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艳丽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413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人参10-30份、炒白术5-20份、紫河车10-30份、百部5-25份、茯苓5-20份、紫菀5-20份、泽泻5-25份、枇杷叶10-30份、桂枝5-20份、蛤蚧5-25份、防风5-20份、木耳10-30份、麻黄5-20份、矮地茶5-25份、红景天5-20份、马兜铃5-25份、生姜10-30份、秦皮5-25份、甘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润肺止咳、补脾益气、温肾补精、化痰平喘的功效,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性肺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两类: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特征为肺部气流的慢性阻塞,影响正常呼吸,而且并不完全可逆。临床表现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慢阻性肺病曾经在男人身上更常见,但由于高收入国家中的妇女越来越多地使用烟草以及低收入国家中接触室内空气污染的更高风险(例如用于烹饪和取暖的生物质燃料),该病现在对男人和妇女的影响几乎相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是以新型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抗生素、炎症介质抑制剂、抗蛋白酶等西药为主。但是,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存在着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的不足。祖国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咳嗽”、“喘病”、“肺胀”等范畴。其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肺失宣降,咳、痰、喘诸症相继出现,日久耗伤肺气,损及脾肾,痰浊内蕴,变生瘀滞,形成气虚痰瘀之证,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理,采用补脾益肺、化痰平喘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存在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人参10-30份、炒白术5-20份、紫河车10-30份、百部5-25份、茯苓5-20份、紫菀5_20份、泽泻5_25份、枇杷叶10-30份、桂枝5-20份、蛤蚧5-25份、防风5-20份、木耳10-30份、麻黄5_20份、矮地茶5_25份、红景天5-20份、马兜铃5-25份、生姜10-30份、秦皮5_25份、甘草5_15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人参20份、炒白术12份、紫河车20份、百部15份、茯苓12份、紫菀10份、泽泻15份、枇杷叶20份、桂枝10份、蛤蚧15份、防风10份、木耳20份、麻黄12份、矮地茶15份、红景天10份、马兜铃15份、生姜20份、秦皮15份、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的功效;炒白术具有燥湿行水、益气、健脾胃的功效;紫河车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的功效;百部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紫菀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蛤蚧具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木耳具有补气养血、润肺止咳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矮地茶具有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的功效;红景天具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马兜铃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润肺止咳、补脾益气、温肾补精、化痰平喘的功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4%,治愈率6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人参20g、炒白术12g、紫河车20g、百部15g、茯苓12g、紫菀10g、泽泻15g、枇杷叶20g、桂枝10g、蛤蚧15g、防风10g、木耳20g、麻黄12g、矮地茶15g、红景天10g、马贺铃15g、生姜20g、秦皮15g、甘草1g0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人参15g、炒白术20g、紫河车10g、百部25g、茯苓5g、紫菀20g、泽泻10g、枇杷叶30g、桂枝5g、蛤蚧20g、防风12g、木耳25g、麻黄5g、矮地茶20g、红景天12g、马兜铃25g、生姜10g、秦皮20g、甘草12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人参25g、炒白术5g、紫河车30g、百部10g、茯苳15g、紫毙5g、泽湾25g、枇杷叶10g、桂枝15g、蛤蚁10g、防风20g、木耳15g、麻黄20g、矮地茶10g、红景天15g、马贺铃5g、生姜30g、秦皮10g、甘草6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人参10g、炒白术15g、紫河车25g、百部5g、茯苓20g、紫菀12g、泽泻20g、枇杷叶15g、桂枝20g、蛤蚧5g、防风15g、木耳10g、麻黄15g、矮地茶5g、红景天20g、马贺铃10g、生姜25g、秦皮5g、甘草1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人参30g、炒白术10g、紫河车15g、百部20g、茯苓5g、紫菀15g、泽泻10g、枇杷叶25g、桂枝12g、蛤蚧25g、防风5g、木耳30g、麻黄10g、矮地茶25g、红景天12g、马贺铃20g、生姜15g、秦皮25g、甘草5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本专利技术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40?75岁。—■、临床症状表现: 1、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劳动性呼吸困难; 2、患者出现喘息和胸闷,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3、可闻及干性罗音或/和湿性罗音。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四、疗效标准: 1、治愈:咳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 2、有效:咳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好转; 3、无效:病情无好转或加重。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8个疗程,痊愈68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26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姜某,女,53岁。咳嗽,咳痰2年,气短,腹胀,上腹痛及两腿浮肿,严重时气喘不能平卧。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咳痰量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治愈。病例2:伯某,男,62岁。有多年吸烟史,近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人参10‑30份、炒白术5‑20份、紫河车10‑30份、百部5‑25份、茯苓5‑20份、紫菀5‑20份、泽泻5‑25份、枇杷叶10‑30份、桂枝5‑20份、蛤蚧5‑25份、防风5‑20份、木耳10‑30份、麻黄5‑20份、矮地茶5‑25份、红景天5‑20份、马兜铃5‑25份、生姜10‑30份、秦皮5‑25份、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董艳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