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加工方法及用于该塑性加工方法的旋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839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7 20:38
为了提供即使有底筒状材料的长度尺寸或板厚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确保对外周面侧的形状尺寸要求较高精确度的产品的精确度的旋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压装置(1)具备:主轴(3),配设有夹持有底筒状材料(W)的外周面的卡盘(4)及与材料(W)的外侧底面相抵的限制部件(11);心轴(5),从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插入于内部,且前端与材料(W)的内侧底面相抵而与限制部件(11)一起夹持材料(W)的底部;及按压辊(6),按压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所述旋压装置通过主轴的旋转驱动而使材料(W)绕该主轴(3)的轴心旋转,并且向靠近心轴(5)的方向推压按压辊(6),由此以使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材料(W)的主体部的内径的方式在该开口侧端部形成圆周状的槽部,其中,将心轴(5)中的至少插入到材料(W)内部的部分形成为在该部分与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塑性变形后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有底筒状材料的开口侧端部实施塑性加工的塑性加工方法及用于该塑性加工方法的旋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加工出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主体部的内径的产品的塑性加工方法及用于该塑性加工方法的旋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旋压装置,提出有通过塑性加工能够得到在有底筒状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槽部,并且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主体部的内径的产品(例如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活塞)的旋压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02060号公报如图3(a)所示,上述专利文献I所涉及的旋压装置100具备配设于省略图示的主轴并夹持底筒状材料W的外周面的卡盘101。配置于与主轴相同的轴心上的心轴102从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插入到被卡盘101夹持的材料W的内部。具有与产品的槽部相对应的突起的按压辊103配设成沿与主轴的轴心垂直的方向(图3(a)中符号Yltl的箭头方向)移动自如,并且与材料W的开口侧端面接触并转动的限制辊104配设成沿主轴的轴心方向(图3中符号X2tl的箭头方向)和与主轴的轴心垂直的方向(图3中符号Y2tl箭头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旋压装置100中,如图3(a)?图3(b)所示,在材料W通过主轴的旋转驱动而绕该主轴的轴心旋转的状态下,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被按压辊103按压而与心轴102接触。此时,基于按压辊103的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轴向伸展被限制辊104限制。如此,实施在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槽部,并且使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材料的主体部的内径的塑性加工。然而,通过上述旋压装置100实施塑性加工的有底筒状材料W例如是通过锻造等加工法而得到的,其实际长度尺寸或板厚尺寸相对于所需的长度尺寸或板厚尺寸的偏差比较大。并且,在用上述旋压装置100进行塑性加工时,如图3 (b)所示,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被按压辊103按压,内周面被心轴102按压,且端面被限制辊104按压。因此,在基于上述旋压装置100的塑性加工中,当材料W的实际长度尺寸长于所需尺寸或者材料W的实际板厚尺寸厚于所需尺寸时,即使材料W的过剩壁厚欲向材料W的内周面侧移动也会被心轴102阻挡,并且,欲向材料W的端面侧移动也会被限制辊104阻挡,因此若消除过剩壁厚的移动空间,则无法确保重要的槽部的成型精确度。另一方面,例如若要通过改善按压辊103的形状来解决过剩壁厚的移动空间,则过剩壁厚会从贴紧状态比较松的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边缘与按压辊103之间向径向外侧移动,在对外周侧的形状尺寸要求较高精确度的产品中可能会存在该开口侧端部边缘超出设计尺寸的容许值而如图3(c)中的符号P的箭头所示那样向径向外侧伸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旋压装置所具有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有底筒状材料的长度尺寸或板厚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确保对外周面侧的形状尺寸要求较高精确度的产品的精确度的塑性加工方法及用于该塑性加工方法的旋压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旋压装置的塑性加工方法中,通过在将有底筒状材料保持于主轴的状态下旋转驱动主轴而使材料绕该主轴的轴心旋转,并且向靠近主轴的旋转中心的方向推压按压辊,由此以使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材料的主体部的内径的方式在该开口侧端部形成圆周状的槽部,其中,以非约束状态进行成型,以使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周侧能够自由变形。