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宁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800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7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储药瓶设置在手柄下部,前端导管设置在手柄前端,雾化喷雾头设置在前端导管前部,照明灯设置在前端导管周围,药液吸取器设置在手柄内部,一端与药液吸取管相连,一端与前端导管相连,药液吸取管设置在储药瓶内部,重锤设置在药液吸取管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储药瓶底部,电池设置在加热装置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因为给药器倒立或者调整姿势后,不能进行给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照明灯,光源能够通过前端导管引入到前端,照亮患者需要上药周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上药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将药液进行加热,避免由于药液过冷,对患者部位的刺激导致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本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
技术介绍
给药器是耳鼻喉科常用的一种为患者上药的用具,由于耳鼻喉处于人体的末端,口服用药效果不明显,所以进行外用药。其主要是向耳道内、鼻腔内或者咽喉处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给药部位及患者身体的姿势不断地调整给药器的角度,即给药器可能倾斜,不是直立。而现有的给药器药瓶内的吸液管下端通常位于药瓶的底部,当喷药器被倒置或者在药液较少时倾斜一定角度后,吸液管便无法吸取药液,从而无法进行给药,使用非常不方便。另外,因为耳道、鼻腔或者咽喉等腔道不平滑,有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光来确定病变组织部位,操作十分繁琐,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旨在解决现有给药器给药不均匀、倾斜或倒置后不能进行给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该装置包括:储药瓶、手柄、前端导管、雾化喷雾头、照明灯、药液吸取器、药液吸取管、重锤、加热装置、电池;储药瓶设置在手柄下部,前端导管设置在手柄前端,雾化喷雾头设置在前端导管前部,照明灯设置在前端导管周围,药液吸取器设置在手柄内部,一端与药液吸取管相连,一端与前端导管相连,药液吸取管设置在储药瓶内部,重锤设置在药液吸取管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储药瓶底部,电池设置在加热装置下部;进一步,雾化喷雾头能够将喷出的液体进行雾化,能够保证均匀上药,当需要进行涂抹上药时,可将雾化喷雾头上安装一个海绵涂抹头,即可进行涂抹上药;进一步,前端导管采用透明韧性塑料制成,能够进行导光和定向弯曲,方便上药操作;进一步,药液吸取管采用柔软材料导管制成,药液吸取管下部设置有重锤,重锤能够将药液吸取管根据重力进行移动,使药液吸取管下部始终在药液液面下部,避免因为给药器倒立或者调整姿势后,不能进行给药;进一步,照明灯采用LED光源进行照明,光源能够通过前端导管引入到前端,照亮患者需要上药部位周围。进一步,储药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取药件,瓶体内设有分隔层,分隔层把瓶体内腔分隔成处于上方的储药腔和处于下方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设置在瓶体的侧壁上,取药件设置在容置腔中;容置腔中还设有用于把容置腔分隔成至少两个插孔的隔板;取药件是镊子或药匙。进一步,加热装置包括由具有加热面的陶瓷构成的基体,以及埋设在该陶瓷基体的内部的发热体,导热性部件在该陶瓷基体内部,且位于加热面和发热体之间,导热性部件不露出加热面,导热性部件的导热率比陶瓷基体的导热率高;基体由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构成;基体由以氧化钇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构成。进一步,LED光源包括:第一 LED阵列,包括多个LED ;第二 LED阵列,包括多个LED,第一 LED阵列和第二 LED阵列中的LED相对于彼此定位,接通第一和第二 LED阵列中的LED时提供合成的光输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对第一 LED阵列和第二 LED阵列的电流供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重锤,由于药液吸取管采用柔软材料导管制成,重锤能够将药液吸取管根据重力进行移动,使药液吸取管下部始终在药液液面下部,避免因为给药器倒立或者调整姿势后,不能进行给药。