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车临时停车时,保持平衡的装置——自行车载人定点游动支架。它由旋转踏板座(15)、竖拉板座(28)、弓形支腿主副固定板(7)和(11)固定在自行车架上;操作旋转踏板(18),通过V形拉板(23)和竖拉板(26)、弓形支腿拉板(25),同步制动弓形支腿主固定板(7)两端的对称倾斜的两组U形滑槽板(43)内游动的弓形支腿(2),停车时舒张放下,重新启动时抬起并拢。它能有效地防止自行车载人定点时侧倒。(*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自行车临时停车时保持平衡的装置——自行车载人定点游动支架。城镇内骑自行车的人很多,由于交通紧张,交叉路口普遍对行进中的自行车实行红绿灯管制。由于车身较高,当人坐在车座上,自行车停止前进原地不动时,呈现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很快就向一侧倒下去。所以,骑自行车者遇红灯时要下车;当绿灯亮时重新上车。因为城镇内交叉路口很多,骑车者上上下下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行车载人定点游动支架装置,它能有效地防止自行车载人定点时侧倒。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旋转踏板座、竖拉板座、弓形支腿主副固定板,将该装置固定在自行车架上;操作旋转踏板,同步制动弓形支腿主固定板两端的对称倾斜的两组U形滑槽板内游动的两条弓形支腿,按照设计的范围游动,当停车时舒张放下,当重新启动时抬起并拢,实现自行车载人定点时不侧倒。本技术,只需要在自行车上固定该装置,所以结构简单;同时由于着眼点不是去扶载人侧倒的自行车,而是着眼于在载人行进的自行车即将停车的刹那间,调整自行车的重心,使重心垂直或几乎垂直于地面,同时由于弓形支腿主固定板位置较高,相对来说,使自行车的重心降低了,所以对自行车的结构和骑行操作并无特殊要求;另外,由于旋转踏板利用杠杆作用的原理,很容易踏动;旋转踏板的翻转角度大于180度,和U形双葫芦夹嘴形状的反卡作用形成一种自行锁紧现象,有效地防止了该装置的抖动和滑脱;由于弓形支腿上的弹簧,具有缓冲和抵消弓形支脚重量的作用,使V形拉板能够从容地实现控制两条弓形支腿的同步要求。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可有效地保证骑自行车者在临时停车时,使载人定点的自行车保持平衡、不侧倒,避免重复上下车。对提高交叉路口自行车的通过速度,减少发生事故大有益处。本技术自行车载人定点游动支架包括1个固定在自行车架上的旋转踏板座(15),座上有1个舌片(17),插入旋转踏板(18)上的U形双葫芦夹嘴的大葫芦头轴孔(22)中间,穿入小轴(22)铆接,小葫芦头轴孔(19)夹入V形拉板(23)上的舌片(21),穿入小轴(19)铆接,V形拉板(23)跨越自行车架竖梁管,分成两路,分别由三角拉板轴(24)同自行车架两侧的竖拉板(26)、弓形支腿拉板(25)联接,两片竖拉板的另一端,由两片竖拉板座(28)固定在车架上,弓形支腿拉板的另一端,由两片弓形支腿夹片(4),穿入螺栓(3)与弓形支腿(2)联接,两条弓形支腿,分别插入弓形支腿主固定板(7)上的对称倾斜的两组U形滑槽板(43)内,用小轴(9)联接,弓形支腿主固定板(7)与副固定板(11),由螺栓(10)和(41)固定在自行车架上,弹簧(6)一端的挂环,挂在U形滑槽板的挂弹簧大头柱(8)上,另一端挂环插入两片弓形支腿夹片(4)中间,用螺栓(5)紧固,每条弓形支腿(2)下端,装置1个滚动胶轮(1)。当需要临时停车时,骑车者用右脚向前下方踏下旋转踏板(18)的副踏角(16),使旋转踏板以小轴(22)为轴翻转,并通过V形拉板(23),分成两路,同步控制竖拉板(26),弓形支腿拉板(25)和弓形支腿(2)前移,由于弹簧(6)的缓冲作用,使旋转踏板主踏角(20)旋至上方,然后,结合前后车闸的使用,用右脚向前下方踏下旋转踏板主踏角(20),同步拉紧两条弓形支腿(2),使之舒张放下,滚动胶轮(1)接触地面,此时两条弓形支腿的外缘距离为500毫米,支稳车身,骑车者就可以平稳地坐在车上,等待重新启动。根据水泥和沥青路面的弧线特点,支腿(2)右侧比左侧长10毫米,以取得同路面弧线和谐。