此时,通过具有能够同时与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和端面接触的辊面的精加工辊,能够进行对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及端面的成型。并且,用于上述塑性加工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旋压装置具备:主轴,配设有夹持有底筒状材料的外周面的卡盘及与材料的外侧底面相抵的限制部件;心轴,从材料的开口侧端部插入于材料的内部,且前端与材料的内侧底面相抵而与限制部件一起夹持材料的底部;及按压辊,按压材料的开口侧端部,所述旋压装置通过主轴的旋转驱动而使材料绕该主轴的轴心旋转,并且向靠近心轴的方向推压按压辊,由此以使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材料的主体部的内径的方式在该开口侧端部形成圆周状的槽部,其中,将所述心轴中的至少插入到材料内部的部分形成为在该部分与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塑性变形后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此时,所述旋压装置可以设置有具有能够同时与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和端面接触的辊面的精加工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性加工方法,在进行将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形成为小于材料的主体部的内径的成型时,以非约束状态进行成型,以使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周侧能够自由变形。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旋压装置中,在塑性变形后的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周面与心轴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即使材料的实际长度尺寸长于所需尺寸或者材料的实际板厚尺寸厚于所需尺寸,材料的过剩壁厚也会向该间隙侧移动,在对外周面侧的形状尺寸要求较高精确度的产品中,能够使材料的过剩壁厚转移到不要求较高精确度的径向内侧。因此,即使有底筒状材料的长度尺寸或板厚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确保对外周面侧的形状尺寸要求较高精确度的产品的精确度。并且,尤其是心轴的前端与材料的内侧底面相抵而与限制部件一起夹持材料的底部,由此塑性加工时的材料的振动通过心轴可靠地得到抑制,因此能够将因材料的振动或与此相伴的传递至材料的转矩不足而从按压辊或卡盘以及精加工辊施加于材料的伤痕的产生防患于未然,能够稳定地确保产品的质量。并且,通过设置具有能够同时与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和端面接触的辊面的精加工辊,进行对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外周面及端面的成型,由此能够以更高的精确度对产品的开口侧端部进行精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压装置的局部剖切截面的主视图。图2是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旋压装置的塑性加工动作的说明图,其中,(a)是安装有材料的状态图,(b)是完成加工的状态图,(C)是图2(b)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基于以往的旋压装置的塑性加工动作的说明图,其中,(a)是安装有材料的状态图,(b)是完成加工的状态图,(C)是(b)的B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塑性加工方法及用于该塑性加工方法的旋压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旋压装置的概略说明>图1所示的旋压装置I具备配设于与旋转机构2连结的主轴3的前端部并夹持底筒状材料W的外周面的卡盘4。在被卡盘4夹持的材料W的内部的与卡盘4对置的位置,从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插入有配置于与主轴3相同的轴心上的心轴5。并且,在心轴5的附近分别配置有按压辊6及精加工辊7,这些辊6、7分别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保持架8、9上。<卡盘的说明>卡盘4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内部配设有与材料W的外径相对应的夹持部件10,并且配设有与待安装的材料W的长度相对应的限制部件11,从而构成为能够在图1所示的位置固定材料W。并且,卡盘4构成为能够与夹持部件10及限制部件11 一同从主轴3卸下,并且更换与产品形状(材料W)相对应的卡盘4。〈心轴的说明〉心轴5由圆棒状部件构成,如图2(a)所示,具有与材料W的内侧底面相抵而与限制部件11 一起夹持材料W的底部的前端面5a,遍及其总长,其直径小于材料W的开口侧端部的塑性变形后的内径。如此,如图2(b)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旋压装置的塑性加工方法,其通过在将有底筒状材料保持于主轴的状态下旋转驱动主轴而使材料绕该主轴的轴心旋转,并且向靠近主轴的旋转中心的方向推压按压辊,由此以使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径小于材料的主体部的内径的方式在该开口侧端部形成圆周状的槽部,所述塑性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非约束状态进行成型,以使材料的开口侧端部的内周侧能够自由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佳昭岸野纯治白井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