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照明灯,光源能够通过前端导管引入到前端,照亮患者需要上药周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上药操作。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将药液进行加热,避免由于药液过冷,对患者部位的刺激导致患者的不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现有给药器给药不均匀、倾斜或倒置后不能进行给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药瓶;2、手柄;3、前端导管;4、雾化喷雾头;5、照明灯;6、药液吸取器;7、药液吸取管;8、重锤;9、加热装置;10、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该装置包括:储药瓶1、手柄2、前端导管3、雾化喷雾头4、照明灯5、药液吸取器6、药液吸取管7、重锤8、加热装置9、电池10 ;储药瓶I设置在手柄2下部,前端导管3设置在手柄2前端,雾化喷雾头4设置在前端导管3前部,照明灯5设置在前端导管3周围,药液吸取器6设置在手柄2内部,一端与药液吸取管7相连,一端与前端导管3相连,药液吸取管7设置在储药瓶I内部,重锤8设置在药液吸取管7底部,加热装置9设置在储药瓶I底部,电池10设置在加热装置9下部;进一步,雾化喷雾头4能够将喷出的液体进行雾化,能够保证均勾上药,当需要进行涂抹上药时,可将雾化喷雾头4上安装一个海绵涂抹头,即可进行涂抹上药;进一步,前端导管3采用透明韧性塑料制成,能够进行导光和定向弯曲,方便上药操作;进一步,药液吸取管7采用柔软材料导管制成,药液吸取管7下部设置有重锤8,重锤8能够将药液吸取管7根据重力进行移动,使药液吸取管7下部始终在药液液面下部,避免因为给药器倒立或者调整姿势后,不能进行给药;进一步,照明灯5采用LED光源进行照明,光源能够通过前端导管3引入到前端,照亮患者需要上药部位周围。储药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取药件,瓶体内设有分隔层,分隔层把瓶体内腔分隔成处于上方的储药腔和处于下方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设置在瓶体的侧壁上,取药件设置在容置腔中;容置腔中还设有用于把容置腔分隔成至少两个插孔的隔板;取药件是镊子或药匙。进一步,加热装置包括由具有加热面的陶瓷构成的基体,以及埋设在该陶瓷基体的内部的发热体,导热性部件在该陶瓷基体内部,且位于加热面和发热体之间,导热性部件不露出加热面,导热性部件的导热率比陶瓷基体的导热率高;基体由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构成;基体由以氧化钇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构成。进一步,LED光源包括:第一 LED阵列,包括多个LED ;第二 LED阵列,包括多个LED,第一 LED阵列和第二 LED阵列中的LED相对于彼此定位,接通第一和第二 LED阵列中的LED时提供合成的光输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对第一 LED阵列和第二 LED阵列的电流供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重锤,由于药液吸取管采用柔软材料导管制成,重锤能够将药液吸取管根据重力进行移动,使药液吸取管下部始终在药液液面下部,避免因为给药器倒立或者调整姿势后,不能进行给药。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照明灯,光源能够通过前端导管引入到前端,照亮患者需要上药周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上药操作。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将药液进行加热,避免由于药液过冷,对患者部位的刺激导致患者的不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现有给药器给药不均匀、倾斜或倒置后不能进行给药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该耳鼻喉科用给药器包括:储药瓶、手柄、前端导管、雾化喷雾头、照明灯、药液吸取器、药液吸取管、重锤、加热装置、电池;储药瓶设置在手柄下部,前端导管设置在手柄前端,雾化喷雾头设置在前端导管前部,照明灯设置在前端导管周围,药液吸取器设置在手柄内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该耳鼻喉科用给药器包括:储药瓶、手柄、前端导管、雾化喷雾头、照明灯、药液吸取器、药液吸取管、重锤、加热装置、电池;储药瓶设置在手柄下部,前端导管设置在手柄前端,雾化喷雾头设置在前端导管前部,照明灯设置在前端导管周围,药液吸取器设置在手柄内部,一端与药液吸取管相连,一端与前端导管相连,药液吸取管设置在储药瓶内部,重锤设置在药液吸取管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储药瓶底部,电池设置在加热装置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