临时停车后,当需要重新启动时,骑车者结合用左脚踏动自行车左脚登,同时用右脚向后下方踏下旋转踏板副踏角(16),由于弹簧(6)的作用,使旋转踏板主踏角(20)旋至上方,通过V形拉板(23)、竖拉板(26)、弓形支腿拉板(25)顶起弓形支腿(2),使滚动胶轮(1)脱离地面,同时放松前后车闸,自行车即行启动,自行车行驶平稳后,用右脚再向后下方踏下旋转踏板主踏角(20),同步顶起两条弓形支腿(2)抬起并拢,并且靠紧后货架的后轮轴支管,此时两条弓形支腿外缘距离为200毫米,自行车恢复正常行驶。自行车载人定点游动支架的主要零配件及其性能1、旋转踏板座(15),它由1个U形夹片(29)和1个舌片(17),分别用A3钢板冲压成形,结合部(30)用电焊角形焊接组成。此件为操纵系统主支点,为了防止摆动,U形夹片上钻同心螺栓孔(14)两个,用两个螺栓(14)紧固在自行车架竖粱管的中下部;舌片上钻1个小轴孔(22),插入旋转踏板的双葫芦夹嘴大葫芦头中间。2、旋转踏板(18),它由1个U形双葫芦夹嘴(31)和1个旋转踏板主体(18),分别用40#钢板冲压成形,结合部(33)用电焊角形焊接组成。此件为主控件,通过操作此件实现联动。夹嘴的大葫芦头钻1个同心孔(22),夹入旋转踏板座的舌片,穿入40#钢的小轴铆接,并使之翻转自如;小葫芦头钻1个同心孔(19),夹入V形拉板舌片;旋转踏板主踏角(20)和副踏角(16),为了防止登踏时打滑,在尖端(34)、(32)和各自的背面均做成麻面。3、V形拉板(23),它由两片勾形拉板(35)和1个舌片(21),分别用A3钢板冲压成形,结合部(36)、(37)用电焊焊接组成。此件为传动主件,它将操作力分成两路,跨越自行车架竖梁管,实现同步操作两条弓形支腿的目的。舌片上钻1个小轴孔(19),插入U形双葫芦夹嘴小葫芦头中间,穿入40#钢制成的小轴(19)铆接,并使之旋转自如;勾形拉板(35)的直头端,垂直于板面各钻1个三角拉板轴孔(24),分成两路,各自同车架两侧的1个竖拉板和1个弓形支腿拉板联接。4、竖拉板座(28),它由1个A3钢板冲压成形的弧形夹片(38)和1个A3钢制成的螺栓轴(40),结合部(39)用电焊角形焊接和1个螺帽(27)组成,此件和竖拉板,能够防止V形拉板摆动,使之稳定地传导操作力。弧形夹片(38)上分别钻螺栓孔(12)、(13),用两片同样的竖拉板座,对夹自行车架竖梁管上部,穿入A3钢制成的螺栓(12)、(13)紧固;螺栓轴(40),套入1个竖拉板(26)旋紧螺帽,螺栓轴的轴径长度应保证竖拉板能够轻微摆动。5、两个竖拉板(26)和两个弓形支腿拉板(25),它们分别用A3钢板冲压成形。竖拉板(26)两端分别钻出竖拉板座螺栓轴孔(40)和三角拉板轴孔(24);弓形支腿拉板两端分别钻出三角拉板轴孔(24)和弓形支腿夹片轴孔(3)。为使之滑动自如,两端均做成半圆形。两个三角拉板轴(24)的联接方式由内向外依次是V形拉板(23),竖拉板(26),弓形支腿拉板(25),旋紧螺帽,并使之滑动自如。6、弓形支腿主固定板(7),它由1个主体板(44)和两个U形滑槽板(43),分别用40#钢冲压成形,U形滑槽板左右对称的以轴线(42)倾斜10度角、轴线(46)倾斜15度,结合部(45)用电焊角形焊接组成。此件是关键部件,它准确地控制弓形支腿的游动位置。主体板上钻出螺栓孔(10)两个,螺栓孔(41)1个;U形滑槽板上垂直于板面钻出弓形支腿轴同心孔(9),插入弓形支腿(2);U形滑槽板上对称的另钻1个孔,并且攻丝,旋入A3钢制成的挂弹簧大头柱(8),旋紧,挂入弹簧钢制成的弹簧(6)一头的挂环。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临时停车时保持平衡的自行车载人定点游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旋转踏板座(15)、竖拉板座(28)、弓形支腿主副固定板(7)和(11)固定在自行车架上,操作旋转踏板(18),通过V形拉板(23)和竖拉板(26)弓形支腿拉板(25),同步制动弓形支腿主固定板(7)两端的对称倾斜的两组U形滑槽板(43)内游动的弓形支腿(2),停车时舒张放下,重新启动时抬起并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福之,
申请(专利权)人:姜福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