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监测棱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017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站仪监测棱镜,包括设有激光接收部的棱镜本体、设于棱镜本体外的用于协助照明的照明器及用于调节照明器发光状态的光控系统;光控系统包括处理器及与处理器相连的激光感应传感器;激光接收部接收到全站仪发射的激光束信息并通过激光感应传感器传输到处理器后,处理器控制照明器转换发光状态;照明器的光照能够引导全站仪在能见度低的条件下快速定位棱镜装置位置,方便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工作;同时照明器在光控系统的控制下能够实现在棱镜本体接收激光前后的发光状态转换,使棱镜装置与全站仪间具有信息交互反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弥补现有测量技术的缺陷,保证光照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测量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辅助全站仪监测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全站仪监测棱镜
技术介绍
在测量工作中,全站仪的使用不仅限于坐标放样等基础测量任务,其在桥梁、隧道等基础建设及大型建筑物、构造物的变形监测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使用;全站仪使用的首要条件是观测点间要求通视,其测量精度和效率不仅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及工作经验相关,更与观测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尤以全站仪进行新建隧道拱顶沉降及冠梁位移监测或在雾天进行大型建筑物或构筑物倾斜监测时,基于隧道照明强度低及雾天能见度低等原因,全站仪在寻找目标棱镜及照准棱镜花费时间较多且瞄准棱镜中心困难,测量信息的交流、测量进度的推进受隧道内电磁波信号影响大,从而造成测量难度较大,测量精度难以得到保证,限制了全站仪的测距范围,降低了测量效率。目前,在能见度低的条件下施测时必须有测量跑镜人员将全站仪棱镜照亮才能完成测量,这样比较耗费人力,全站仪找目标时也比较费时,增加了测量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照准偏差。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全站仪监测棱镜,能够引导全站仪在能见度低的条件下快速定位棱镜位置,并能够与全站仪间进行信息交互反馈,以弥补现有测量技术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站仪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激光接收部的棱镜本体、设于棱镜本体外的用于协助照明的照明器及用于调节照明器发光状态的光控系统;所述光控系统包括处理器及与处理器相连的激光感应传感器;所述激光接收部接收到全站仪发射的激光束信息并通过激光感应传感器传输到处理器后,所述处理器控制照明器转换发光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兵李灵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