多个电热点,利于均衡对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功率,且贯穿压板侧面的结构形式,配合设置在金属套管两端的螺帽,采用螺帽间距大于安装孔长度、金属套管小于安装孔径的结构形式,可使得将金属套管安装至安装孔中后,在压板的运动过程中金属套管可转动,这样,可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接线头在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中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优选将安装孔中均设置一个电热块,对压板的加热功率输出可通过采用不同功率的电热块加以实现。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保证电热膜在预压过程中各点受力的均匀性,还包括均压板和多根相互平行的形状保持杆,所述形状保持杆均固定在顶板上,所述均压板上设置有数量与形状保持杆数量相等的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一根形状保持杆间隙配合,且处于最下端的压板固定于均压板的上表面上,千斤顶作用于均压板的下表面,且形状保持杆与千斤顶的活塞杆相互平行。以上结构中,形状保持杆限定了均压板相对于顶板夹角,优选均压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平行,以实现在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均压板上表面的各点与顶板的距离相等,这样便于得到等厚的电热膜制品。为提高对电热块的热利用率,处于最下端的压板与均压板之间还设置有下绝热层O为便于在千斤顶处于收缩状态时,相连压板之间具有间隙便于电热膜的预装或转移,处于最上端的压板固定于顶板上,以上结构中压板在重力下便能够相互分离。为提高对电热块的热利用率,处于最上端的压板与顶板之间还设置有上绝热层。为利于各块压板各点温度值的均匀性,所述压板均为铜板,为便于预压后电热膜与压板分离或较快的降低压板和电热膜的温度,每块压板中均设置有冷却介质流道。设置的冷却介质流道用于通过冷流体以带走压板中的热量。为利于电热块想压板传热,所述金属套管的外侧上还设置有翅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相连的两块压板之间为电热膜的预压成形工位,顶板的下端限制最上层压板的位置止点,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力由处于下端的压板逐个向上传递实现对各个电热膜预压成形工位施加压应力,设置的电热块对对应压板进行加热以便于电热膜的变形。2、本专利技术中预压成形工位数量比压板数量少一个,这样便于实现采用一台设备实现对多层电热膜进行预压成形,设置的连接扣便于限定相连压板之间的位置,即无论是固定处于最上层的压板,还是向最上层压板上施加向上的拉应力,压板之间在压板的在重力下便可形成间隙便于设置待压膜或移除压后的电热膜。3、采用连接扣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相邻压板螺纹连接的结构形式,便于根据电热膜的特性更换具有不同长度条形孔的扣板,以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效率最佳。4、设置的安装孔用于容置电热块,所述电热块采用瓷套将电热棒和金属套管绝缘的结构形式,电热棒与金属套管之间便于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快速传递热量、同时两者的绝缘性能好,将安装孔设置为多个,便于改变电热块对压板加热点的位置和得到多个电热点,利于均衡对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功率,且贯穿压板侧面的结构形式,配合设置在金属套管两端的螺帽,采用螺帽间距大于安装孔长度、金属套管小于安装孔径的结构形式,可使得将金属套管安装至安装孔中后,在压板的运动过程中金属套管可转动,这样,可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接线头在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中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优选将安装孔中均设置一个电热块,对压板的加热功率输出可通过采用不同功率的电热块加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型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型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板的主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型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为:1、立架,2、底板,3、千斤顶,4、均压板,5、下绝热层,6、压板,61、冷却介质流道,62、电热块,63、安装孔,64、螺帽,65、电热棒,66、金属套管,67、瓷套,68、翅片,7、连接扣,71、扣板,72、连接螺栓,73、条形孔,8、形状保持杆,9、顶板,10、上绝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型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压板(6),所述压板(6)为内置有电热块(62)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立架(1)和分别设置在立架(1)上、下端的底板(2)和顶板(9),所述压板(6)位于底板(2)和顶板(9)之间,且压板(6)为多块,底板(2)上还固定有用于调节压板(6)之间间隙或压应力大小的千斤顶(3),相邻的压板(6)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该相邻压板(6)最大间距的连接扣(7);所述连接扣(7)包括条状的扣板(71),所述扣板(7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条形孔(73),条形孔(73)中设置有两颗连接螺栓(72),两颗连接螺栓(72)分别螺纹连接在一块压板(6)上;所述压板(6)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压板(6)侧面的安装孔(63),所述电热块(62)至少为一个,且电热块(62)设置在安装孔(63)中;所述电热块(62)包括金属套管(66)、内嵌在金属套管(66)内孔中的多个均设置有中心孔的瓷套(67)、内嵌在瓷套(67)中心孔中的电热棒(65),所述金属套管(66)的两端还均螺纹连接有螺帽(6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扬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