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及冷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0024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制冷系统,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温控器,电缆连接线,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盒体的前半部分内,蒸发器设置在盒体的后半部分内,蒸发器周围设有保温层,所述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高度与盒体高度相同,盒体的侧面、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盒式制冷系统的冷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既实现了便于维修和更换的需求,而且实现了上下位置互换,是一种模块化制冷机组,通用性大大增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柜的制冷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上下互置的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及冷柜
技术介绍
目前盒式制冷系统应用较多,盒式制冷系统是指将冷柜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等部件集中在一个盒子中,盒子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出风口和回风口,组装完成后,可以将整个盒式制冷系统放置在冷柜箱体底板(或顶部),实现与箱体的风冷循环,达到制冷的要求。盒式制冷系统便于维修和更换。对于冷柜产品的多样性,有的制冷系统需要放置在箱体底部,有的制冷系统需要放置在箱体顶部,这样就需要两套系统,两种结构,而目前的盒式制冷系统在使用位置上比较单一,单个盒式制冷系统或者置于冷柜箱体顶部或者底部,不能上下互置,这是因为目前盒式制冷系统的盒体仅在其顶部和底部设有通风口,冷凝器设置在盒体的前半部分内,冷凝器的换热出风口只能位于盒体的顶部或者底部,冷凝器实现冷柜箱体内外的热交换;蒸发器设置在盒体的后半部分内,蒸发器周围设置的保温层高度仅仅占了盒体高度的一半,另一半便于让出位置作为冷凝器的风道,蒸发器实现盒体内部和冷柜箱体内部之间的热交换。当需要顶置时,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设于盒体的上半部分;当需要下置时,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设于盒体的下半部分。由此可见,现有的盒式制冷系统不能实现上下互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盒式制冷系统不能实现上下互置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及冷柜,该盒式制冷系统根据冷柜的实际需要,既可以设置在冷柜箱体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冷柜箱体的下部,是一种模块化制冷机组,通用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制冷系统,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温控器,电缆连接线,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盒体的前半部分内,蒸发器设置在盒体的后半部分内,蒸发器周围设有保温层,所述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高度与盒体高度相同,盒体的侧面、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风口。进一步地,当盒式制冷系统设置在冷柜箱体顶部时,所述盒体顶部的通风口处设置盖体,底部的通风口敞开;当盒式制冷系统设置在冷柜箱体底部时,所述盒体底部的通风口处设置塞块,顶部的通风口敞开。进一步地,所述盖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盒体顶部的通风口处。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前半部分两侧均设有通风口。进一步地,所述盒体顶部和底部的通风口分别设置两个。当需要遮挡时,顶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盖体完全遮挡,底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两个塞块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前半部分底部设置加强筋,增加支撑强度。其中,所述加强筋设置成蜂窝状,该蜂窝状底板主要是用于增加支撑冷凝器和压缩机的强度。一种冷柜,采用上述的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的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既实现了便于维修和更换的需求,而且实现了上下位置互换,是一种模块化制冷机组,通用性大大增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具体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具体实施例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4所示,该实施例是一种上置式盒式制冷系统,即设置在冷柜箱体的顶部,包括盒体1,盒体I内设有制冷系统2,电控系统3,电控系统包括温控器,电缆连接线,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冷凝器设置在盒体I的前半部分内,蒸发器设置在盒体I的后半部分内,蒸发器周围设有保温层4,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4高度与盒体I高度相同,盒体I的前半部分两侧均设有第一通风口 11,盒体I后半部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两个第二通风口 12,其中第二通风口 12分别是蒸发器的出风口和回风口。由于该盒式制冷系统设置在冷柜箱体顶部,蒸发器的换热风道出风口和回风口只能是位于盒体I的底部,所以将盒体I顶部的两个第二通风口 12处设置盖体5遮挡,盒体I底部的两个第二通风口 12敞开,盒体I前半部分两侧的第一通风口 11作为冷凝器的出风口,便于和外界进行换热,盖体5通过紧固件51固定在盒体I顶部通风口处,紧固件51的两端具有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盒体I上,盖体5能够通用并能够完全遮挡两个第二通风口 12。为了增加盒体底板对冷凝器的支撑强度,如图3所示,盒体I的前半部分底部设置蜂窝状底板13,蜂窝状结构是加强筋,增加强度。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盒式制冷系统还可以设置在冷柜箱体的底部,盒体I底部的两个第二通风口 12处分别设置塞块6,盒体I顶部的两个第二通风口 12敞开作为蒸发器换热风道的进风口和回风口,盒体I前半部分两侧的第一通风口 11仍然作为冷凝器的出风□ O该实施例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蒸发器的保温层4度设置与盒体I高度相同,便于上下互置,同时在盒体的前半部分侧面设置通风口。一种冷柜,采用上述的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该实施例在现有盒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改进以后,冷凝器的出风口是在盒体I的侧面,因此不受上置或下置的影响,蒸发器的保温层4高度和盒体I的高度相同,蒸发器的出风口和进风口既可以在盒体的上面也可以在盒体的下面,只需要用盖体或塞块将不需要的通风口遮盖,实现一个模块化的制冷系统,在冷柜中的上下位置互换,适合压缩机在底部或压缩机在顶部放置的冷柜产品。本技术将现有上置式和下置式盒式制冷系统结合起来,设计出一种通用的制冷机组,通过简单的改装即可实现制冷系统底置与顶置的互换,而且改装不需要在工厂进行,即使在使用现场也可以直接改装,节约了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制冷系统,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温控器,电缆连接线,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盒体的前半部分内,蒸发器设置在盒体的后半部分内,蒸发器周围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高度与盒体高度相同,盒体的侧面、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盒式制冷系统设置在冷柜箱体顶部时,所述盒体顶部的通风口处设置盖体,底部的通风口敞开;当盒式制冷系统设置在冷柜箱体底部时,所述盒体底部的通风口处设置塞块,顶部的通风口敞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盒体顶部的通风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前半部分两侧均设有通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顶部和底部的通风口分别设置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盒式制冷系统,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制冷系统,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温控器,电缆连接线,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盒体的前半部分内,蒸发器设置在盒体的后半部分内,蒸发器周围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周围的保温层高度与盒体高度相同,盒体的侧面、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玲妍吴福民郝铭张文吴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