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胆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918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胆及烹饪装置,其中,内胆由导电材料制成,包括:本体、绝缘层和红外电热层,绝缘层附设在本体的外表面;红外电热层附设在绝缘层的外表面;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极,本体位于安装腔内,且红外电热层与电极相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胆,红外电热层与电极相导通,电能在红外电热层流通并转化为热能,该热能使红外电热层的温度迅速升高,并向本体辐射红外线,本体和绝缘层吸收该红外线后温度得以快速提升,以对容纳腔内食物进行快速加热,此外,本方案中红外电热层作为热源设置在内胆上,这相应地缩短了热量从热源到达本体的传递路径,从而降低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胆及具有该内胆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电热式烹饪器具多通过发热盘发热以对内胆加热,进而对内胆中的食物加热,但是,由于发热盘的热源与内胆的底壁之间具有异物,例如发热盘的盖板,从而增加了热量从发热盘的热源传导到内胆过程中的损失,且现有的发热盘中,热能的转化率仅为80%左右,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加热效率和产品的能效,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此外,现有的电热式烹饪器具中,也有部分采用电磁加热方式使内胆自身发热以对内胆中的食物加热,但是电磁加热方式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能量,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中加热部件的组成复杂化,不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通过自身发热以对食物加热,且热损失少、能源利用率高的内胆。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胆的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胆,所述内胆由导电材料制成,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具有安装腔,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食物;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附设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和红外电热层,所述红外电热层附设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极,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红外电热层与所述电极相导通。本技术提供的内胆,用于烹饪器具时,内胆的红外电热层可与电极相导通,而绝缘层将电极输送的电能向本体流通的路径阻断,使得电能仅在红外电热层流通,并直接转化为热能,红外电热层产生的热能使红外电热层的温度迅速升高,并向本体辐射出加热效率极高的红外线,本体和绝缘层吸收该红外线后温度得以快速提升,从而提高了对本体中食物的加热效率,此外,本方案中将红外电热层作为热源设置在本体上,这相应地缩短了热量从热源到达本体的传递路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进而提尚了广品的能效。其中,本技术所述的红外电热层的制造方法为:采用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在基体的表面形成红外电热子层,而后使该红外电热子层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来制成红外电热层,具体地,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600度,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时间为16?24min。其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 ;优选地,二氧化锡、锑和氟的质量百分比为98.35:1.5:0.15 ;此外,混合物内还包含 Cr203、MnO2, Ni2O3 °具体地,在上述红外电热层制造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度、处理时间为16min,分别采用喷涂法、沉积法和蒸镀法制备红外电热层。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外电热层可将能源转换成红外热能,且其能源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从而实现了红外电热层温度的迅速提高,从而增加了红外电热层与受热物体之间的温度梯度,进而提高了热量从红外电热层到受热物体的传递效率。具体而言,现有通过发热盘加热的烹饪器具中,发热盘的热源与内胆的底壁之间具有异物,导致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的增加,而本技术提供的内胆,在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内胆的红外电热层与电极相导通,从而使电极输送的电能在红外电热层流通,并转化为加热效率较高、且可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内胆直接吸收该红外线升温,进而对本体中的食物加热,这相应地缩短了热量从热源到达本体的传递路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提高了红外电热层的发热效率,进而提高内胆对食物的加热效率,且该红外电热层的能源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实现了产品节能目的。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内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电热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对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附设在所述红外电热层的外表面,且所述保护层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和过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电极可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红外电热层相导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还包括:电极膜,所述电极膜位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红外电热层之间,并与所述红外电热层电连接,且所述电极膜可与所述电极相导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电热层包括:主红外电热层,所述主红外电热层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电热层还包括:辅红外电热层,所述辅红外电热层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锅,所述外锅上设置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极;和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内胆,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在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内胆上的红外电热层自身发热以对内胆中的食物加热,这相应地缩短了热量从热源到达本体的传递路径,从而降低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提高了产品的能效,实现了产品的节能目的。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接入所述电极所在的电源电路中,并可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通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极包括:主电极,所述主电极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内胆的主红外电热层与所述主电极相导通;和辅电极,所述主电极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所述内胆的辅红外电热层与所述辅电极相导通;其中,所述主红外电热层与所述辅红外电热层相绝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外锅上,并接入所述主电极和所述辅电极所在的电源电路,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主电极和所述辅电极与所述电源电路的通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设置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面板上,并可发送选择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选择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选择信号,并根据所述选择信号发送执行信号;和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设置所述电源电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执行装置根据所述执行信号,控制所述主电极和所述辅电极与所述电源电路的通断。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内胆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内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内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所述内胆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内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内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所述内胆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内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内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胆,所述内胆由导电材料制成,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具有安装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食物;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附设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和红外电热层,所述红外电热层附设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极,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红外电热层与所述电极相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振尹善章张建亮王新元张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